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B076)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戎袁孝兵李平郜峦张宏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肠癌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证候
  • 1篇证候分布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治法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证
  • 1篇中医证候
  • 1篇肿瘤
  • 1篇外治
  • 1篇外治法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肿瘤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病机

机构

  • 3篇安徽中医药高...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3篇王晓戎
  • 2篇郜峦
  • 2篇张宏
  • 2篇李平
  • 2篇袁孝兵
  • 1篇储慧琴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现代文献的大肠癌中医证候及病机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了解大肠癌中医常见证候分型及病机特点,为开展大肠癌证候学和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有关大肠癌中医证候现代文献,建立大肠癌中医证候文献数据库,对大肠癌常见证型分布和辨证依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50篇,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有35篇文献纳入研究范围,共计病例数2360例。通过规范化整理,将大肠癌中医证候整理为14个证型;出现频率较高的6个证型依次为:湿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毒阻滞证、寒湿困脾证。结论上述6个证型为大肠癌的常见证候;脾肾亏虚,外感或内生湿热瘀毒,蕴结大肠,日久成积为大肠癌的基本病机。
王晓戎张宏袁孝兵郜峦李平
关键词:大肠癌结直肠肿瘤证候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联合应用在大肠癌证候分布中的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搜集2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资料,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结果调查结果共涉症状、体征56项,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共49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989%。聚类分析认为聚为4类证型最为明晰,更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常见证型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辨证,分别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四种证型。结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常见证候类型。
王晓戎袁孝兵储慧琴郜峦李平
关键词:聚类分析大肠癌证候
明清时期“大肠癌”外治法浅析被引量:2
2012年
中医文献无"大肠癌"明确病名,但有类似其临床表现的记载,如"脏毒"、"肠蕈"、"锁肛痔"等。中医对此病的认识起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发展逐步成熟,对急重外科病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大肠癌的外治疗法,进行了深化和提高。
张宏王晓戎
关键词:明清时期大肠癌外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