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07-cx-11)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薛恩生梁荣喜林礼务陈舜俞丽云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睾丸
  • 3篇再灌注
  • 3篇睾丸缺血
  • 3篇灌注
  • 3篇超声
  • 2篇血运
  • 2篇血运障碍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超声表现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保护
  • 1篇药物保护作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生精
  • 1篇生精细胞
  • 1篇缺血后
  • 1篇缺血后处理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自由基清除剂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薛恩生
  • 3篇陈舜
  • 3篇俞丽云
  • 3篇林礼务
  • 3篇梁荣喜
  • 2篇余亮
  • 2篇林盈
  • 1篇张宇
  • 1篇高上达
  • 1篇黄伟钦
  • 1篇何以敉
  • 1篇谢丽君

传媒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实验性睾丸缺血超声表现与别嘌醇药物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急性单侧睾丸缺血及再灌注后的灰阶、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表现与别嘌醇药物保护疗效的相关性。方法: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A、B、C组)和缺血给药组(D、E、F组),每组6只。缺血组与缺血给药组在超声监测下制成不同程度的单侧睾丸缺血模型,A组与D组,睾丸回声均匀、血流信号轻度减少;B组与E组,睾丸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明显减少;C组与F组,睾丸出现放射状或小片状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A、B、C组分别出现上述声像图变化后直接予以再灌注。缺血给药组出现上述声像图变化后腹腔注射别嘌醇(200 mg/kg)后予以再灌注。各组再灌注前及再灌注后3 d分别行双侧睾丸超声造影。再灌注3 d后观察各组术侧睾丸的病理变化与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MDA)含量改变。比对分析不同程度急性单侧睾丸缺血超声表现与别嘌醇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睾丸超声造影表现,对照组呈"快进快退";再灌注前,A组与B组呈"慢进慢退,"C组呈大面积中央型"充盈缺损",再灌注后3 d,各缺血组呈"快进慢退",以C组最明显;D、E、F组超声造影表现均分别与A、B、C组相同。D组[(9.10±0.23)分]与A组[(8.53±0.22)分]比较,E组[(7.03±0.20)分]与B组[(5.82±0.33)分]比较,Johnsen'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F组[(2.45±0.33)分]与C组[(2.30±0.53)分]比较,Johnsen's评分无明显提高(P>0.05);D组[(1.68±0.43)%]与A组[(7.12±0.84)%]比较,E组[(12.53±0.59)%]与B组[(20.87±1.59)%]比较,凋亡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5),F组[(51.23±2.53)%]与C组[(52.93±2.62)%]比较,凋亡指数无明显降低(P>0.05)。D组[(0.64±0.05)nmol/mg prot]、E组[(1.59±0.06)nmol/mg prot]、F组[(3.10±0.17)nmol/mg prot]分别与A组[(1.38±0.07)nmol/mg prot]、B组[(2.11±0.08)nmol/mg prot]、C组[(3.25±0.14)nmol/mg prot]比较,缺血侧睾丸MDA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睾丸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缺�
林盈薛恩生梁荣喜黄伟钦余亮陈舜俞丽云林礼务
关键词:睾丸血运障碍别嘌醇
超声技术在治疗睾丸扭转/复位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最新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可减轻早期睾丸扭转/复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后期睾丸萎缩发生率,但损伤严重的扭转侧睾丸仍然必须手术切除。超声有助于判断睾丸扭转的损伤程度,并能预测复位后睾丸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对睾丸扭转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林盈薛恩生
关键词:超声检查睾丸扭转复位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清除剂
缺血后处理对兔睾丸缺血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不同缺血程度的兔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R1、R2、R3组)、后处理组(P1、P2、P3组),每组6只。缺血组、后处理组在超声监测下制成睾丸不同缺血程度模型:R1、P1组睾丸回声均匀,血流轻度减少;R2、P2组睾丸回声增粗,血流明显减少;R3、P3组睾丸出现片状或放射状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出现上述图像变化后,缺血组给予直接灌流,后处理组于恢复灌流前给予后处理措施,即再灌注30s/缺血30s,反复3次。再灌注前进行超声造影,3d后测定各组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和病理学改变,并行Johnsen's评分和凋亡指数分析;电镜下观察睾丸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前各造影参数速度参数(β)、峰值时间(TTP)、峰值基础强度差(PBD)、峰值减半时间(DT/2),R1与P1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R2与P2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R3与P3组无显影。MDA含量:R1与P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2与P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3与P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OD活性:R1与P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2与P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3与P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Johnsen's评分:R1与P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2与P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3与P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凋亡指数:R1与P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2与P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3与P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电镜:P1组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R1组轻,R2与P2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R3与P3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是受到缺血程度的影响,并且在病理学和生化学上的表现不一致。
张宇薛恩生林礼务陈舜梁荣喜俞丽云谢丽君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睾丸缺血再灌注
实验性睾丸缺血超声表现与再灌注后组织变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急性单侧睾丸缺血的二维、彩色多普勒(CDU)及超声造影表现与再灌注后睾丸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2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A、B、C组),每组8只。缺血组在超声监测下制成不同程度的单侧睾丸缺血模型,A组,睾丸回声均匀、血流信号轻度减少;B组,睾丸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明显减少;C组,睾丸出现放射状或小片状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各组在出现上述声像图变化后予以再灌注。缺血前及再灌注前分别行双侧睾丸超声造影。1个月后观察各组缺血睾丸病理变化。比对分析各组超声表现与生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造影:与对照组比较,A、B组缺血睾丸造影参数到达时间、速度、达峰时间、峰值减半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峰值基础强度差A组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有显著差异(P<0.05);C组无造影剂充盈。1个月后缺血睾丸Johnsen评分:与对照组(9.10±0.11)比较,A组(8.70±0.39)无显著差异(P>0.05),B组(6.01±0.88)有显著差异(P<0.05),C组(3.16±1.05)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与CDU相比,超声造影能较好地反映缺血睾丸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睾丸缺血的不同超声表现与再灌注后生精功能明显相关,超声检查能对再灌注后睾丸生精功能的预测提供帮助。
梁荣喜薛恩生林礼务余亮陈舜俞丽云何以敉高上达
关键词:睾丸血运障碍生精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