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MZ091)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天国李钟林黄春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延边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民族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经济增长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生产率
  • 2篇生产效率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民族地区
  • 1篇中国民族
  • 1篇生产率增长
  • 1篇随机前沿模型
  • 1篇区位
  • 1篇区位因素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自治
  • 1篇自治州
  • 1篇模型实证研究
  • 1篇结构VAR

机构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延边大学
  • 1篇浙江越秀外国...

作者

  • 5篇李天国
  • 3篇李钟林
  • 1篇黄春山

传媒

  • 2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市场开放、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的变化——基于1995~2012年浙江区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2016年
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以中国市场正式向世界全面开放,即加入WTO作为重要时间结点,计算1995~2012年之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在整个样本时间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的提高。加入WTO之前主要是技术进步在推动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归因于生产效率。其次,从地区角度而言,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发生在浙江东北部地区,并且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改善。相比之下,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在加入WTO前后均出现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表明浙江省地区发展中存在着较大差异。
黄春山李天国
关键词:WTO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延边地区产业结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延边地区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总偏离等,并以此回顾西部大开发以来延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评价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而提出符合延边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延边地区的实际增长额小于假定的地区份额,延边地区各产业皆处于区位竞争劣势,其中第一、第三产业总偏离也为负值。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尚可,其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结构优势。
李钟林李天国
关键词: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州经济增长与动态收敛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2000~2011年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板数据,考察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动态收敛问题。根据少数民族自治州数据的特点,分别进行单向误差构成面板模型与双向误差构成模型估计,并经过检验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自治州在2000年以来经济趋于收敛,物质资本投入效应显著,但人力资本投入却并未显示显著效应。最后,通过面板随机系数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大体相同的结论。
李钟林李天国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增长
民族八省区生产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动力减弱的压力,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中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治理方法对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02年到2014年间民族八省区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具体分类,研究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存在技术进步显著但生产效率低下的增长矛盾,外溢式技术进步没有真正转化为内生性技术进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低下,阻碍产业集聚化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劳动力和资本在各产业各行业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上述分析结果对民族地区制定经济社会扶持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即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使有限的资源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教育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结合本地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细分特色产业流程,进行专业化分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鼓励资本的自由流动等。
金世文李钟林
关键词: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随机前沿模型
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经济增长——对民族地区的结构VAR模型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借鉴偏离—份额分析法分解产业结构增长的原理,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给误差项附加结构性约束后,分析全国整体经济冲击、全国产业发展冲击、地区整体经济冲击以及地区产业经济本身的冲击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受地区本身产业的影响最多,但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也出现独特的增长特征。各少数民族地区需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增长特点制定产业政策以提高政策效率。
李天国
关键词:民族地区
外部技术冲击、区位因素与中国产业经济增长——基于沿海城市与民族地区比较
2013年
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外部技术冲击对地区经济与产业增长的影响。通过比较外部技术冲击对沿海发达城市与民族地区的影响,考察不同地区受各种外部技术冲击的程度与持续性,总结与归纳地理特征带来的不同冲击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不同产业受外部经济影响具有鲜明地区特点。沿海城市与民族地区最大的区别在于,沿海城市受国家宏观经济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多,体现了沿海地区更多地融入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特点。
李天国
关键词:民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