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504)

作品数:49 被引量:780H指数:17
相关作者:李英陈联寿程正泉雷小途肖子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1篇热带
  • 28篇气旋
  • 26篇热带气旋
  • 12篇台风
  • 12篇降水
  • 8篇环流
  • 6篇登陆热带气旋
  • 4篇登陆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统计特征
  • 4篇气候
  • 4篇值模拟
  • 3篇水汽
  • 3篇水汽输送
  • 3篇气候特征
  • 3篇强降水
  • 3篇切变
  • 3篇热带风暴
  • 3篇相互作用
  • 3篇环流特征

机构

  • 29篇中国气象科学...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8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广州市气象局
  • 5篇上海市气象局
  • 4篇山东省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南京军区气象...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唐山市气象局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大连市气象局
  • 1篇成都军区

作者

  • 19篇陈联寿
  • 19篇李英
  • 6篇程正泉
  • 5篇雷小途
  • 4篇肖子牛
  • 4篇丛春华
  • 3篇葛晶晶
  • 3篇胡姝
  • 3篇陈国民
  • 3篇汤杰
  • 2篇许映龙
  • 2篇曾智华
  • 2篇董美莹
  • 2篇郭荣芬
  • 2篇朱晓金
  • 2篇郭丽霞
  • 1篇李鹏远
  • 1篇丁德平
  • 1篇麻素红
  • 1篇余晖

传媒

  • 1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0篇气象
  • 8篇气象学报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Advanc...
  • 2篇Journa...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Journa...
  • 1篇Atmosp...
  • 1篇Tropic...
  • 1篇第八届全国优...
  • 1篇第七届全国优...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陆热带气旋海马(0421)变性加强的诊断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利用台风年鉴、NCEP/NCAR再分析资料、旋转风及辐散风动能诊断方程对热带气旋海马(2004)的变性加强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海马变性加强发生在向极运动过程中,与高空槽前急流发生耦合,西风槽引导冷空气侵入海马环流内部,形成半冷半热结构。进一步利用辐散风动能方程诊断分析发现,海马变性加强的主要能量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西风槽带来的冷空气下沉侵入低压环流释放的有效位能,另一个是海马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低压环流不均匀分布的总动能通过辐散风向低压动能的转化。二者的值为同一量级。此外,此两种能量来源均可使海马低层平均风速在6h增加10m/s以上,地面摩擦和大气内摩擦是TC动能消耗的主要原因,而动能垂直通量的散度项使得动能由低层输送至高层。
程正泉陈联寿李英
关键词:辐散风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yewall Evolu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被引量:1
2009年
In this study, a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yewall evolution of Typhoon Imbudo (2003). The eyewall contraction, breakdown, and reformation are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y the model. The eyewall accordantly shrinks throughout the whole troposphere prior to landfall, while it exhibits different variations after landfall in the lower and upper troposphere,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ry air advected into the storm inner core through a low-θe channel, the reduced surface latent heat transfer, and the increased inffows in the coastal reg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yewall contraction. Accompanied with the high-to-low wavenumber change in the vortex Rossby waves, the initial polygonal eyewall transforms to an elliptical one. Such a wavenumber change i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inbands and the eyewall. The corresponding features of the time-averaged and vertical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structures are also examined during the storm passage. A tangential wind budget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 strong acceleration due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both the eddy and the mean circulation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layer in the eyewall during pre-landfall, and the mean circulation contribution to the change in the tendency of the azimuthally averaged tangential wind counteracts the eddy contribution.
李青青端义宏傅刚余晖
关键词:墙结构热带气旋平均环流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CHANGE FOR THE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被引量:8
2012年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LTCs)include those TCs approaching the land and moving across the coast.Structure and intensity change for LTCs include change of the eye wall,spiral rain band,mesoscale vortices,low-layer shear lines and tornadoes in the envelope region of TC,pre-TC squall lines,remote rain bands,core region intensity and extratropical transition(ET)processes,etc.Structure and intensity change of TC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ree aspects,namely,environmental effects,inner core dynamics and underlying surface forcing.Structure and intensity change of coastal TCs will be especially affected by seaboard topography,oceanic stratification above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cold dry continental airflow,etc.Rapid changes of TC intensity,including rapid intensification and sudden weakening and dissipation,are the small probability events which are in lack of effective forecasting techniques up to now.Diagnostic analysis and mechanism study will help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on of the rapid change phenomena in TCs.
陈联寿
关键词:热带气旋强度螺旋雨带海岸地形小概率事件
阿拉伯海热带风暴“PHET”的研究Ⅰ——观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客观再分析CSFR资料、最佳路径(Best track)资料、KALPANA-1红外卫星云图和探空站资料等,对2010年5月30日~6月7日发生在阿拉伯海上的热带风暴"PHET"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热带风暴的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和大尺度环流形势,根据卫星云图的特征,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消亡阶段。对成熟阶段风暴的水平和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垂直方向对流旺盛,各物理量在风暴中心周围分布不对称,"暖心"结构明显。
焦艳傅聃王帅李鹏远傅刚
关键词:热带风暴空间结构暖心结构
大连地区一次极端天气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7),对2007年3月3日~5日大连地区出现的暴雨、雨凇、雪、大风、寒潮等多种灾害性极端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天气是由北上江淮气旋与北方冷空气共同作用造成的。利用MM5模式对造成这次极端天气的天气系统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诊断,表明:高、低空急流及其相应的次级环流在这次强天气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低空急流的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和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相重合,形成高空强负涡度、强辐散,低空强正涡度、强辐合和上升运动。与高空偏西急流相配合的强冷空气与低空东南急流引导的海上暖湿空气在辽东半岛交汇,激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上升运动。这种深厚的强上升气流是这次强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
程相坤李燕邹耀仁
关键词:数值模拟江淮气旋
登陆台风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诊断分析被引量:76
2009年
强度相似的登陆台风造成的强降水可能差异很大。为研究大尺度环流对登陆台风降水的影响,利用热带气旋年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登陆后48小时内降水特征迥异而强度、路径相似的两组登陆台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对台风降水至关重要,造成大范围强降水的台风往往在登陆后仍与深厚西南急流相连并持续很长时间。高空强辐散场是登陆台风造成大范围强降水的一个基本动力特征。造成强降水的登陆台风其环境场的上升气流不仅强,其气旋性环流的伸展高度高且能长时间维持。登陆台风造成降水的范围和强度与登陆前台风下游大陆环境大气的稳定度有关。下游高温高湿的大气有利于能量尤其是潜热能的大量补充,对强降水增强和维持都十分有利。因此,大尺度环流对登陆台风降水有明显影响。其中,与台风相连的西南急流强度和深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子,高低空辐散辐合强度、台风及环境风场结构以及台风下游大陆上空大气湿热状态等都是需要加以考虑的。
程正泉陈联寿李英
关键词:台风降水环流特征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2
2011年
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针对台风暴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把台风暴雨分为台风环流本身的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近几十年来,有关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果。2007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热带气旋研讨会上还给出了最新的台风远距离暴雨定义。谨从此定义出发,简要总结国内外在台风远距离暴雨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丛春华陈联寿雷小途李英
关键词:天气学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用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1971—2006年中国693个地面基准站日降水资料、同期美国JTWC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热带气旋(TC)远距离暴雨进行统计分析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36a中有14....
丛春华陈联寿雷小途李英
关键词: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的台风降水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采用上海台风研究所1949—2006年台风降水和台风年鉴资料、中国FY-2卫星和日本气象厅TBB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首先分析58年台风影响北京降水的气候特征,然后对8407号台风Freda和0509号台风Matsa影响下北京两次强度差异显著的降水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台风影响北京降水年均0.33次,出现在6—9月。降水过程多为大雨以上天气过程,持续时间一般2 d,最长可达5 d。(2)影响台风的活动范围大致为(20°—50°N,109°—128°E)。路径主要包括西北行和转向东北行两类,并以前者居多。北京发生暴雨时,台风中心主要出现在江西一安徽一带、黄海或北京附近。(3)Freda对北京的影响发生在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过程中,而Matsa的影响表现为台风低压环流直接控制北京。两个台风均受冷空气影响而变性,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结构,两次过程中北京位于台风不同的对流运动发展区域是造成降水强度差异的原因之一。(4)两次台风过程中北京均具有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对流不稳定层结,但动力抬升条件差异明显。Freda影响下北京具有较强的水平风垂直切变,偏南暖湿气流上升运动深厚。而Matsa影响下北京盛行偏北气流,中低层下沉运动显著,水汽抬升受到抑制。另外,北京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也是其台风降水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在台风东侧,地形作为偏南气流的迎风坡可加强上升运动,而在台风西侧则作为偏北气流的背风坡增强下沉运动。
丁德平李英
关键词:台风气候特征相互作用
地形影响热带气旋“泰利”降水增幅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0
2011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日本气象厅区域谱模式的融合资料,采用WRFV2.2模式研究了热带气旋"泰利"(0513)降水增幅过程中的大别山地形效应。结果表明,大别山地形对"泰利"降水影响明显,改变了降水增幅的中心位置,降水强度增幅约为15%,但是降水增幅是否发生与大别山地形无关。大别山地形的存在导致了地形辐合线和中-β尺度低涡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迎风坡气流辐合加大和维持。随着"泰利"的移动,其东北侧环流和地形配置发生变化,降水范围和中心也随之变化,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大别山东坡和南坡,降水中心多位于辐合线和地形迎风坡相交之处。降水增幅期间不同的地形高度造成不同的中低层涡度、散度和上升运动,随着地形的升高,涡度、辐合和上升运动总体加强。增幅期间,地形强迫垂直运动占模式最低层总垂直运动的50%左右,地形强迫对上升运动有明显影响。地形强迫垂直运动极大值出现在峰顶附近的东坡,降水量极大值出现在峰顶和地形强迫垂直运动极大值之间。
董美莹陈联寿程正泉李英
关键词:地形热带气旋降水增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