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358047)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金革江晓李锋张岳华虞孝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ICF
  • 1篇闪烁探测器
  • 1篇探测器
  • 1篇中子
  • 1篇总线
  • 1篇聚变
  • 1篇抗饱和
  • 1篇惯性约束
  • 1篇惯性约束聚变
  • 1篇核聚变
  • 1篇核聚变实验
  • 1篇TDC
  • 1篇VME总线
  • 1篇插件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李锋
  • 5篇江晓
  • 5篇金革
  • 3篇梁福田
  • 3篇张岳华
  • 2篇林成生
  • 2篇虞孝麒
  • 2篇陈炼
  • 1篇王坚
  • 1篇梁昊

传媒

  • 2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核技术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面积中子探测器阵列研制被引量:3
2007年
"神光Ⅲ"原型是国家在建的ICF诊断装置,它的建设给我们提出了ICF中子诊断方面的新的研究课题。分析了"神光Ⅲ"原型中中子探测需求,讨论了ICF实验中中子探测方法,设计了基于中子飞行时间测量技术的电子学读出和记录系统。
金革江晓李锋张岳华王坚梁昊虞孝麒
关键词:ICF中子
中子闪烁探测器前端电子学的抗饱和改进被引量:2
2009年
ICF实验会产生大量X射线和γ射线,其在光电倍增管(PMT)中产生的脉冲信号过大,导致前端电子学电路饱和,严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和中子飞行时间的测量。结合前端电子学系统的结构,对电路饱和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非线性抗饱和电路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大幅衰减大信号而确保小信号的通过,信号通过后电路基线能在35 ns内恢复;电路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采取的方案简洁有效,能够确保输入高达数十V脉冲的情况下电路的正常工作。目前这一电路已经得到应用,并将安装在某大型激光原型的大阵列中子探测器上。
李锋江晓林成生陈炼梁福田金革
关键词:ICF抗饱和闪烁探测器
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中子飞行时间谱仪的时间测量插件被引量:1
2007年
大型的惯性约束核聚变(ICF)设施都采用中子飞行时间(nTOF)探测系统测量离子温度。大阵列中子探测器系统作为国际上使用的最主要探测手段,已成为ICF诊断平均密度半径积?ρR?的标准技术。用于“神光III”原型及主机的灵敏中子探测器阵列的时间分辨期望达到1 ns,为此探测器后的电子学系统的时间分辨期望达到100 ps。采用ACAM公司的GP2作为时间测量插件的核心芯片,我们研制了基于VME总线的多通道TDC时间测量插件,其时间分辨小于61 ps。
张岳华李锋金革虞孝麒江晓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TDCVME总线
16通道nTOF放大定时甄别器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ICF实验的中子飞行时间测量的16通道放大定时甄别器(ATD),其主要功能是将闪烁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进行缓冲放大,并进行成形和时间甄别,送到后面的时间测量和幅度测量系统。
李锋张岳华江晓梁福田金革
关键词:ICF
大面积中子探测器阵列系统的测试与标定技术研究
本文根据神光-Ⅲ原型的实验需求,在大面积中子探测器阵列的16通道原型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型系统测试方法和标定技术的研究。
李锋江晓林成生陈炼梁福田金革
关键词:ICF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