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S024)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6
相关作者:肖永明彭爱华唐亚阳于祥成龚抗云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书院
  • 4篇文化
  • 4篇理学
  • 3篇书院发展
  • 3篇教育
  • 2篇代书
  • 2篇动机
  • 2篇元代
  • 2篇社会
  • 2篇士人
  • 2篇文化事业
  • 2篇南宋
  • 2篇刻书
  • 2篇刻书活动
  • 2篇祭祀
  • 2篇官学
  • 1篇地方官
  • 1篇地方官员
  • 1篇地方文化
  • 1篇地方文化事业

机构

  • 14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1篇肖永明
  • 2篇彭爱华
  • 1篇唐亚阳
  • 1篇张长明
  • 1篇戴书宏
  • 1篇龚抗云
  • 1篇于祥成
  • 1篇蓝甲云
  • 1篇易永卿
  • 1篇朱汉民
  • 1篇孙建平

传媒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湖湘论坛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宋前中期理学家的官学教育实践及其反思——对南宋理学与书院结合原因的一种解释被引量:2
2006年
南宋前中期许多理学家都有官学教育的实践,并非没有机会在官学中推行理学。因此很难仅仅从政治因素的角度将理学与书院的结合解释为理学没有机会利用官学作为传播基地。实际上,正是因为在长期的官学教育实践中,理学家对当时官学教育的弊端有了深切的了解,对理学强调“为己之学”的教育理念与官学教育的不相容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才力图在官学以外寻求新的传播途径,这为理学与书院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肖永明彭爱华
关键词:理学书院官学教育
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发展被引量:7
2003年
肖永明龚抗云
关键词:湖湘文化岳麓书院文化事业湖湘学派刻书活动
书院祭祀与时代学术风尚的变迁
2011年
书院祭祀与时代学术风尚紧密相关。周、张、二程和朱、陆等理学大师分别在南宋中期及宋末至明初等两个时期登上了祭坛,而明中叶及清中叶则分别兴起了对阳明和经学家的祭祀。这实际上是对儒学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理学的成熟、理学的兴盛及异趋、王学的风行与乾嘉汉学的兴起等阶段的体现。
肖永明戴书宏
关键词:理学阳明心学汉学
宋元明清历朝君主与书院发展被引量:7
2007年
宋元明清时期许多君主以各种方式重视、支持书院,对书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动机和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弥补体制内教育系统的不足,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二、表明对儒学的尊崇以及对儒家所倡导、宣扬的伦理道德原则与治国理念的认同;三、通过支持书院而对书院产生影响或介入书院内部事务,从而影响书院的发展方向甚至改变书院的性质,最终将书院纳入官方的意识形态控制网络之中。
肖永明
关键词:宋代书院元代书院明代书院清代书院儒家伦理道德
士人对书院事业的推动及其动机探析被引量:4
2006年
在书院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具体身份各异的士人是推动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主要方式包括创设书院及修复书院、为书院捐赠钱物、学田、书籍等。历代众多士人热心书院事业,所折射的是一个社会阶层的文化心态。具体而言,其动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士人的文化理想;(二)对现实的关切;(三)确立自身身份认同的需要。
肖永明彭爱华
关键词:士人书院动机
历代地方官员支持书院发展的动机探析被引量:3
2006年
中国古代书院虽然起源于民间,但在书院发展过程中,来自官方的力量却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局面的形成,固然与来自最高统治权力的政策导向有关,但与历代各级地方官员对书院的积极支持、促进无疑是分不开的。他们支持书院发展的动机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儒生本色与情感倾向;二、经世追求与救世情怀;三、职责意识或取悦邀宠的心理。
肖永明
关键词:书院动机
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被引量:7
2011年
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是地方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书院藏书、刻书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该地区文化的总量,表征着地方文化的发展。书院藏书活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藏书活动,不仅服务于书院师生,还面向当地不同阶层的民众。书院刻书在满足自身教学、研究之需外,还刊刻地方文献,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肖永明于祥成
关键词:书院藏书刻书地方文化
长江流域书院与长江文化被引量:6
2005年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书院制度,其起源、发展、普及的重心一直是长江流域。一方面,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是长江流域书院崛起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原因;另一方面。
朱汉民
关键词:书院长江文化教育学术
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被引量:30
2005年
祭祀是书院规制的重要内容。书院祭祀可以确立、增强士人对儒家伦常道德观念的认同感,引发士人对儒学的信仰,激发士人的道德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书院祭祀的影响还超出书院本身而及于整个社会,发挥着社会教化功能。
肖永明唐亚阳
关键词:书院祭祀教育社会教化
论中国古代书院的学礼制度被引量:3
2005年
中国古代书院学礼制度源于中国古代学礼制度。书院学礼制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修学与讲会之礼容礼仪;二是释奠释菜等祭祀礼典活动。书院之学礼,有其自身的特色,书院祭祀系统代表着书院的道统与学统,在完成书院培养人材的目标、继承传播和发展传统的儒家文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蓝甲云张长明易永卿
关键词:祭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