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2007052)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铭钧张洁李颖勤关文华田素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现代肺结核空洞性病变的发病及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肺结核空洞性病变的发生及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发病和病理演变机制的变化与特征。资料与方法搜集本院161例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分析各类空洞病变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伴随征象和细菌学检查结果等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161例中厚壁空洞133例(82.6%)、薄壁空洞13例(8.1%)、无壁空洞15例(9.3%)。120例为新发病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CT检查的时间间隔为4h~317天,将120例新发病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发病组。无壁空洞全部分布于急性和亚急性组,薄壁空洞仅见于急性组,厚壁空洞在各组均有分布。三种类型空洞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空洞伴有"树芽征"(78.9%),三种空洞伴发"树芽征"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空洞性病变发病率增高且越来越多地产生于肺实变基础上的迅速坏死,其发生方式和影像学变化反映了现代肺结核的发病及其病理演变的新特征。
- 张洁韩铭钧田素伟李颖勤
- 珠海地区384例继发型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继发型肺结核各类病变与年龄、发病时间、初治或复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继发型肺结核384例,统计分析渗出性病变、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空洞性病变与增殖性病变的发生率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和细菌学检查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年龄组中,各类病变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14.916,P=0.061)。初治与复治组中,各类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93,P=0.0001)。按从出现症状到CT检查的时间间隔,将327例新发病例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随着发病时间延长,渗出性病变、干酪性肺炎发生率下降、空洞性病变发生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280,P=0.001)。各类病变的痰检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χ2=12.813,P=0.012)。结论随着发病时间延长,空洞性病变明显增多,渗出性病变和干酪性肺炎比例有所下降。
- 张洁陈许杜中立陈敏吴雪丽韩铭钧
- 关键词:干酪性肺炎结核球
- 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肺内矛盾反应的MSCT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肺内矛盾反应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CT复查资料,筛检发生肺内矛盾反应的病例,并记录其影像学特征的变化及出现、吸收时间。结果:共发现13例矛盾反应,发生率为17.8%(13/73),可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3~9个月,以树芽征、腺泡实变融合以及实变进展为主要表现。老年病例易发生矛盾反应发生率44.4%(8/18),高于青壮年的发生率(X^2=10.229,P=0.001〈0.05),以新发腺泡实变融合以及实变进展为主,可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3~9个月,4~18个月吸收;青壮年矛盾反应发生率9.1%(5/55),以新发树芽征为主,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3个月,4~9个月吸收。结论: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肺内矛盾反应并不少见,准确的诊断直接影响进一步的治疗方案,CT复查有助于其诊断。
- 关文华韩铭钧李颖勤秦培鑫刘小彬
- 肺结核支气管播散的MSCT影像特征及其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支气管播散的MSCT影像特征及其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伴有支气管播散的肺结核病例MSCT影像特征并统计其抗结核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结果:空洞、腺泡实变融合更多出现于重度支气管播散(P<0.001),而树芽征少见于重度支气管播散(P<0.001)。大片实变及支气管壁增厚在不同程度播散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重度支气管播散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13.155,P<0.001;t=-16.116,P<0.001);且重度支气管播散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低于中度支气管播散(t=4.474,P<0.001)。结论:不同程度支气管播散肺结核影像学特征不同;血清总胆固醇浓度与肺结核支气管播散的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关文华韩铭钧张晶陈殿森
- 关键词:血清总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