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065)

作品数:3 被引量:13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贯春张军丰超张军方红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金融
  • 1篇援助
  • 1篇省级面板数据
  • 1篇收入不平等
  • 1篇门限
  • 1篇门限效应
  • 1篇面板数据
  • 1篇金融结构
  • 1篇金融体制
  • 1篇金融体制改革
  • 1篇经济效率
  • 1篇径向
  • 1篇攫取
  • 1篇TOBIT模...
  • 1篇财政
  • 1篇财政集权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刘贯春
  • 1篇方红生
  • 1篇丰超
  • 1篇刘媛媛
  • 1篇李根
  • 1篇张军
  • 1篇张军

传媒

  • 2篇管理世界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财政集权的激励效应再评估:攫取之手还是援助之手?被引量:67
2014年
通过改进新近发展起来的新财政集权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以财政集权和转移支付为双内核的旨在解释非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内收入之比的理论框架,并设计了4个研究假说。通过构造1999~2009年间财政集权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并使用系统GMM方法,本文证实了所提的假说。基于这些实证结果,本文重新评估了财政集权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财政集权将激励净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行为,而在净流入地区,虽然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对财政集权的这一效应有所抑制,但总体上还不足以改变其援助之手的性质。本文的这一发现支持了新财政集权理论而证伪了陈抗等至今仍被广泛接受的一个攫取之手之观点。
方红生张军
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率提升--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被引量:70
2017年
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体制依旧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因素。信奉金融自由化信条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倾向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必定存在严重的低经济效率。本文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中国的省级绿色发展效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随后构建Tobit模型从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两方面全面考察了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绿色发展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整体较为低下且呈现"U型"的演化趋势,而规模效率较高并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态势。进一步的计量模型发现,金融发展显著改善了纯技术效率,并足以弥补其对规模效率造成的损失,从而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增长。特别地,金融结构与经济效率显著相关,股票市场较银行业更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率。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强化了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并辅之以合理的金融资源分配政策,将有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
刘贯春张军丰超
关键词:金融体制经济效率TOBIT模型
金融结构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门限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一国金融结构决定了实体经济面临的金融服务类型与质量,并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收入分配。基于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金融发展规模及其结构特征作为门限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整体和农村层面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但在城镇层面未得到验证。具体而言,随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整体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效应凸显,但在农村层面的积极作用趋于弱化;随着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金融结构对整体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效应减弱,但在农村层面得到强化。兼顾金融发展的规模与结构,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
李根刘贯春刘媛媛
关键词:金融结构收入不平等门限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