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6330008)
-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巧凤余曙光毛森唐勇周思远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骨科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
- 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是针灸实现神经康复的重要作用机制,但针灸是否仅对有功能的突触有作用,对沉默突触是否具有唤醒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对沉默突触的唤醒作用可能是针灸促神经康复和影响突触可塑性的又一重要...
-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
-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针灸神经康复
- 文献传递
- “治痿独取阳明”浅析及针灸临床应用被引量:16
- 2011年
- 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对"治痿独取阳明"的立论依据加以分析阐释,并就其内涵进行讨论,以期指导痿证的治疗。
- 侯天舒封敏吴巧凤
- 关键词:痿证治痿独取阳明
- 代谢组学技术在消化道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用于各种消化疾病诊断中的相关研究报道,总结出目前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二是对临床及传统诊断技术难以区分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并对代谢组学未来临床运用中可能面临的机遇与问题进行了分析。
- 徐世珍吴巧余曙光
- 关键词:代谢组学消化道疾病
- 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大分子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针刺俞、募穴和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影响的部分代谢组学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俞组、中脘组、胃俞联合中脘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法复制FD大鼠模型,分别电针"胃俞""中脘"以及"胃俞"+"中脘",采用1H NMR扩散编辑实验检测血清大分子代谢物,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乙酰糖蛋白(NA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明显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VLDL/LDL)明显升高(P<0.05);针刺各组均能提高NAc的含量,降低VLDL/LDL(P<0.05);与胃俞组和中脘组相比,胃俞+中脘组除了升高NAc,降低VLDL/LDL之外,还能提高模型大鼠降低的HDL(P<0.05)。结论:针刺俞募穴均对FD大鼠的血清大分子代谢产物有影响,俞募配穴法的影响更为明显。
- 吴巧凤毛森蔡玮颜贤忠赵纪岚余曙光唐勇
- 关键词:俞募配穴功能性消化不良代谢组学
- 基于代谢组学的电针与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针刺阳明经穴与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浆代谢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针灸治疗FD的原理及其与西药作用机制的差异。方法:16例FD女性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同时设立健康正常对照组10例。电针组采用足阳明胃经的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进行治疗,西药组服用伊托必利,连续治疗4个疗程。运用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分别获取治疗前1天、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4个疗程后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浆样本,采用1HNMR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NDI量表显示电针及西药治疗FD均有效,但针灸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西药组。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电针或西药治疗1个疗程均可以使患者血浆代谢水平向正常组恢复,但治疗4个疗程后针灸组主要使患者体内乳酸、葡萄糖和乙酰乙酸的含量提高,西药组则主要表现为降低胆碱、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水平。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浆内大分子的影响基本一致。结论: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提示,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与伊托必利不同,这可能是针灸与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疗效上出现差异的机理所在。
- 吴巧凤周思远刘娟颜贤忠余曙光梁繁荣
- 关键词:针灸代谢组学功能性消化不良伊托必利
- 足阳明经穴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别观察针刺阳明经穴与他经穴位对健康男性血浆代谢产物的影响,运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阳明经穴是否具有共性,与他经穴位是否具有差异性。方法将60例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足三里组、梁门组、巨髎组、阳陵泉组、委中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例。分别针刺相应穴位,连续针刺5 d,抽取所有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1H NMR检测血浆代谢物,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1H-NMR和模式识别相结合的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出足三里组、阳陵泉组、委中组,但对足三里组、梁门组和巨髎组的区分并不明显。针刺阳明经穴位主要影响血浆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与能量代谢通路密切相关;针刺阳陵泉主要影响血浆代谢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与脂代谢、脂转运密切相关;针刺委中对血浆代谢物影响不大。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阳明经穴具有一定的共性,与阳陵泉、委中均不同;基于NMR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技术为从代谢角度区分阳明经穴和他经穴位提供了实验证据,有可能成为研究经穴特异性的新的有用工具。
- 吴巧凤徐世珍颜贤忠余曙光唐勇刘娟毛森周思远梁繁荣
- 关键词:针刺经穴特异性阳明经代谢组学
- 基于^1H NMR代谢组学的阳明经穴特异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别观察针刺阳明经穴与他经穴位对健康男性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从针刺对机体代谢流影响的角度探讨阳明经穴的特异性。方法 60例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足三里组,梁门组,巨髎组,阳陵泉组,委中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例。分别针刺相应穴位,连续针刺5d,获取受试者晨尿,采用1H NMR检测尿液代谢物,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针刺阳明经穴对机体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可以升高尿液中马尿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含量,降低甘氨酸含量;针刺阳明经穴与针刺阳陵泉对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差别不大,但与针刺委中后的差别明显;针刺委中后尿液代谢物中肌酐明显升高。结论对尿液代谢物的模式识别分析显示,阳明经穴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与阳陵泉的差别不明显,与委中的差别较为明显,有关原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吴巧凤徐世珍余曙光颜贤忠唐勇刘娟毛森周思远梁繁荣
- 关键词:经穴特异性阳明经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