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5501)

作品数:45 被引量:324H指数:10
相关作者:郑树森梁廷波王伟林沈岩徐骁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3篇肝移植
  • 7篇术后
  • 5篇排斥
  • 4篇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他克莫司
  • 4篇体外
  • 4篇小鼠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胆道
  • 3篇胆道并发症
  • 3篇蛋白
  • 3篇移植物
  • 3篇移植物排斥
  • 3篇乙型
  • 3篇溶酶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细胞

机构

  • 30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30篇郑树森
  • 15篇梁廷波
  • 11篇沈岩
  • 11篇王伟林
  • 10篇徐骁
  • 8篇吴健
  • 8篇谢海洋
  • 7篇张珉
  • 6篇赵勇
  • 5篇夏伟良
  • 5篇蒋国平
  • 4篇耿磊
  • 4篇卢安卫
  • 4篇刘光伟
  • 3篇柯庆宏
  • 3篇吴忠均
  • 3篇周琳
  • 3篇马海霞
  • 3篇陈海勇
  • 3篇时德

传媒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Hepato...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Chines...
  • 2篇Cellul...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7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移植治疗晚期重型肝炎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总结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 ,ALSS)联合肝移植治疗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 1993年 4月至 2 0 0 3年 12月共实施 2 2 3例原位肝移植 ,其中 2 3例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在移植前共进行了 5 8例次的ALSS治疗 ,现就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常规内科治疗组、未施行肝移植的单纯ALSS治疗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LSS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肝功能、内毒素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显著改善 ,能维持的中位时间为 12d( 2~ 2 2 6d) ;2 3例患者实施肝移植 ,移植术前血清总胆红素 (TB)水平显著低于患者首次ALSS治疗前水平 (P <0 0 0 1) ;自首次ALSS治疗日计算 ,该组患者等待供肝的中位时间为 12d( 2~ 2 2 6d) ,本组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半年存活率达 73 9% ,显著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和未施行肝移植的ALSS治疗组 (P <0 0 0 1)。结论ALSS能显著改善晚期重型肝炎病情 。
郑树森徐骁李兰娟梁廷波高峰王伟林沈岩杨芊
关键词:ALSS治疗组肝移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
胸腺上皮细胞的起源与分化被引量:1
2007年
胸腺提供复杂的微环境来调节T细胞的存活、分化、选择和迁移,是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也是自身免疫耐受的中心。胸腺上皮细胞包括胸腺皮质上皮细胞和髓质上皮细胞,其来源于内胚层,并由胸腺上皮祖细胞分化而来。胸腺上皮细胞的分化空间结构的建立有赖于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分子在胸腺上皮细胞不同时段复杂的分子调控。胸腺上皮细胞成熟过程也是胸腺上皮细胞一系列特异性表面标记分子的变化过程,对胸腺上皮细胞特异标记分子的研究是分析胸腺上皮细胞复杂分化过程的重要工具。本文重点探讨胸腺上皮细胞起源发展模型及分化过程中分子调控作用,以期更好的理解胸腺上皮细胞如何成为能够支持T细胞分化的特异哺育者。
申景岭孙丽光金连弘赵勇
关键词:分化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egulatory CD4^+CD25^+T Cells被引量:36
2006年
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取决于在对自我抗原的对入侵的病原体和有免疫力的忍耐的有免疫力的反应之间的平衡。中央、外部的忍耐是为 T 房间忍耐的正式就职和维护的重要机制。最近,许多注意对规章的 T 房间(Treg ) 被给予了,它在维持外部有免疫力的忍耐起一个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关于 Treg 房间的表面标记没有令人满意的进展,因为任何一个都不为 Treg 房间是唯一的。在这评论,我们总结在自然地发生的CD4+CD25+ Treg 房间( nTreg )表示的一些重要分子,包括 forkhead/winged-helix 家庭 transcriptional 抑压者 p3 ( Foxp3 ),肿瘤坏死因素受体( TNFR )家庭, CD28/CTLA4 分子, chemokine 受体,像使用费的受体( TLR ), membranebound TGF-和其它分子例如 neuropilin-1 ,淋巴细胞激活 gene-3 (落后) -3 和 granzyme.This 评论在 nTreg
Huanfa YiYu ZhenLingling JiangJialin ZhengYong Zhao
关键词:表型CD4^+CD25^+T细胞免疫机制
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后应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以他克莫司(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后合理的联用方法及合适的血药浓度。方法本实验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前瞻性研究。从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首次肝移植患者94例,初始给予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二联:联用糖皮质激素;三联:联用麦考吗替酚酯(MMF)+糖皮质激素;四联:联用MMF+糖皮质激素,用2个剂量赛尼哌诱导治疗),比较术后6个月各组之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率:二联25·9%,三联11·1%,四联7·5%;二联组与四联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8)。术后6个月人/肝存活率相同,分别为:二联88·9%,三联92·6%,四联92·5%,P=0·67。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二联37·0%,三联18·52%,四联17·50%,P=0·834。高血糖发病率分别为:二联40·7%,三联33·3%,四联35·0%,P=0·573。手震颤发病率分别为:二联59·3%,三联51·9%,四联47·5%,P=0·639。乙肝再感染率分别为:二联12·0%,三联19·2%,四联7·9%,P=0·339;CMV感染率分别为:二联55·6%,三联59·3%,四联67·5%,P=0·586;细菌感染率分别为:二联48·2%,三联44·4%,四联55%,P=0·680。在术后3个月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分别为:二联:64·0±50·9,三联:29·3±23·0,四联:30·00±37·4,P=0·030;四联比二联显著低,P=0·011。血胆固醇(Tch)水平分别为:二联:5·24±1·17,三联:4·70±1·06,四联:4·36±1·09,P=0·005;四联组比二联组显著低,P=0·002。结论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应选择低剂量联合应用对移植肝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减低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卢安卫郑树森吴健梁廷波王伟林沈岩张珉施邵华吴应盛
关键词:他克莫司肝移植免疫抑制剂急性排斥反应
BTLA,a New Inhibitory B7 Family Receptor with a TNFR Family Ligand被引量:2
2005年
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 (BTLA), identified as an immune inhibitory receptor recently, plays widespreadroles on T and B cells. Emerging evidence has generated plentiful information on the mechanisms which BTLA mediates negative regulation in immune responses and involves 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regulation of BTLA will open possibilities on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s.
Chun ZengTinghe WuYu ZhenXuepei XiaYong Zhao
关键词:配合体
急诊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急诊右半肝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6例接受急诊LDLT的ALF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转归和疗效。结果 全部供体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3周后恢复日常生活。全部受体均接受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手术顺利,术后48h内苏醒,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术前水平相比,血氨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至(53.3±21.6)μmol/L (P〈0.05);总胆红素(TB)术后第1天即可恢复至(212±130)μmol/L(P〈0.05),以后呈继续下降趋势;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1周内即可降至正常水平(13±1)s(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与PT类似;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术后1周内持续下降,至术后第7天降至较低水平。1例患者术后第10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疗法治愈,其余5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组受体均于术后1月内康复出院。结论 急诊右半肝LDLT能有效治疗ALF。
郑树森吴健王伟林梁廷波张珉沈岩徐骁卢安卫严盛凌琪
关键词:肝移植肝功能衰竭活体供者
CD4^+CD25^+T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被引量:2
2005年
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CD25+T细胞以持续高表达CD25为特征,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或分泌TGF-β、IL-10来发挥抑制功能。它广泛参与自身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现就其发育、特性、发挥功能的机制以及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耿磊郑树森
关键词:CD4^+CD25^+T细胞移植免疫耐受
tPA和VEGF165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2005年
目的 构建携带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 (VEGF16 5 )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 Bud CE4 .1/ t PA - VEGF16 5 ,并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的表达。方法 从人心脏组织中克隆 t PA和 VEGF16 5基因。将 t PA和 VEGF16 5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 p Bud CE4 .1中 ,构建共表达质粒 p Bud-CE4 .1/ t PA - VEGF16 5。将 p Bud CE4 .1/ t PA- VEGF16 5转染 VSMC,用 RT- PCR法检测转染的 VSMC中 t PA和VEGF16 5 m RNA的表达 ,用 EL ISA法检测转染的 VSMC培养液中 t PA和 VEGF16 5蛋白质。结果 人 t PA和VEGF16 5基因的 RT- PCR产物分别为 1.9kb和 5 76 bp。经酶切鉴定证实 ,t PA和 VEGF16 5基因已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 p Bud CE4 .1中。以其转染 VSMC后 ,经 RT- PCR和 EL ISA检测发现 ,t PA和 VEGF16 5在 m 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 p Bud CE4 .1/ t PA- VEGF16 5 ,并在 VSMC中表达 t PA和VEGF16 5。
吴忠均时德骆旭东李昱谢海洋郑树森
关键词:质粒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平滑肌细胞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 比较分析环孢素和他克莫司(FK506)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HBVDNA永久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2.15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确定环孢素及FK506对HepG2.2.15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的药物安全浓度后,将不同安全浓度的环孢素(0.6-20.0μg/ml)或FK506(5~100ng/ml)作用于该细胞系,每24小时换相应浓度新鲜含药培养基,药物作用4d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和培养细胞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采用狭缝印迹杂交法半定量分析细胞内HBV DNA水平,综合评价环孢素和FK506对HBV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环孢素的药物作用安全浓度为0~40.0μg/ml,FK506的安全浓度为0-400ng/ml。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环孢素作用浓度的增加,其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逐渐上升,细胞内HBV DNA复制水平下降;当1.3、2.5及5.0μg/ml环孢素作用4d时,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16.5%±9.4%、21.5%±8.9%和33.1%±5.3%,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7.8%±2.2%、11.0%±2.3%和20.8%±1.5%,HBV DNA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56.1%±16.5%、41.7%±10.9%和39.5%±9.5%.在安全浓度范围内,FK506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表达分泌,以及细胞内HBV DNA复制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环孢素在体外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BV复制;而FK506则无此作用。
夏伟良谢海洋沈岩吴李鸣张峰郑树森
关键词:环孢菌素他克莫司
小鼠Foxp3片段的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3
2005年
克隆了小鼠Foxp3片段,采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Foxp3。应用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产生的GSTFoxp3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Foxp3多克隆抗体。经过ELISA检测,抗血清的效价达1∶128000;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Foxp3MIGR载体的Ψam细胞中表达Foxp3蛋白,而仅转染MIGR空载体的Ψam细胞中为阴性表达,表眀抗体具有特异性。
王弘珺王颖超夏雪培彭建霞谭获赵勇
关键词:FOXP3CD4^+CD25^+T细胞多克隆抗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