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QJX2005-18)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冯敏容张萍刘歧焕王家宁张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护理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血检
  • 1篇血检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小板无效输...
  • 1篇血压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延续护理
  • 1篇妊娠
  • 1篇妊娠高血压

机构

  • 2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郧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高清平
  • 1篇唐俊明
  • 1篇程范军
  • 1篇曾琴兵
  • 1篇陈龙
  • 1篇张萍
  • 1篇冯敏容
  • 1篇张卫国
  • 1篇王家宁
  • 1篇刘歧焕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并研究循证护理(EBN)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择期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BN组和对照护理组,各43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对照护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EBN组(P<0.05);护理后,对照护理组VAS评分较EBN组明显降低(P<0.05);EBN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护理组(P<0.05)。结论:EBN能够明显减轻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徐宝霞
关键词:循证护理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
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7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3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自我护理各项能力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负性情绪,促进了患者的预后,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赵兰君袁继全张华萍
关键词:延续护理宫颈癌根治术生活质量
6S管理模式在PIVAS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PIVAS内部差错发生情况和工作质量、效率;在PIVAS成立6S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对可能影响工作效率、质量并造成内部差错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缘由并完善工作流程。于2017年1月正式在PIVAS实施6S管理,比较6S管理开展前(2016年7-12月)、开展后(2017年1-6月)的内部差错(贴错标签、标签打印错误、标签遗漏、药品排错、加药错误)、服务质量(科室满意度、投诉率)及工作效率。结果:实施6S管理后,贴错标签、标签打印错误、标签遗漏、药品排错、加药错误等内部差错发生频次均低于6S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科室满意率、工作效率均高于6S管理前,投诉率低于6S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科室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减少内部差错的发生和投诉率,更有利于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冯敏容张萍
关键词:PIVAS安全管理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抽取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液,贴壁培养获取第3代细胞,通过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表面抗原及诱导分化的方法进行MSCs鉴定;取经过鉴定的第3代MSC(P3-MSC)加入不同浓度rhEPO(0.5、1、5、10、50U/ml)后培养,应用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发现:骨髓贴壁培养获取的第3代细胞同时表达CD105和CD90,不表达CD34和CD45,并可被诱导分化为脂肪、骨及软骨细胞,被鉴定为MSC。MTT结果显示EPO处理组的光密度值(OD)均高于对照组(p<0.05);50U/ml浓度EPO组作用最显著,细胞计数法获得的结果与其一致。FCM细胞周期分析表明,rhEPO能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并提高S+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MSCs增殖,该效应与EPO调节其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曾琴兵程范军张卫国唐俊明陈龙刘歧焕高清平王家宁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临床治疗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血小板无效输注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大血小板输注剂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输注血小板前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到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差异;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 h的血小板数量,对比变化情况;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到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 h,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均明显多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效果较好,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小板数量增多,达到止血效果,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俊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效输注丙种球蛋白
综合探讨CRP等血检测指标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研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血检测指标水平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抽取42例纳入到研究组中,并从同时期来本院接受孕检正常的孕妇中抽取42例纳入到对照组中,对其CRP等血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两组孕妇CRP、Hcy、D-二聚体(D-dimer,D-D)、收缩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20例重度子娴前期孕妇的D-D、CRP、Hcy、血尿酸UA、血肌酐Cr、血BUN等指标均高于22例轻度子娴前期孕妇;其血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22例轻度子娴前期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娴孕妇并发症45.00%高于轻度子娴孕妇并发症1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测定分析孕妇CRP等血检测指标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状况有预测作用,也为临床此后治疗PIH提供一定依据,值得推广。
杨军刘小平刘莺燕林琦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