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1-0309)

作品数:3 被引量:60H指数:2
相关作者:万志军张源刘渝周长冰李付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沿空掘巷
  • 2篇掘巷
  • 1篇岩石力学
  • 1篇沿空掘巷围岩
  • 1篇圆筒式
  • 1篇窄煤柱
  • 1篇支护
  • 1篇支护强度
  • 1篇钻孔窥视
  • 1篇围岩
  • 1篇锚杆
  • 1篇锚杆支护
  • 1篇煤柱
  • 1篇煤柱稳定性
  • 1篇活塞
  • 1篇厚壁
  • 1篇覆岩
  • 1篇高温
  • 1篇不稳定围岩
  • 1篇大尺寸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兖州煤业股份...

作者

  • 3篇张源
  • 3篇万志军
  • 2篇周长冰
  • 2篇刘渝
  • 1篇贺中海
  • 1篇程敬义
  • 1篇荣同义
  • 1篇张博
  • 1篇李付臣
  • 1篇巩利斌

传媒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稳定覆岩下沿空掘巷围岩大变形机理被引量:51
2012年
为了掌握不稳定覆岩下沿空掘巷围岩大变形的机理,采用矿用钻孔窥视仪对不稳定覆岩下的沿空掘巷顶板岩层进行了钻孔摄像观测,提出了"基本测量尺度-裂隙条数法"钻孔裂隙统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沿空掘巷顶板岩层中的裂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研究了裂隙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纵向裂隙和横向裂隙为不稳定覆岩下沿空掘巷顶板岩层中2种基本的裂隙形式,其中纵向裂隙多分布于巷道上部顶板岩层中,而横向裂隙多出现在靠近采空区煤壁的顶板下部岩层中;随着上区段采空区上覆岩层稳定时间的延长,纵向裂隙逐渐演化成断裂带,横向裂隙逐渐演化成离层和径向错位,2种裂隙相互交叉延展极易形成异常破碎带;不稳定覆岩下沿空掘巷围岩大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基本顶的断裂、回转和滑移,控制该类巷道围岩大变形的基本思路就是控制基本顶断裂后的关键块的回转和滑移。
张源万志军李付臣贺中海周长冰刘渝荣同义
关键词:沿空掘巷不稳定围岩钻孔窥视
支护强度对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掌握沿空掘巷窄煤柱采空区侧已有支护结构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支护强度条件下窄煤柱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区段工作面回采和沿空掘巷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窄煤柱采空区侧的煤体先于巷道侧进入塑性区,变形量远大于巷道侧;采空区侧的支护结构对限制煤体塑性区扩展的作用不明显,支护强度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采空区侧的支护结构很容易失效或强度发生严重衰减,巷道侧的支护结构受采动影响小,护强度对窄煤柱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大于采空区侧.
张源万志军程敬义张博巩利斌
关键词:沿空掘巷窄煤柱煤柱稳定性锚杆支护支护强度
大尺寸活塞-厚壁圆筒式固体传压高温三轴压力室的温度标定
2013年
"600℃、20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的高温三轴压力室,采用活塞-厚壁圆筒式结构,内、外径分别达到300mm和1 060mm,高1 100mm,岩石试件尺寸达200mm×400mm,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内加热方式。为了对高温压力室进行温度标定,在试样内、外布设9个测温点,观测试样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各测点的温度变化,研究试样内的温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试样外控制点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试样中部盐环与外层云母板交界处的温度数据稳定可靠,与试样内部的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加热过程的温度控制点。在同一横截面上,试样内部的温度高于试样外盐环与外层云母板交界处的温度,且两者的中部温度均高于两端;试样轴向温度对称于试样中部分布,中间高于两端,温差随加热温度的上升不断增大,最大温度梯度为0.85℃/mm;试样径向温度随着离中心点距离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大,表面温度最高,最大温度梯度约0.5℃/mm。同时,试样轴心温度、离轴心40和80mm点的温度,以及试样表面的温度,分别比控制点高21%、27%、28%和29%,而试样上、下端温度只比控制点温度低1.5%。试验机加热方式合理,温度控制精度高,试样温度分布较均匀。
张源万志军周长冰刘渝
关键词:岩石力学高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