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11C019)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5
相关作者:罗莉钱前白富瑾朱根廷敬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代鱼粉
  • 2篇鱼粉
  • 2篇体组成
  • 2篇替代鱼粉
  • 2篇苹果酸
  • 2篇消化酶
  • 2篇罗非鱼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能力
  • 2篇吉富罗非鱼
  • 2篇肝脏
  • 2篇L-苹果酸
  • 1篇蛋白质需求量
  • 1篇血粉
  • 1篇岩原鲤
  • 1篇幼鱼
  • 1篇肉骨粉
  • 1篇彭泽鲫
  • 1篇消化酶活性
  • 1篇骨粉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罗莉
  • 4篇钱前
  • 3篇朱根廷
  • 3篇李赞
  • 3篇孙玉轩
  • 3篇白富瑾
  • 3篇敬婷
  • 2篇陈任孝
  • 1篇石亚庆
  • 1篇张桂众
  • 1篇郭玉阳
  • 1篇王朝明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苹果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L-苹果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均重为(16.25±0.03)g的湘云鲫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2、4、8和16 g/kg L-苹果酸的试验饲料,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L-苹果酸可显著降低饲料pH和系酸力(P<0.05).饲料中添加L-苹果酸可提高湘云鲫的摄食量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并在添加水平为4 g/kg时达到最佳生长性能.饲料中L-苹果酸添加水平为0 ~8 g/kg时,全鱼水分含量逐渐下降,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逐渐增加,且4和8 g/kg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蛋白质沉积率在4 g/kg组达到最高,脂肪和灰分沉积率则在8 g/kg组最高,并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在4g/kg组达到最高,脂肪酶、胰蛋白酶和Na+/K+-ATP酶活性均在8 g/kg组达到最高,并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L-苹果酸可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上述指标均在4 g/kg组达到最佳值,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L-苹果酸可促进湘云鲫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鱼体营养物质沉积,提高消化和抗氧化能力;L-苹果酸在湘云鲫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4~8 g/kg.
敬婷罗莉白富瑾钱前孙玉轩石亚庆李赞
关键词:L-苹果酸体组成消化酶抗氧化能力
血粉复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彭泽鲫的生长性能和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以血粉复合发酵蛋白(Fermented blood meal protein,FBP)分别等量替代对照组日粮中37.5%、62.5%和100%的鱼粉,研究了FBP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的生长性能和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彭泽鲫的增重率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依次上升,但替代37.5%鱼粉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肠道消化酶活性、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GPT/GOP比值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在37.5%替代比例下,彭泽鲫肝脏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本实验说明,FBP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37.5%。
陈任孝李洪琴罗莉郭玉阳朱根廷罗浩
关键词:肝脏功能
岩原鲤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被引量:11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确定岩原鲤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试验选用均重为(7.93±0.16)g的岩原鲤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喂以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质源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5.1%、30.3%、34.8%、40.4%、44.8%、49.7%的纯化试验饲料98 d。结果表明:岩原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指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肌肉RNA/DNA)、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及GOT/GPT]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4%时达到最佳值,除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4.8%时的T-AOC差异不显著(P>0.05)外,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肠道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0.4%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淀粉酶活性则反之。在40.4%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显著高于除44.8%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粗脂肪含量达最小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全鱼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0.05)。以增重率、饲料系数、肌肉RNA/DNA分别为效应指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岩原鲤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为38.57%~40.25%。
钱前罗莉白富瑾张桂众王朝明朱根廷颜忠刘本详
关键词: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肝功能
L-苹果酸对吉富罗非鱼肠道结构功能及肝脏TCA循环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实验选取体质量为(37.94±O.09)g吉富罗非鱼幼鱼420尾,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1.0、2.0、4.0、8.0、16.0和32.0g/kgL-苹果酸的饲料,进行为期154d的生长实验,研究L-苹果酸对罗非鱼肠道组织结构和功能及肝脏TCA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L-苹果酸水平的增加,前肠和中肠绒毛高度、密度、肌层厚度均在16.0g/kg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肠绒毛高度、密度和肌层厚度逐渐降低(P〈0.05)。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在1.0g/kg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蛋白酶、肝脏ATP含量随着L-苹果酸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肠Na^+-K^+-ATP酶活力、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含量在16.0g/kg组达到最高值;肝脏柠檬酸合酶活力在8.0g/kg到达最大值。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饲料中适量添加L-苹果酸(1.0~8.0g/kg),能改善罗非鱼前肠和中肠的形态结构,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提高肠消化和吸收能力,同时提高肝脏TCA循环蒲率.
李赞罗莉陈任孝白富瑾敬婷孙玉轩钱前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L-苹果酸肠道
肉骨粉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肉骨粉替代鱼粉对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设计通过调节油脂以及补充包膜赖氨酸、蛋氨酸,分别形成等氮、等脂、等赖氨酸、等蛋氨酸的日粮,进行饲养比较试验。试验分4组,对照组(D1)饲料鱼粉含量为12%,试验组(D2~D4)饲料肉骨粉分别替代鱼粉33.33%(D2)、66.67%(D3)、100%(D4)。试验选取体重(24.91±0.06)g的罗非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为56d。结果显示:试验组(D2~D4)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内脏比、肥满度、全鱼水分、粗蛋白质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肉骨粉替代鱼粉33.33%、66.67%和100%后,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肠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替代组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替代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罗非鱼对肉骨粉的干物质、蛋白及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都显著低于鱼粉。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YZ)在66.67%替代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3.33%、100%替代组;丙二醛(MDA)含量66.67%替代组最低。肉骨粉替代鱼粉66.67%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结果表明:罗非鱼日粮中肉骨粉替代鱼粉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不会降低胃、肠蛋白酶活性及机体免疫能力,可以全部替代鱼粉。
敬婷李洪琴罗莉朱根廷罗浩钱前孙玉轩李赞
关键词:肉骨粉鱼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