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4)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覃数张冬颖杨义戴红卫刘俊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他汀
  • 11篇辛伐他汀
  • 11篇伐他汀
  • 10篇心肌
  • 10篇梗死
  • 9篇心肌梗死
  • 8篇心肌梗死后
  • 8篇死后
  • 7篇蛋白
  • 5篇心室
  • 4篇心室重塑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生长型
  • 3篇头影
  • 3篇头影测量
  • 3篇面部
  • 3篇面部生长型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X线

机构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自贡市第一人...
  • 2篇苏州市华夏口...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覃数
  • 4篇张冬颖
  • 4篇戴红卫
  • 4篇杨义
  • 3篇冒叶琳
  • 3篇何泉
  • 3篇刘俊
  • 2篇袁侨英
  • 2篇彭艳
  • 2篇王惠
  • 2篇冯刚
  • 2篇石小枫
  • 2篇黄纪卫
  • 1篇杨启红
  • 1篇杨辉
  • 1篇王志毅
  • 1篇赵秀兰
  • 1篇陈泓颖
  • 1篇张丽旦
  • 1篇徐曼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口腔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脑发育中CDK5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5 (CDK5 )mRNA在脑发育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小鼠全胚胎及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结果 ①全胚胎原位杂交染色发现脑内CDK5mRNA从胚胎 10 5d(E10 .5 )开始表达 ,主要分布于神经上皮的套层细胞内 ;②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到从E14到成年期脑内均见CDK5mRNA阳性信号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的胞浆与核周 ,于新生期前后表达达高峰 ;分布于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许多神经核团。在老年期上述区域CDK5表达均有减弱 ,部分区域呈阴性。结论 表明脑内CDK5作用贯穿了整个脑的发育阶段 ,且主要参与了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 ;成年后CDK5可能继续保持对某些区域中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李红丽杨忠李泽桂陈活彝蔡文琴
关键词:脑发育小鼠
McNamara分析法评价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前方牵引的疗效
2007年
目的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对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替牙列晚期骨性反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用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矢状方向上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度,上切牙突距增大;垂直方向上下前面高增大。结论前方牵引能够改善Ⅲ类骨性错的矢状关系,有利于错的纠正。
余兴华戴红卫张定铭
关键词:MCNAMARA分析法
辛伐他汀抑制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与RhoA激酶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探讨小G蛋白RhoA激酶(RhoA kinase,ROCK)在辛伐他汀调控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和梗死组(MI组)予生理盐水1ml/d灌胃。辛伐他汀组(SIM组)予辛伐他汀40mg(/kg.d)灌胃。Fasudil组(F组)予特异性ROCK抑制剂Fasudil 7.5mg/kg,bid腹腔注射。术后28d,测定大鼠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断面积,RT-PCR检测ROCK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ROCK活性标志物-磷酸化ERM(Phospho-ER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8d,MI组大鼠心肌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表面积,ROCK mRNA表达水平以及Phospho-ERM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增高,SIM组和F组前述各项检测指标均较MI组显著降低。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心梗后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他汀抑制ROCK途径有关。
黄纪卫覃数李向东张冬颖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细胞肥大辛伐他汀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胶原及TGF-β_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从mRNA水平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Ⅰ型前胶原及TGF-β1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三七总皂苷治疗,秋水仙碱治疗组作对照,病理HE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分期,用RT-PCR进行Ⅰ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半定量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肝纤维化大鼠Ⅰ型前胶原及TGF-β1的合成表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干预大鼠肝纤维化可能与减少TGF-β1含量有关。
曾文勇石小枫刘杞王志毅徐宁张丽旦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肝纤维化TGF-Β1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与TGF-β_1/TAK1信号转导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24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心肌梗死组(MI组,n=9)、辛伐他汀10mg组[10mg/(kg.d),Si m1组;n=8]、辛伐他汀20mg组[20mg/(kg.d),Si m2组;n=10]、辛伐他汀40mg组[40mg/(kg.d),Si m4组;n=9]。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n=10)。4周后观察大鼠血脂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重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的变化,计算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GF-β活化激酶1(TAK1)在非梗死区的表达。结果与MI组比较,各Si m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及病理学变化均有明显改善,TGF-β1和TA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Si m2组和Si m4组的前述指标较Si m1组均有改善(P<0.05),但Si m2组与Si m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血脂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在20mg/(kg.d)以内增加辛伐他汀的剂量可以增强其疗效。辛伐他汀的这种作用与其调脂作用无关,可能与其抑制TGF-β1/TAK1信号转导有关。
肖祥彬覃数张冬颖马康华
关键词:辛伐他汀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转化生长因子Β1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RhoA表达及心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上,观察辛伐他汀是否下调小G蛋白RhoA mRNA及蛋白质表达,及其与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予辛伐他汀干预。8周后,测定心脏质量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RhoA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心肌梗死组较假手术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升高、血流动力学恶化(P<0.01);心肌RhoA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较心肌梗死组心肌RhoA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心脏质量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改善(P<0.01)。结论辛伐他汀改善左室重塑和心功能,这可能与其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抑制RhoA表达等综合作用有关。
袁侨英覃数司良毅李学军
关键词:辛伐他汀心肌梗死心室重塑RHOA
重庆地区同一面部生长型女性青春发育高峰期颌骨头影测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同一面部生长型女性在青春发育高峰期下颌骨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青春发育高峰前、后期女性X线头颅侧位片各80张进行测量,对不同面部生长型不同时期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青春发育高峰前、后期①下颌升支的高度(Co-Go)、下颌体的长度(Go-Pog)有显著增加;②垂直面部生长型下颌高度的增加比水平面部生长型的增加明显;③下颌角(Ar-Go’-Me)、面轴角(Nba-PtGn)相对恒定。结论同一面部生长型不同时期下颌骨的生长存在差异。
冒叶琳戴红卫冯刚
关键词:面部生长型X线头影测量生长发育
辛伐他汀促进模型大鼠心肌梗死后局部血管新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生成素-1(Ang-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调控与其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L-NAME(NOS抑制剂)组、辛伐他汀+AMG386(Ang-1抑制剂)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术后2 d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 mg/(kg.d)],辛伐他汀+L-NAME[40 mg/(kg.d)],辛伐他汀+AMG386[10 mg/(kg.wk)],均为2周,以CD31染色新生血管并检测新生血管密度;以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缺血区心肌Ang-1、eNOS、丝氨酸1177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的表达。结果(1)辛伐他汀使AMI后缺血区心肌新生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而L-NAME、AMG386则显著抑制了辛伐他汀的促心肌血管新生作用(P<0.05)。(2)辛伐他汀使AMI后缺血区心肌Ang-1、eNOS、p-eNOS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而AMG386显著抑制辛伐他汀上调p-eNOS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辛伐他汀促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与其上调Ang-1、eNOS的表达及促进eNOS磷酸化有关,其中eNOS磷酸化可能是介导Ang-1促血管新生作用的下游机制。
王惠覃数何泉杨义刘俊彭艳
关键词:辛伐他汀血管新生血管生成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心肌肌球蛋白重链与肌动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内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骨骼肌α肌动蛋白(Skα-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4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辛伐他汀(Sim)20mg组和40mg组,另设假手术组(SH组).Sim组分别予20mg/kg.d和40mg/kg.d灌胃,MI组和Sham组以等量等浓度溶剂灌胃.8wk后检测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T-PCR检测大鼠非梗死区心肌α-MHC和β-MHC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Skα-actin表达.结果:MI组左室舒张末压高于SH组,左室收缩压低于SH组;两个Sim组左室舒张末压低于MI组,左室收缩压高于MI组.MI组α-MHCmRNA表达低于SH组,β-MHCmRNA表达高于SH组(均P<0.01);两个Sim组α-MHCmRNA表达均高于MI组,β-MHCmRNA表达低于MI组(P<0.01).Skα-actin在SH组表达少,MI组表达明显增多,在两个Sim组中表达少于MI组.两个Si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辛伐他汀能减少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内α-MHC基因mRNA表达,增加β-MHC基因mRNA表达,减少Skα-actin表达,抑制心肌肥大,改进心脏功能.
张冬颖覃数唐显军杨辉陈泓颖
关键词:心肌梗塞肌动蛋白类斯伐他汀
烷氧基硼酸锌的动态固体膜润滑及零磨损特性的研究
2007年
提出了动态固体膜润滑的概念,合成了烷氧基硼酸锌,评价了其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改进的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利用电阻法测定了摩擦副之间的润滑状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斑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荷低于40 N、摩擦速度高于1.28 m/s时,电阻测定表明摩擦副之间被添加剂(烷氧基硼酸锌)产生的半固体膜所隔开,处于动态固体润滑膜润滑状态,并可实现零磨损。SEM观察到的磨斑表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动态固体润滑膜的存在。该添加剂表现出了一定的抗磨减摩性能。
魏小平胡泽善傅敏欧忠文吴江邵明浩
关键词:润滑添加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