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8K079)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胡燕梅张治华夏景波郭云贵崔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江汉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银杏
  • 7篇愈伤
  • 7篇愈伤组织
  • 6篇黄酮
  • 5篇GINKGO
  • 3篇愈伤组织诱导
  • 3篇正交
  • 3篇褐变
  • 2篇银杏叶
  • 2篇有机物
  • 2篇蔗糖
  • 2篇正交试验
  • 2篇天然有机物
  • 2篇前体物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培养
  • 2篇抗褐变
  • 1篇多效唑
  • 1篇椰子
  • 1篇移栽

机构

  • 13篇武汉生物工程...
  • 2篇江汉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3篇胡燕梅
  • 4篇张治华
  • 3篇夏景波
  • 2篇梅双喜
  • 2篇崔鹏
  • 2篇郭云贵
  • 2篇韩晓红
  • 2篇周全
  • 2篇宋鹏飞
  • 1篇周骏江
  • 1篇余群娣
  • 1篇方中明
  • 1篇蒋细旺
  • 1篇唐兴国
  • 1篇李文
  • 1篇张腾飞
  • 1篇张力
  • 1篇罗凯
  • 1篇蒋光玉
  • 1篇杜丽霞

传媒

  • 7篇武汉生物工程...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椰乳、5 mL/L芦荟汁、1 mL/L蜂蜜、32.6 mL/L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汁的作用不明显。
胡燕梅郭云贵蒋细旺余群娣崔鹏
关键词:愈伤组织黄酮蔗糖
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积累的正交实验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L-1,0.05%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AA浓度>基本培养基>P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B5,NAA1.0mg·L-1,6-BA1.0mg·L-1,0.3%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A浓度>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
胡燕梅唐兴国宋鹏飞梅双喜张治华
关键词:正交实验愈伤组织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的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的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的椰乳、1 mL/L的芦荟汁、15 mL/L的蜂蜜、50 mL/L的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的椰乳、5 mL/L的芦荟汁、1 mL/L的蜂蜜、32.6 mL/L的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的作用不明显。
杜丽霞崔鹏曾月川张治华胡燕梅
关键词:愈伤组织黄酮蔗糖
正交试验优化银杏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6-BA、植酸(PA)4因素各3水平对银杏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是N6+NAA3.0mg/L+6-BA2.0mg/L+0.1%PA,各因子影响程度为基本培养基>NAA>6-BA>PA;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最佳组合是B5+NAA0.1mg/L+6-BA0.5mg/L+0.05%PA,各因子影响程度为NAA>PA>6-BA>基本培养基。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黄酮积累的适宜培养周期为40~50d。
胡燕梅张治华周骏江梅双喜宋鹏飞
关键词:银杏正交试验愈伤组织黄酮植酸
胡椒薄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抗褐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健康的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对薄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及抗褐变剂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以B5为合适,激素以KT 1.0 mg/L+2,4-D 0.5 mg/L为适宜组合,以0.2 g/L的活性炭(AC)为最适抗褐变剂。最后以B5+KT 1.0 mg/L+2,4-D 0.5 mg/L+AC 0.2 g/L为培养基,得到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褐化率为0,愈伤组织的生物量达到42.05 g/L。
蒋光玉胡燕梅
关键词:诱导率激动素褐化率
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为探索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以银杏液体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250 mL的三角瓶中装入8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25℃,100 r/min转速下摇床培养,试验设计分别为光照与黑暗、培养时间、细胞聚集体的大小、前体物对银杏液体悬浮细胞系产生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培养14 d黄酮含量最高,3~4 mm粒径的细胞聚集体是黄酮合成的适宜细胞聚集体,前体物L-苯丙氨酸和乙酸钠对黄酮合成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初步探索到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为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工业化生产黄酮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胡燕梅韩晓红周全
关键词:黄酮前体物
银杏叶黄酮含量积累规律与最佳采收期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集4月到11月份生长季节的银杏叶片,检测其黄酮含量动态变化,从而确立10月份是采收银杏提取黄酮的最佳时期。同时发现,银杏雌株叶黄酮含量较雄株高;而银杏叶含水量和黄酮含量无直接相关性。
胡燕梅罗凯张腾飞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含水量雌雄异株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分化与离体保存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大花蕙兰原球茎为材料,从培养时间、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培养方式及切割方式5个方面探讨了原球茎增殖、分化及离体保存的问题。结果表明,2个月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增殖与分化越显著,但培养2个月后,原球茎增殖不明显,分化却持续增加;1/2MS基本培养基利于原球茎增殖与分化,而3MS基本培养基利于原球茎保存;糖浓度的高低对原球茎增殖与分化影响显著,20 g·L^(-1)蔗糖适于原球茎保存,50 g·L^(-1)蔗糖适于原球茎增殖,而原球茎分化成苗应选用30 g·L^(-1)白糖;在3种培养方式中,固体培养利于原球茎分化,液体振荡培养利于原球茎增殖,液体静置培养利于原球茎离体保存;片状切割法利于原球茎增殖与分化,整体剥离接种法利于原球茎保存。即以2.0 mg·L^(-1) 6-BA+0.1 mg·L^(-1) NAA为激素组合时,以片状切割法接种原球茎于1/2MS+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并以液体振荡方式培养时利于原球茎增殖;以片状切割法接种原球茎于1/2MS+30 g·L^(-1)白糖的培养基添中并以固体方式培养时利于原球茎分化成试管苗;以整体剥离法接种原球茎于3MS+20 g·L^(-1)蔗糖培养基中并以液体静置方式培养时利于原球茎保存。上述结论为大花蕙兰试管苗快速繁殖与离体保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胡燕梅方中明郭云贵夏景波
关键词:大花蕙兰原球茎离体保存褐变
营养成分对银杏成熟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2012年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幼胚为外植体探讨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银杏幼胚离体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幼胚在基本培养基N6中较易萌发成苗,其成苗率达到42.8%;在每升基本培养基N6中加入附加物100 mL椰子乳、2 g活性炭、0.5 g水解酪蛋白及10 mL银杏胚乳汁均有助于幼胚萌发和生长;其中以0.5 g水解酪蛋白的效果最好,成苗率达到92.8%,平均株高达到3.1 cm,且幼苗健康粗壮。
李文胡燕梅张力
关键词:银杏幼胚离体培养水解酪蛋白
胡椒薄荷试管苗的矮壮与炼苗移栽试验
2012年
探讨了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试管苗矮壮的影响因子,并开展了试管苗炼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中试管苗长势最好;多效唑(PP333)矮化效果明显,其中1.0mg/L PP333矮化效果最好,试管苗矮化率达到65.5%,且叶数最多,达到25.2片;矮壮素(CCC)壮苗效果明显,其中2.0 mg/L CCC壮苗效果最好,试管苗茎粗比对照提高了41.7%;矮壮叶大型试管苗炼苗移栽存活效果最好,20天后存活率达到85%。
胡燕梅袁尔文
关键词:试管苗炼苗移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