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6183)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马隆龙王铁军李宇萍定明月张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甲醚
  • 2篇二甲醚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低碳烯烃
  • 1篇乙二醇
  • 1篇乙酯
  • 1篇乳酸
  • 1篇乳酸乙酯
  • 1篇生物质
  • 1篇生物质气
  • 1篇丝光沸石
  • 1篇碳烯
  • 1篇气相
  • 1篇煅烧
  • 1篇煅烧温度
  • 1篇羰基
  • 1篇羰基化
  • 1篇羰基化反应
  • 1篇烯烃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王铁军
  • 4篇马隆龙
  • 3篇李宇萍
  • 2篇仇松柏
  • 2篇张琦
  • 2篇定明月
  • 1篇涂军令
  • 1篇章青
  • 1篇蔡炽柳
  • 1篇张兴华
  • 1篇张雪
  • 1篇吴创之
  • 1篇刘琪英

传媒

  • 2篇Chines...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乙二醇促进制备高分散的Co/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乳酸乙酯转化为1,2-丙二醇的气相加氢活性(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了利用乙二醇共浸渍方法制备高分散的二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该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乳酸乙酯的气相加氢反应活性。系统地考察了钴金属负载量、乙二醇与硝酸钴摩尔比、醇种类和焙烧温度等制备参数对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物性的影响。乙二醇与硝酸钴摩尔比和醇种类对二氧化硅负载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大小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的浸渍方法相比较,共浸渍过程中的乙二醇增强了二价钴粒子和载体二氧化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引起金属钴分散度的提高以及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粒径从16 nm降到5 nm以下;金属钴的高分散与无定型硅酸钴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显著地提高了乳酸乙酯的加氢活性,在反应条件下(2.5MPa、160°C和10%(w,质量分数)Co/SiO_2)乳酸乙酯的转化率从69.5%提高到98.6%,1,2-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98.0%。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_2吸脱附实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表征手段对共浸渍制备的Co/SiO_2催化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
仇松柏翁育靖刘琪英马隆龙张琦王铁军
关键词:1,2-丙二醇乙二醇
煅烧温度对Cu/HMOR催化剂结构及其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离子交换法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HMOR负载Cu(Cu/HMOR)催化剂,用于催化二甲醚(DME)羰基化合成乙酸甲酯(MA)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30℃煅烧制得Cu/HMOR具有较好催化活性,在210℃、1.5MPa、空速4883h^-1下DME转化率为97.2%,MA选择性为97.9%.对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NH3程序升温脱附、CO程序升温脱附及拉曼方法表征.催化剂经一定的煅烧温度有利于Cu离子迁移及扩散和硝酸铜完全分解,从而使HMOR载体具有较多的酸性活性位、大比表面、适宜的微孔结构以及更多的CO吸附位.
张雪李宇萍仇松柏王铁军马隆龙张琦定明月
关键词:二甲醚催化羰基化丝光沸石
生物质气经由二甲醚两步法制备低碳烯烃被引量:1
2014年
制备出NiSAPO-34及NiSAPO-34/HZSM-5催化剂,考察了其对二甲醚催化转化制备低碳烯烃的性能.利用Cu/Zn/Al/HZSM-55u筛选出的2%NiSAPO—34/HZSM-5催化剂进行生物质气经由二甲醚两步法制备低碳烯烃的实验,结果表明在SAPO-34上添2H2%的Ni不改变其结构,但降低了酸中心数量,并生成了较强的酸中心.添加少量具有稳定酸中心的HZSM-5,该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到3h以上,反应进行2h获得了最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为90.8%.当把该催化剂应用到两步催化转化过程的第二个反应器中,其高催化活性可达5h以上.当以低氢碳比生物质气(H2/CO/CO2/N2/CH4=41.5/26.9/14.2/14.6/2.89)作为原料时,经两步转化,低碳烯烃的收率达到84.6g/m^3syngas.
李宇萍涂军令王铁军马隆龙张兴华章青蔡炽柳
关键词:低碳烯烃二甲醚HZSM-5生物质气
Hβ改性Co/SiO2对费托合成航空燃油类烃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在中孔SiO2(SG)和微孔Hβ分子筛(Si/Al=25、60、80)组成的复合载体上,制备了多功能Co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考察了其合成航空燃油类烃(C8-C18)的性能。XRD、FTIR、H2-TPR、N2-物理吸附研究表明:Hβ的引入,使得Co/SG/Hβ催化剂具有一定酸性和微孔结构。随分子筛硅铝比的降低,催化剂红外图谱的特征波数向低波数移动,酸性有所提高,中孔 SiO2消弱了其酸性及载体与金属粒子相互作用,提高了 Co分散和还原度及加氢活性。Hβ的微孔结构和酸性促进了初级产物裂解及异构化反应,提高了异构烃类选择性。Co/SG/Hβ(80)催化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及适当的酸性中心是其高活性(CO转化率95.7%)及高航空燃油类烃选择性(42.3%,其中异构烃为27.6%)的关键因素。
李宇萍王铁军马隆龙吴创之定明月
关键词:COSIO2催化剂HΒ分子筛费托合成孔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