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eZX015)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相关作者:仰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哲学
  • 1篇三大主题
  • 1篇实证主义
  • 1篇主题
  • 1篇文化工业
  • 1篇乌托邦
  • 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篇历史性
  • 1篇后马克思主义
  • 1篇霍克海默
  • 1篇工具理性批判
  • 1篇法兰克福学派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仰海峰

传媒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理论视野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霍克海默与批判理论的早期规划被引量:1
2009年
霍克海默认为,当时的哲学研究或者体现为一种经验实证主义,或者体现为与经验实证主义相对立的抽象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的解释也受此影响。批判理论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出发,强调从社会生活的历史性规定中展开内在的辩证批判,实现人类发展中的自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实现一种学科间的融合,重申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上的"批判"理念。
仰海峰
关键词:实证主义形而上学历史性
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的三大主题被引量:44
2009年
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对早期批判理论的发展,这一理论主要体现为三个主题:即技术进步与理性的工具化、工具理性与文化工业的发展、希望的消失与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通过工具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揭示出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灰色场景,同时也展示出其自身理论中的悲观情结。但这种悲观还没有达到绝望的地步,对另一种希望的憧憬构成了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内在追求。
仰海峰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乌托邦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梳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变中三条线索:一是以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为标志的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转变;一是从后结构主义出发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解读;一是通过反思消费社会与电子媒介而实现的理论转变。这种理论逻辑的区分,以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格局。
仰海峰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