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6023)

作品数:65 被引量:1,497H指数:23
相关作者:廖宗文毛小云杜建军王德汉刘可星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控释
  • 10篇土壤
  • 10篇控释肥
  • 10篇肥料
  • 10篇肥效
  • 9篇尿素
  • 8篇氮素
  • 7篇玉米
  • 6篇氮肥
  • 6篇养分
  • 6篇包膜尿素
  • 5篇氮肥利用
  • 5篇氮素释放
  • 5篇利用率
  • 5篇番茄
  • 5篇包膜控释肥
  • 4篇氮肥利用率
  • 4篇氮素释放特性
  • 4篇养分释放
  • 4篇养分释放特性

机构

  • 47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仲恺农业技术...
  • 3篇湛江海洋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广州市园林科...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40篇廖宗文
  • 14篇毛小云
  • 10篇王德汉
  • 10篇杜建军
  • 8篇张福锁
  • 7篇刘可星
  • 6篇曹一平
  • 6篇孙克君
  • 6篇卢其明
  • 6篇冯新
  • 5篇江荣风
  • 5篇王新爱
  • 4篇李国学
  • 4篇谭兆赞
  • 4篇李小建
  • 4篇杨相东
  • 4篇郭和蓉
  • 4篇孔维栋
  • 3篇赵冰
  • 3篇彭俊杰

传媒

  • 9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化肥工业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Agricu...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16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制及其应用被引量:19
2005年
环境友好型肥料是我国肥料科技及产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介绍了控释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肥等三类肥料的研制性能及其肥效,阐明其在绿色食品、农业清洁生产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生物化工在其中的作用和潜力。
廖宗文贾爱萍王德汉毛小云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肥农业清洁生产生物化工大战略控释肥生物肥
改性沸石对水体中硝酸盐的吸附机理及其残渣的资源化利用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HDTMA改性沸石制成吸附剂,研究对水体中硝酸盐的吸附能力和机理及吸附剂残渣的资源化应用前景。结果表明:HDTMA改性沸石可增强其对硝酸盐的吸附能力。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它的吸附机理,表明:改性沸石HZ4吸附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分子;吸附剂残渣NHZ4吸附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分子和硝酸盐。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残渣NHZ4能提高玉米生物量,最大增幅为30.4%。
李小建王德汉
关键词:沸石硝酸盐资源化
施用尿素引起红壤pH及铝活性的短期变化被引量:35
2005年
酸性红壤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其酸性是限制大多数作物生长的一个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主要原因是低pH条件下土壤中Al的溶解所导致的毒性.对3种红壤施用不同浓度的尿素,其pH值在短期内都随着施入尿素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上升,交换性Al随着施用尿素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下降.交换性Al含量与土壤pH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动态试验表明,pH值上升的现象是短期的,pH值在达最大值后缓慢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阶段在第2~4周.短期内,施用尿素能显著降低酸性土壤对玉米的铝毒效应.
曾清如廖柏寒蒋朝辉周细红汤灿钟宁
关键词:尿素PH活性铝
包衣尿素在田间的溶出特征和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实际溶出过程及其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实际溶出期限远远高于实验室的测定值,控释包衣尿素处理耕层土壤无机氮动态过程与其溶出特征比较一致;在减少20%氮肥用量并且采用玉米全生育期一次性基施的措施下,控释包衣尿素的玉米产量和吸氮量与常规施肥措施的尿素持平,而氮肥利用率略有提高。
徐秋明曹兵牛长青付铁梅
关键词:包衣尿素玉米氮肥利用率
香港石质斜坡绿化基料养分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香港石质斜坡绿化中基料的养分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对近6年来在香港斜坡绿化中采用同种工法和相同基料进行绿化的14个坡面的基料理化性质和绿化效果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料pH值趋向于中性,而硬度有减小的趋势。6年多以来,坡面基料的吸水、保水性能保持良好,且没有明显的冲蚀现象。基料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趋势,但幅度较小。基料全氮含量变化不大,但全磷和全钾有上升的趋势,有效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不同完工时间的坡面植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但总量均比一般草地大,绿化覆盖率均保持良好,植被总盖度在90%以上。还比较了两种不同基料在近两年来香港石质斜坡绿化过程中的养分变化特征。【结论】在石质斜坡上应用纤维类有机基料进行斜坡绿化可长久保持良好的理化性状,营养元素可循环利用,在低护理条件下持续、长期保持植被是可能的。
毛小云郭和蓉陈娴廖宗文何达培
关键词:基料绿化效果
几种镁肥对番茄肥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镁肥对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挂果数量、果实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镁肥可明显提高番茄生长后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及挂果数量,而且果实产量和生物量增产效果明显;活化MgO镁肥的处理番茄生长后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及挂果数量明显优于仅施MgO镁肥的处理;果实产量和生物量显著增产,甚至优于MgSO4处理。
赵冰毛小云廖宗文
关键词:镁肥番茄叶绿素果实产量生物量
缓释复混肥料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累积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8
2008年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4种缓释复混肥料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洗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复混肥料较普通化肥的常规施肥方式增产10%左右,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降低20%~70%,从而降低了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生态风险。与施用常规化肥的传统施肥方式比较,缓释复混肥料可作为基肥一次性使用,故其具有省工省时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李燕婷李秀英赵秉强王丽霞李小平
关键词:玉米产量硝态氮累积
雾化状态对控释肥料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喷雾相转化法将聚乙烯和石蜡溶于四氯乙烯的溶液喷射到处于流化状态的大颗粒尿素上,制备控制肥料养分释放的控释膜,系统地研究了喷雾-相转化-成膜过程中雾化状态对控释肥料膜结构和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雾粒粒径由43μm增加到120μm,膜的平均孔径由25.1nm增大到149.2nm,包膜尿素释放期从360d递减到96d;说明了雾化状态可影响相转化过程中的成膜结构和性能,膜的微孔结构可影响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速率,即雾粒大小对膜结构和控释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获得达标的控释肥,必须将雾化颗粒控制在40~120μm的范围内,将膜的平均孔径控制在50~150nm范围内,才能获得预期的控释性能。
杨相东曹一平江荣风张福锁胡树文郭秉新
关键词:控释肥料控释膜膜结构
沸石和糠醛渣对硝酸盐吸附性影响的研究
2011年
利用沸石和糠醛渣改性制得硝酸盐吸附剂,研究吸附剂的饱和吸附能力和各种影响因子(温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质浓度、吸附剂用量和干扰离子)对硝酸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和糠醛渣的硝酸盐吸附能力大大增强;影响因子对吸附剂吸附硝酸盐能力的影响很大,其中升温有利于解吸、在中性pH值附近脱除率较高、干扰离子可降低吸附剂的硝酸盐脱除率;影响因子对改性糠醛渣MF的吸附影响要比对改性沸石的影响大。因此,改性沸石在实际应用中比改性糠醛渣MF的硝酸盐吸附能力强,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李小建王德汉
关键词:沸石糠醛渣硝酸盐
不同腐熟程度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76
2005年
室内培养条件下,施用有机物料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Shannon多样性指数降低,中期又提高。有机物料种类和腐熟水平可明显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微平板中碳源的利用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各类碳源的能力随培养试验的延长而降低,在25d内新鲜有机物处理对碳源的利用率的下降速度低于同类腐熟有机物料处理。糖类是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利用碳源。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施用有机物料后25d内腐熟水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新鲜有机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腐熟有机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培养50d后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无差异。
孔维栋刘可星廖宗文朱永官王碧玲
关键词:有机物料土壤微生物群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