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313018)

作品数:70 被引量:522H指数:12
相关作者:何怡刚邓芳明李兵郭稳涛袁莉芬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电子电信
  • 25篇电气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传感
  • 11篇电路
  • 9篇射频识别
  • 9篇网络
  • 9篇谐波
  • 9篇模拟电路
  • 9篇感器
  • 9篇传感器
  • 8篇电力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6篇无线传感
  • 6篇标签
  • 5篇小波
  • 5篇粒子群
  • 5篇滤波器
  • 5篇交通流
  • 5篇RFID
  • 4篇电力谐波
  • 4篇电路故障诊断

机构

  • 70篇合肥工业大学
  • 15篇湖南大学
  • 7篇湖南机电职业...
  • 6篇华东交通大学
  • 4篇安庆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湖南科技职业...
  • 2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湖南工学院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南京南瑞继保...
  • 1篇沙电力职业技...

作者

  • 68篇何怡刚
  • 10篇邓芳明
  • 10篇李兵
  • 7篇郭稳涛
  • 6篇殷礼胜
  • 6篇尹柏强
  • 6篇袁莉芬
  • 5篇谢丰
  • 5篇张金安
  • 5篇刘茂旭
  • 5篇刘冬梅
  • 4篇郑剑
  • 4篇张朝龙
  • 4篇章玉珠
  • 4篇李得民
  • 4篇高坤
  • 4篇于文新
  • 4篇童耀南
  • 4篇吴翔
  • 3篇吴先明

传媒

  • 8篇电子测量与仪...
  • 6篇传感器与微系...
  • 5篇电工技术学报
  • 4篇电力系统保护...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微电子学与计...
  • 3篇电力科学与技...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电气传动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计算机光盘软...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电视技术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17篇2014
  • 8篇2013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无源RFID的集成加速度传感器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射频识别(RF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融合研究的需要,基于0.35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集成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单元采用从单晶硅衬底的背面进行深反应离子刻蚀工艺,背面刻蚀完成后再正面对金属和介质复合层进行各向异性刻蚀。集成电容式传感器接口电路基于锁相环原理,将传感器信号转移到频率域处理,避免了高功耗的A/D转换器的使用,直接完成电容/数字转换。后期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线性度好,稳定性高,功耗低,适合无源RFID及其它超低功耗应用设计。
陈宏邓芳明何怡刚吴翔
关键词:加速度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CMOS工艺接口电路
共空间模式和超限学习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被引量:12
2015年
主成分分析属于代数特征分析方法,是一种线性映射方法,降维后的表示是由线性映射生成的,更主要的信息保留在投影空间里,而剩余的信息则被过滤掉,但保留的信息是一体的,而不是每个特征向量分别表示一个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CA方法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共空间模式对主成分方法改进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此方法利用CSP算法对PCA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处理,然后将得到的主成分输入到超限学习机以进行网络训练或故障判断。通过Sallen-Key带通滤波器电路的实例,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高坤何怡刚薄祥雷谭阳红童耀南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特征提取故障诊断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能量感知的事件检测算法
2018年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事件检测节点能量消耗过快和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可调的能量感知事件检测算法AEEDA。该算法采用分布式判别和分簇思想将网络节点分成许多簇结构,簇首负责汇聚事件检测的数据。簇内事件区域检测是由簇首根据事件空间相关性进行判别;跨簇事件区域检测是相邻簇间簇首根据簇边界节点数据进行判别。算法运行过程中,根据簇首节点的能耗进行动态调整簇首,以平衡节点的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检测精度、能耗均衡性和生命周期方面具有优势。
郭稳涛何怡刚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能量感知分簇
应用于RFID的超低功耗CMOS温度传感器设计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融合射频识别(RFID)的无线温度传感器节点设计的需求,采用0.18μm 1P6M台积电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功耗集成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首先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经压控振荡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受温度控制的频率信号,再通过计数器,将频率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感器电路利用MOS管工作在亚阈值区,并采用动态阈值技术获得超低功耗。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温度传感器仅占用0.051 mm2,功耗仅为101 n W,在0~100℃范围内误差为-1.5~1.2℃。
吴翔邓芳明何怡刚丁青锋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基于开关电流技术的低通滤波器的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开关电流技术是一种基于电流模的模拟取样数据信号处理技术,文章研究了开关电流基本存储单元,并给出了四种开关电流积分器的电路图,然后提出了综合开关电流积分器的方法。以开关电流积分模块为基础,提出了设计低通滤波器的方法。
谢芳何怡刚
关键词:开关电流开关电流滤波器
泰勒多项式逼近实现DOG小波变换
2014年
总结了模拟集成电路和VLSI电路硬件实现连续小波变换(CWT)的常用方法:时域法和频域法.针对频域法中带通滤波器组设计的难以实现问题,提出利用泰勒多项式(Taylor-series)对DOG小波函数进行展开,以获取该小波函数的逼近函数,而后构建DOG小波变换逼近函数的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对于DOG小波的可行性.
陈坚李昕何怡刚
关键词:频域法
基于动态可调簇的无线传感网络能量感知数据存取算法
2018年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数据收集、存储和查询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调簇的能量感知数据存取算法ACEDBA(Adjusted Cluster-based energy-aware Data Brokerage Algorithm).该算法将网络节点分成许多簇结构,簇内节点负责数据采集,簇首节点负责簇内数据的收集、汇聚和转发,数据可以集中存储,也可以分布存储在各簇首节点或本地存储.算法引入能量分级消耗机制,可动态选择和调整簇首节点,保证各簇首节点簇内数据存储和簇间数据转发查询的能量平衡.实验结果表明,与典型数据存取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节点能耗均衡、生命周期和查询成功率方面具有优势.
郭稳涛郑剑李兵何怡刚
关键词:能量感知数据存取无线传感网络
基于CWT和DWT相结合的谐波检测被引量:11
201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W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相结合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首先利用CWT系数的幅值来检测谐波频率,该过程不用事先根据谐波次数确定分解层数,而只是确定尺度范围及步长,即可得出各次谐波频率。然后根据确定的谐波成分利用DWT来检测谐波幅值,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中谐波次数未知而无法确定分解层数的难题,并能精确可靠检测各次谐波频率和相应的幅值。因此,CWT和DWT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
陈欢何怡刚肖建平刘茂旭王东楼
关键词:谐波检测小波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
一种三层结构的新型RFID-WSN模型
2015年
提出了一种三层结构的新型RFID-WSN模型,以ST(Sensor-Tag)节点-RR(Reader-Relay)节点-基站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收集层、信息过滤层、信息分析层三层结构,利用XML文件格式,用信息收集层中的算法1筛选数据包,用信息过滤层的算法2通过对权值(Quality)和传输原始数据的次数Uni的对比,在步骤Tx_kill(ni)过滤掉冗杂数据,在信息分析层中的算法3中对阈值α,γ的设定决定数据包传输队列和均值.最后通过案例展现该模型的工作方式和优越性.
石夏琴何怡刚霍骋
基于改进的路网聚类结合PSOWNN的交通流预测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城市路网交通流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非线性和平稳与非平稳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基于交通流量数据相关性分析改进的路网聚类算法与基于交通流量分段加权适应度函数的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算法(MC-MPSOWNN)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来提高算法的预测精度.首先,利用基于交通流量数据相关性分析的路网聚类算法筛选出空间中与预测点交通流量数据相关系数高的其他观测点,以此精简了样本输入数据,减少冗余数据对预测精度的干扰,提高整体预测精度;其次,再构建一种新型的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给予整体预测样本中非平稳数据段更大的调节力度,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非平稳数据段的预测精度.最后经实验结果分析,提出的改进预测算法相比未进行改进前预测算法而言,明显提高了整体及非平稳数据段预测精度,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殷礼胜李胜唐圣期何怡刚
关键词:交通流预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