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作品数:292 被引量:1,463H指数:18
相关作者:吕艳东周健郭晓红郑桂萍衣淑娟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9篇农业科学
  • 4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理学
  • 19篇经济管理
  • 14篇机械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5篇水稻
  • 25篇寒地
  • 24篇大豆
  • 18篇垦区
  • 17篇玉米
  • 15篇黑龙江垦区
  • 12篇寒地水稻
  • 11篇滴灌
  • 11篇膜下滴灌
  • 9篇农业
  • 9篇苜蓿
  • 8篇性状
  • 8篇旱种
  • 7篇马铃薯
  • 7篇活性
  • 6篇松嫩平原
  • 5篇蛋白
  • 5篇生理特性
  • 4篇疫霉
  • 4篇疫霉菌

机构

  • 263篇黑龙江八一农...
  • 28篇黑龙江省农垦...
  • 10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黑龙江省农垦...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北安市中医院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吉林大学
  • 3篇黑龙江农垦总...
  • 3篇吉林铁道职业...
  • 2篇湖南杂交水稻...
  • 2篇北京农业智能...
  • 2篇青岛琅琊台集...
  • 1篇釜山大学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作者

  • 20篇吕艳东
  • 17篇周健
  • 15篇郭晓红
  • 14篇衣淑娟
  • 14篇郑桂萍
  • 11篇王乐新
  • 11篇廉华
  • 11篇马光恕
  • 10篇张伟
  • 10篇左豫虎
  • 10篇姜玉伟
  • 9篇王宏立
  • 9篇王长远
  • 9篇张东杰
  • 9篇姜红芳
  • 8篇曹龙奎
  • 8篇张义峰
  • 7篇李国良
  • 6篇金英学
  • 6篇陈彦彦

传媒

  • 39篇黑龙江八一农...
  • 14篇农机化研究
  • 12篇现代化农业
  • 8篇黑龙江畜牧兽...
  • 7篇黑龙江畜牧兽...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黑龙江农业科...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食品科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食品与机械
  • 5篇合成化学
  • 5篇当代畜牧
  • 4篇大豆科学
  • 4篇植物保护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应用激光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19篇2019
  • 38篇2018
  • 31篇2017
  • 23篇2016
  • 15篇2015
  • 9篇2014
  • 36篇2013
  • 15篇2012
  • 18篇2011
  • 17篇2010
  • 16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疫霉菌诱导的β-1,3-葡聚糖酶与寄主抗病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为明确-1,3-葡聚糖酶与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大豆品种的真叶和第1片复叶被大豆疫霉菌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侵染大豆真叶和第1片复叶后各品种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接种大豆真叶后抗病品种48 h出现酶活性高峰,酶活性增加105.9%;中感品种和感病品种72 h出现酶活性高峰,酶活性增加量分别为66.3%和65.7%。接种大豆复叶后酶活性的变化与真叶反应一致。说明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与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早,酶活性增加量高。对酶的部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5.0,在55℃以下,pH 4.5-7.5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Ca^2+、Mn^2+、K^+、A l^3+对酶均有激活作用,Mg^2+、Cu^2+、Zn^2+、Fe^3+、Fe^2+、Hg^2+、Ba^2+对酶有抑制作用。抑菌试验表明,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左豫虎杨传平郑耀娄树宝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菌Β-1,3-葡聚糖酶抗病性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产地稻米代谢物被引量:19
2021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手段,对黑龙江省2个地理标志稻米产区的60个水稻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使用SIMCA软件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及代谢途径分析,探讨产地对稻米代谢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共鉴定出167个代谢产物,分析发现产地对稻米代谢物的数量、种类和含量均有影响,其中对含量的影响最显著。共筛选出32个差异代谢物,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其可以作为产地鉴别的参考指标。OPLS-DA结果显示,两产地稻米区分显著,均有明显样本聚集区,说明产地对水稻代谢的影响很大。代谢途径分析共检索到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高的9条关键通路,发现不同产地对水稻中脂类和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最大。脲基丙酸、角鲨烯、胆固醇、月桂酸、反丁烯二酸5个代谢产物在不同产地水稻的代谢差异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研究为稻米产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产品产地溯源提供一定参考。
张舒王长远冯玉超冯玉超富天昕张艺玮姜颖俊于淼张丽媛
关键词: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稻米
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F500和氟吗·锰锌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离体生测的方法测定了F500、氟吗·锰锌和甲霜灵对大豆疫霉菌野生型敏感菌株及抗甲霜灵菌株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孢子囊的形成、游动孢子的形成和释放及卵孢子的形成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F500和氟吗·锰锌的抑制作用优于甲霜灵,F500和氟吗·锰锌对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甲霜灵对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药剂浓度为50μg·mL-1时,F500和氟吗·锰锌对抗性菌株的抑制率分别为97.9%和100%,EC50为0.0002μg·mL-1和0.5525μg·mL-1,甲霜灵对抗性菌株的抑制率为仅为60%,EC50为8.5024μg·mL-1,甲霜灵与F500和氟吗·锰锌无交互抗性。
房艳梅左豫虎崔素萍薛成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甲霜灵交互抗性
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解黑龙江省侵染马铃薯的早疫病菌菌株的遗传特性,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地点的67株早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5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53个条带,多态性位点占75.4%;用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3个条带,多态性位点占88.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RAPD和ISSR分子标记均可将供试早疫病菌株划分为不同的组,说明早疫病菌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但菌株聚类组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马铃薯抗病育种和早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台莲梅左豫虎张亚玲金永玲郭永霞靳学慧金光辉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RAPDISSR
人体血液的微弱光图像采集与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选择人体的血液和血清为研究对象,进行微弱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发光为紫外光时,全血样品和血清样品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光特性,但当激发光在可见光范围内,全血样品的微弱光强度比血清样品的微弱光强度强,给出了可能的原因。同时研究了血清样品在不同激发光波段处的微弱光强度随血清样品中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并利用图像的灰度特征值,用编制的软件对血清的微弱光图像进行处理,解决了微弱光图像定量分析的问题,直观地表示出微弱光图像中发光强度的分布。提供了采用血清的微弱光强弱来判断血清中血糖含量是否超标的检测方法,为医学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畅王乐新赵志敏
关键词:血液血清高血糖图像处理
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处理对南果梨保鲜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壳聚糖、明胶、甘油制备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保鲜液,对南果梨进行涂膜处理,在室温下进行贮藏,通过对果实的失质量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测定,评价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保鲜液对南果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明胶复合涂膜液可以降低果实的失质量率,减缓硬度的下降速率,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和VC的含量,保鲜效果显著。保鲜效果最佳的涂膜保鲜液配比为壳聚糖0.9%,明胶1.25%,甘油0.4%。在此条件下,南国梨的保鲜期可延长至20 d左右。
孟令伟王洪江刘伟王霞张东杰
关键词:南果梨壳聚糖明胶涂膜保鲜
风味鹅肉火腿肠的研制
2008年
研究利用鹅肉制作了3种不同风味的火腿肠,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原味鹅肉火腿肠的最优配方,然后根据原味鹅肉火腿肠的配方进一步开发研制孜然鹅肉火腿肠和玉米鹅肉火腿肠,最后得到原味鹅肉火腿肠的最佳配方为鹅瘦肉100kg+2%大豆蛋白+辅料、孜然鹅肉火腿肠的最佳配方为鹅瘦肉100kg+2%大豆蛋白+0.3%孜然粉+辅料、玉米鹅肉火腿肠的最佳配方为鹅瘦肉100kg+2%大豆蛋白+12%甜玉米+辅料。
陈洪生张丽萍于长青杨宏志
关键词:鹅肉鹅肉火腿肠孜然玉米
褪黑素诱导小豆抗锈病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明确外源褪黑素诱导小豆抗锈性的作用及机理,以感病小豆品种‘宝清红’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激发处理小豆真叶,而后对真叶挑战接种锈菌夏孢子,结果表明,低浓度(11.61 mg/L)褪黑素可显著提升小豆对锈病的抗性。夏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褪黑素对夏孢子萌发及芽管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表明褪黑素无抑菌活性。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褪黑素激发诱导了水杨酸(SA)通路关键基因NPR1于接种后24 h显著上调表达,且病程相关蛋白PR1、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及PR5均于接种后24~120 h被显著诱导表达,说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诱导NPR1表达,进而激活下游PR蛋白的高水平应答,使感锈病小豆品种获得对锈病的抗性。
郭博铖柯希望高尚雨于昕卉孙启明左豫虎
关键词:小豆褪黑素诱导抗性
外加激励信号下寒地水稻植物电信号响应特性的研究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环节中的生长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水稻最终的收获质量,所以为了更好地对水稻这种粮食作物的长势情况提供更多的反馈,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时域、频域、时频...
孙政波
关键词:功率谱响应特性
文献传递
抗菌包装材料及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抗菌包装材料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缓食品的腐烂变质程度,起到保护食品品质、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对三种类别的抗菌剂的抑菌机理及抗菌能力等级评价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蛋白质、多糖及脂类成膜基材的优缺点,并重点论述了不同类别的抗菌剂在包装材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抗菌剂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抗菌包装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抗菌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洪江宋雪健李志江张东杰
关键词:抗菌剂食品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