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AA241033)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德荣郭文善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Wx蛋白缺失类型小麦穗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以11份Wx蛋白全部缺失类型(糯性),11份Wx蛋白部分缺失类型(非糯性)和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扬麦12(非糯性)为试验材料,以白皮品种豫麦47为穗发芽对照,研究了它们的穗发芽特性、α-淀粉酶活性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糯小麦的穗发芽率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非糯小麦,而α-淀粉酶活性与非糯小麦差异不显著。α-淀粉酶活性高是非糯小麦穗发芽的原因之一,两者呈指数关系,y=0.4145e0.4864x(R2=0.3513*);对于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高可能是其穗发芽严重的诱导因素,两者亦呈指数关系,y=0.0001e2.5599x(R2=0.5338**)。
- 高德荣郭文善程顺和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 关键词:小麦WX蛋白穗发芽Α-淀粉酶可溶性糖
- 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小麦的茎型指标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为给优质高产小麦的育种和栽培建立茎型指标体系,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分别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的小麦品种(系)71个和94个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株高、各节间长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研究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小麦的株高和各节间长度等茎部性状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蛋白质含量类品种的株高、倒2节间长和倒3节间长显著大于低蛋白质含量类型品种;高蛋白高产类型小麦的适宜株高、穗下节间长、倒2节间长和倒3节间长分别为85-107 cm、27 cm以上、23 cm左右和14 cm左右,在适宜范围内以各项值稍大较为理想;低蛋白质含量、高产类型的品种则分别为85 cm以下、30 cm以下1、8.5 cm左右和12 cm左右,在适宜范围内各项值以稍小较为理想。
- 高德荣郭文善封超年张伯桥朱新开彭永欣
- 关键词:小麦株高蛋白质含量节间长度
- 糯小麦籽粒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比较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非糯小麦的差异,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为糯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5年度测定不同来源的17个糯小麦品系和4个非糯对照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2005~2006年度选择其中3个糯小麦品系和2个非糯对照品种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15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所有对照品种,另2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扬麦12和扬麦5号,而与扬麦158和扬麦9号差异不显著。4个对照品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扬麦9号最高,扬麦158最低;供试的17个糯小麦品系籽粒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扬麦9号,其中13个糯小麦品系低于扬麦158。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研究表明花后10~17d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下降速率小,开花17d后3个糯小麦品系先后都经历一个淀粉含量增长的相对"停滞"阶段。【结论】糯小麦成熟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高,淀粉含量低,可能与其灌浆前期籽粒中可溶性糖转化效率低,淀粉积累中后期经历一个相对"停滞"阶段有关,这主要是由于GBSS的缺失导致糯小麦不能合成直链淀粉改变了糯小麦糖转化和淀粉积累特性。在糯小麦育种中应加强对花后籽粒中可溶性糖转化效率和淀粉积累动态的研究,选择灌浆前期糖转化效率高,淀粉含量增长"停滞"阶段出现较迟的品种,以改良糯小麦籽粒饱满度。
- 高德荣郭文善程顺和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 关键词:糯小麦淀粉积累
- 小麦淀粉峰值粘度的选择指标被引量:7
- 2007年
- 高德荣郭文善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 关键词:小麦峰值粘度叶面积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