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09D-5006-01-01)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帅燕华黄海平朱光有张水昌宋娜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气
  • 1篇生物转化
  • 1篇松辽盆地
  • 1篇松辽盆地北部
  • 1篇碳同位素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同位素
  • 1篇盆地
  • 1篇气藏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甲烷
  • 1篇减排
  • 1篇降解
  • 1篇北部
  • 1篇CH4
  • 1篇CO2减排
  • 1篇采收率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帅燕华
  • 1篇宋娜娜
  • 1篇张水昌
  • 1篇刘可禹
  • 1篇罗一菁
  • 1篇朱光有
  • 1篇黄海平
  • 1篇魏小芳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油气藏埋存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甲烷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埋存CO2生物转化CH4技术是利用油、气藏中内源微生物,以埋存的CO2为底物,通过CO2生物还原途径合成CH4的生物技术。此技术因兼备CO2减排的环保意义、生物合成CH4的再生能源意义、延长油气藏寿命和潜在经济收益等优势有着广泛应用前景。CO2的捕集、埋存和油气藏生物多样性为此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油藏中低矿化度的地层水中存在产H2和CH4的微生物,一定的成岩阶段生物气藏成因主要源于代谢CO2/H2的甲烷菌。因此,一定条件下油气藏内源微生物能够生物转化CO2。但是,油气藏埋存CO2生物转化CH4的实现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包括:发酵菌群、产H2菌群和甲烷菌群之间的合作关系;甲烷菌群结构是否合理;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两大菌群之间的竞争和共代谢关系;以及CO2还原需要的H2来源等。相对于已知的代谢途径,油气藏中CO2还原途径可能更加复杂。因此,无论是微生物学家还是石油工程师,通过调控油气藏参数来实现生物合成CH4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埋存CO2生物转化甲烷处于研究的实验室探索阶段,需要突破的瓶颈是寻找合适的油气藏、激活内源微生物实现CH4的再生,达到有经济意义的CH4转化速率和转化率。尽管埋藏CO2生物转化CH4是一个仅有10年研究历史的新技术,相信不久的将来,此项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为人类可再生能源和CO2减排做出贡献。
魏小芳罗一菁刘可禹帅燕华
关键词:CO2减排CH4提高采收率
松辽盆地北部生物降解成因气及其成藏特征被引量:24
2011年
松辽盆地具有与北美盛产生物气的白垩纪诸盆地最为接近的地质条件,无论维度上还是源岩质量均可以进行类比目前,松辽盆地已探明17个具生物气特征的气藏:干燥系数大(C_1/∑C_(1+)大于0.95);甲炕稳定碳同位素较轻(δ^(13)C_1分布在-60‰~-50‰)。因此,对这个地区的生物气潜力一直给与了极大的期望,这些气藏的赋存条件研究也成了找寻该区生物气聚集的主要立足点。然而综合兮析认为,该区目前探明的"生物气藏"以次生型生物改造气藏为主,是热成因油气遭受生物降解产生的次生生物气与残留热成因甲烷混合而成。主要证据如下:①生物降解导致异构烷烃含量增加、丙烷含量明显减少;②湿气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具有生物降解痕迹;③天然气中氮气含量越高,反映生物活动有关的特征越明显;④生物气藏伴生液态烃均发生过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降解程度、保存条件以及后期热成因天然气有否补充是造成生物降解气特征复杂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尚未探明原生型生物气的赋存,主要原因是松辽盆地自晚白垩纪—古近纪以来长期处于抬升降温状态,不利于原生生物气的持续形成,更加不利于构造部位原生生物气的保存;只有在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区块发育的岩性圈闭中,才可能育原生生物气藏的赋存。最后,总结了次生生物气藏的判别方法和标志,以为同类地区浅层生物气勘探提供参考。
帅燕华宋娜娜张水昌冯子辉朱光有王雪黄海平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生物降解生物气松辽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