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4001)

作品数:82 被引量:214H指数:8
相关作者:吴伟陵周世东王京赵明姚彦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电子电信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信道
  • 24篇通信
  • 22篇无线
  • 15篇天线
  • 10篇通信系统
  • 10篇无线通信
  • 10篇复用
  • 9篇天线系统
  • 9篇分布式天线
  • 8篇信道估计
  • 8篇移动通信
  • 8篇频分
  • 8篇无线通信系统
  • 7篇正交频分
  • 7篇正交频分复用
  • 7篇频分复用
  • 7篇分布式无线
  • 6篇蜂窝
  • 6篇MIMO-O...
  • 5篇信道容量

机构

  • 46篇清华大学
  • 31篇北京邮电大学
  • 4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西门子中国研...
  • 1篇清华信息科学...
  • 1篇韩国电子通信...

作者

  • 27篇吴伟陵
  • 25篇周世东
  • 20篇王京
  • 13篇赵明
  • 12篇姚彦
  • 5篇肖立民
  • 5篇杨斌
  • 5篇周春晖
  • 4篇李永华
  • 4篇张瀚峰
  • 4篇王庭昌
  • 4篇许希斌
  • 4篇龚萍
  • 4篇钟晓峰
  • 3篇李云洲
  • 3篇吴树兴
  • 3篇刘杉坚
  • 3篇李征
  • 3篇牛凯
  • 3篇程锦霞

传媒

  • 2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2篇微计算机信息
  • 8篇北京邮电大学...
  • 5篇通信学报
  • 4篇Tsingh...
  • 3篇无线电工程
  • 3篇电子测量技术
  • 3篇电子学报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The Jo...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移动通信
  • 1篇电讯技术
  • 1篇电信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现代电信科技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9
  • 9篇2008
  • 26篇2007
  • 11篇2006
  • 18篇2005
  • 13篇2004
  • 2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的最佳位置区域预测
2005年
阐述了具有蜂窝网络结构的个人通信系统中,基于考虑静止概率全向运动模型的动态位置管理。首先介绍了全向运动模型及其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实际用户的运动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位置区域预测方法,通过计算各小区访问概率并选择其中的极大值,预测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最佳位置区域;文中还提出仿真算法,并举例说明仿真结果。
杜娟陈灿峰吴伟陵
关键词:个人通信系统移动性位置区域位置管理移动终端
B3G中的多跳蜂窝小区的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基于多跳通信及蜂窝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中心基站及其周围的固定多跳中继节点共同实现小区覆盖范围的多跳小区结构。在此结构中,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以一跳方式直接接入基站,而距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通过其与基站之间的多跳中继节点的中继以多跳通信方式接入基站。该结构提供了在低成本及低发射功率条件下完成区域覆盖的方法。并对多跳小区结构的覆盖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多跳节点数目与小区覆盖范围的关系。
杨涛吴树兴吴伟陵
关键词:多跳中继节点蜂窝小区
一种适合于并行译码的Turbo交织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06年
高数据率的通信系统要求有高吞吐量的译码器,而并行译码是高吞吐量的译码器的一种有效实现方法。对于采用并行译码的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是决定其性能和译码器吞吐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在A.Giuliett提出的没有读写冲突的并行交织器的设计原则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交织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Turbo优越性能的前提下,使得高并行度的译码成为可能。译码性能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良好译码性能,通过FPGA的硬件实现验证了译码器吞吐量的极大提高。该设计方案可用于Beyond3G系统。
郑银香张秀军赵明周世东
关键词:TURBO码交织器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STBC和V-BLAST的组合方案被引量:2
2007年
在分布式天线分簇放置的单用户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有效地实现下行分集与复用的折中,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TBC)和垂直分层发送方案(vertical bell-labs layered space time,V-BLAST)的组合方案。在发送端根据反馈的发送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提出了天线选择和功率、速率分配的方案,使得系统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的上界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方案实际SER性能之间的关系和通过SER上界得到的关系完全一致。该方案简化了下行发送方案的设计,适合于实际应用。
韩双锋周世东王京PARK Kyung
关键词: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空时分组码天线选择
使用LMMSE接收机的V-BLAST系统容量和导频优化
2008年
为了得到使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接收机的空间复用系统(V-BLAST)在连续时变平衰落多天线信道环境中的容量,并分析信道估计误差对于LMMSE接收机输出信干噪比的影响,该文使用随机矩阵理论分析了以训练为基础的信道估计对于接收机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渐进表达的容量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在尺度受限的系统中,分析仍然有效。在得到容量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训练长度和训练间隔的优化,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了相应的优化结果,它们是信道相关时间和信噪比的函数。
李强李云洲周世东姚彦
关键词:移动通信空间复用信道估计
一种新的半盲联合信道数据估计算法被引量:1
2004年
提出一种新的半盲联合信道估计与数据检测器,通过将递归-EM信道估计算法嵌入Turbo均衡器中,根据接收信号进行逐符号信道估计,不但能够适应时变信道,而且有效提高了联合信道数据估计收敛速度。仿真表明本算法对初始信道响应估计精度要求很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对训练序列长度的要求,使用很短的训练序列就能够达到较好性能,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白栋刘红梁庆林
关键词:信号检测TURBO均衡
TDD/CDMA动态信道分配技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吴树兴杨涛吴伟陵
关键词:分布式天线系统动态信道分配分布计算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空间资源收发天线
MIMO系统中基于TH预编码的多用户空间复用方案被引量:2
2008年
Tomlinson-Harashima(TH)预编码是一种非线性串行预均衡技术。为了优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多用户空间复用策略以获取更大的系统容量,提出一种基于TH预编码的多用户空间复用方案。在该方案中,接收端进行波束成形,发送端通过TH预编码进行用户间干扰抑制,同时采用层间轮换的用户调度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单用户空间复用和基于线性迫零(ZF)的多用户空间复用相比,该方案能获得更大的等效信道增益和系统容量,且兼顾用户间的公平性。
黄敏缪蔚周世东王京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空间复用波束成形用户调度
基于环境辅助信息的无线信道预测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解决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准确预测问题,分析了CSI与静态环境参数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环境辅助静态参数的参数化信道预测方法。在已知静态环境参数和移动台运动状态时,该方法能准确地对CSI变化进行预测。在窄带平坦衰落信道模型中,利用实际测量数据,该方法与自回归(AR)预测方法作了对比和验证,预测长度不受1/2波长的限制,需要的导频数量由环境中的主要静态散射物数量决定,与Doppler频率无关。
刘杉坚芮艳华张焱周世东王庭昌
关键词:信道状态信息信道预测信道测量
5.8 GHz室外环境传播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给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B3G:Beyond 3G)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以及为算法仿真提供信道建模,针对国内城市室外环境不同的传播场景,在5.8 GHz频段和20 MHz信道带宽的测量条件下,进行了室外信道测量和研究。根据测量数据统计分析,5.8 GHz频段路径损耗指数在视距通信(LOS:Line of Sight)时为2.53,在非视距通信(NLOS:No Line of Sight)时为3.3~3.8;同时,对COST231-WI路径损耗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到阴影衰落的影响,修正后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接收功率,为系统覆盖范围预测提供参考。均方根时延扩展(Root Mean Square Delay Spread)的累积概率为0.9时,在0.5~0.8μs之间变化。均方根角度扩展(RMS Azimuth Spread)主要由发射天线位置和传播环境决定。
刘杉坚周春晖周世东王庭昌
关键词:信道测量路径损耗阴影衰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