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5025)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毕树平程炯佳王娜姚开安金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行为
  • 2篇纳米
  • 1篇电极
  • 1篇电子传递
  • 1篇阴离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光谱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弱相互作用
  • 1篇生态毒性
  • 1篇生物毒性
  • 1篇生物效应
  • 1篇示差脉冲
  • 1篇示差脉冲伏安...
  • 1篇水处理
  • 1篇人工纳米材料
  • 1篇污泥
  • 1篇污泥回收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毕树平
  • 3篇程炯佳
  • 3篇姚开安
  • 3篇王娜
  • 2篇杨正标
  • 2篇孙成
  • 2篇金焰
  • 2篇李志果
  • 2篇倪海燕
  • 1篇吴宏
  • 1篇赵斌
  • 1篇俞挺
  • 1篇杨程
  • 1篇田野
  • 1篇纪鸣
  • 1篇汤勇铮
  • 1篇沈东旭
  • 1篇王新莹
  • 1篇史艳青
  • 1篇陆晓杰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金电极基本性质的研究综述
该文从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影响因素、阴离子表面吸附和电极面积求算3个方面对金电极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综述。金电极基本性质的探讨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志果戴建远史艳青毕树平
关键词:金电极
文献传递
丙酮酸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Al髥的相互作用
2006年
研究了酸性、中性、碱性范围内丙酮酸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丙酮酸的还原峰电流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研究了Al髥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值范围内Al髥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均为弱作用,弱作用强度为酸性>碱性>中性。这种作用强度的差别可能来自于不同条件下Al髥的存在形态不同。
姚开安王娜史艳青倪海燕杨正标孙成汤勇铮毕树平
关键词:丙酮酸PH值电化学弱相互作用
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在线分离富集技术在原子光谱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综述了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在线富集技术在原子光谱中的研究进展,重点突出编结反应器富集的相关机理和不同富集方式的实际分析应用,并对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富集分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9篇。
吴宏金焰田野毕树平
关键词:流动注射
DNA内电子传递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电化学、光电化学和光化学三个方面,对近年来DNA内电子传递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NA内电子传递机制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志果纪鸣程炯佳王新莹陆晓杰安娜毕树平
关键词:电化学光电化学光化学
铝盐污泥回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简述了铝盐回收的主要方法,分别为酸溶法、碱溶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对每一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铝盐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俞挺沈东旭杨程邵钦宋平三何丽娜潘文秀毕树平
关键词:污水处理
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及纳米微粒生物毒性检测新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在乳酸脱氢酶(LDH)酶促体系“丙酮酸盐+NADH+H+乳酸盐+NAD+”中,通过检测NAD+还原峰电流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不同酶用量、缓冲液pH值以及温度)LDH的活性、酶促体系的米氏常数KmNADH以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并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检测LDH活性的改变,实验考察了3种纳米物质(ZnS,TiO2(R)和TiO2(A))对乳酸脱氢酶酶促体系的影响。
姚开安王娜赵斌程炯佳倪海燕杨正标孙成毕树平
关键词:示差脉冲伏安法乳酸脱氢酶纳米微粒
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人工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已引起科学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分类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一些常见的人工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铁材料及纳米铝材料的生物和生态效应研究,详细总结了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各种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的可能机制,最后对纳米材料安全性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娜程炯佳金焰姚开安毕树平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态毒性富勒烯纳米TIO2纳米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