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101)

作品数:53 被引量:538H指数:14
相关作者:沈红牛风蕊刘进徐志平余荔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1篇教师
  • 19篇大学教师
  • 16篇高校
  • 15篇学术
  • 12篇学术职业
  • 12篇教师调查
  • 11篇高校教师
  • 8篇教师评价
  • 6篇大学教师评价
  • 5篇实证
  • 5篇教师流动
  • 4篇影响因素
  • 3篇学科
  • 3篇实证分析
  • 3篇教育
  • 3篇兼职
  • 3篇角色
  • 3篇教师发展
  • 3篇高等教育
  • 2篇学术职业发展

机构

  • 4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福州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常州大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33篇沈红
  • 7篇徐志平
  • 6篇牛风蕊
  • 6篇刘进
  • 4篇余荔
  • 3篇李爱萍
  • 2篇张和平
  • 2篇王建慧
  • 2篇李文平
  • 1篇熊俊峰
  • 1篇周玉容
  • 1篇张紫薇
  • 1篇贾永堂
  • 1篇彭江
  • 1篇段俊霞
  • 1篇李玉栋
  • 1篇张冰冰
  • 1篇刘之远
  • 1篇刘盛

传媒

  • 10篇复旦教育论坛
  • 7篇现代教育管理
  • 6篇高等教育研究
  • 5篇中国高教研究
  • 3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教育研究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江苏高教
  • 1篇科研管理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高教发展与评...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高校教师兼职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基于2007年"变革中的学术职业"中国大陆地区的数据分析了大学教师的兼职行为。通过考察高校教师参与兼职活动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个人特征和工作特征是影响教师兼职的重要因素,而院校特征和个人收入对兼职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本文并没有发现校外兼职会减少高校教师周工作总时间及其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分配时间的实证证据。最后,本文对实证发现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加强高校教师兼职的规范和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余荔沈红
关键词:高校教师兼职学术职业
大学教师评价的学科差异——对美国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的质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访谈了一所地处美国中部的大型公立研究型大学的30多位教师,以数学、机械、历史、会计作为自然科学学科、工程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的典型代表,研究在该校自2006年以来的大学教师评价改革中,不同学科所在院系采取的教师评价应对行动。研究发现:在这所大学中,尽管校级评价政策统一,但各系采取的教师评价行动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学科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受到由学科的知识特征、社会特征、价值倾向特征所构成的学科文化特征的影响而造成的。
沈红王建慧
关键词:大学教师评价学科差异学科文化
学术职业资历惩罚理论的中国解释——教师流动对于NRS模型的贡献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系统梳理文献构建中国学术职业资历惩罚(NRS)的基础假设,采用针对中国11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库,以教师流动特征作为NRS解释的关键变量,对流动次数、流动类型两类流动特征变量与NRS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客观存在NRS现象,中国大学教师资历与流动的关系、资历与收入的关系也与西方假设相一致。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学术职业中NRS现象会继续加大,大学应科学分析NRS现象利弊,通过促进和规范教师流动有效引导学术职业健康发展。
刘进
基于科研论文发表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正教授的类型及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全国抽样的问卷和网络检索的双重调查,研究了中国研究型大学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全职正教授的论文发表状况。从发表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被引次数为代表)两个维度将这些教授分为"高产高质、低产高质、高产低质、低产低质"四个类型,并得出四种类型教授的数据分布特征,如论文篇数与被引次数正相关,高质者与低质者的比例呈"三七开",高质者分布稀疏而低质者分布密集,低产并不意味着高质等。从对教授的个人特征和科研工作取向的分析中得到四类大学教授的群体特征:论文高质者通常是那些相对年轻、偏好科研、感到研究压力较大的教授;论文高产者的研究合作频次较高;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与教授的性别无关。
沈红张和平
海归教师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本文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归教师在我国高校的分布特征及其国际化表现,以及他们在科研产出、教学内容与方式、国际交流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本土教师相比,在科研产出上,海归教师调整科研生产策略以达到更高的国际化水平,偏重发表国际期刊论文,较少发表国内论文和申请专利;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他们更注重课程的国际视角和国际化内容;在国际交流上,他们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研修的次数更多。留学经历奠定了海归教师学术职业国际化的比较优势,高校应充分发挥他们促进科研、教学国际化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主体作用,加快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余荔
关键词:本土教师高等教育国际化比较优势
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职业发展:基于对二战后的考察被引量:17
2014年
二战后大学教师流动随着学术职业的发展而变得频繁,迁徙模式从战前的因种族、信仰、战乱等原因导致的结构性迁徙转变为教育和经济因素影响的制度性迁徙。全球化加剧了大学教师的流动,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国际化或本土化的政策来吸引或留住人才。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等使得教学和研究分离的趋势加剧,这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幅增加、学术职业的主体性缺失等。
刘进沈红
关键词:学术职业
中国大学教师发展状况——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被引量:64
2016年
"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发现:中国大学教师具有年纪轻、学位获得时间短、博士比例高、学术近亲繁殖重、来自农村乡镇的多、父母教育程度和职业层次低、感觉工作压力大、满意度较高的归纳性群体特征;具有周均工作45小时、年均收入近11万元、三分之一的人住政策房、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出过国、五分之一的人有可能不再选择本职业、教学、科研偏好为2∶8、认可的教学、科研、服务权重为4∶4.5∶1.5的数据性职业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职业最具公平性但仍需多样化背景的人加入,入职门槛高但需提高其职业发展条件,职业特性明确但要求教师个体更为努力的学术追求。
沈红
关键词:大学教师学术职业
内在驱动还是外部驱使?高校教师科研产出及其影响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知识社会中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对高校教师科研产出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层次越高,其教师投入到科研中的时间越长,科研合作对象范围越广,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和国际期刊论文的数量越多;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高校教师个体内在的科研兴趣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在的科研导向不仅没有促进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反而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以及对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科研兴趣产生“挤出效应”,进而对其科研产出产生负向影响。
丁云华沈红
关键词:高校教师
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博士率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对全国710所公立普通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率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博士率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并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割和层级分割。导致专任教师博士率差异的核心因素是院校的声望、所在省份的博士自给率和学术市场吸引力。文章提出通过扩大中西部地区博士培养规模不足省份的博士点和博士培养规模、设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在职读博专项计划等具体措施,促进我国高校教师资源的区域均衡和层级均衡。
徐志平沈红张冰冰
关键词:高校专任教师
海外访学能提高高校教师的论文产出吗?——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海外访学是衡量教师国际化程度的核心指标,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科学管理的兴起,量化评价制度的引入导致高校和教师忽视了海外访学的本质,教师"为访学而访学"和高校"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普遍存在,海外访学经历也逐渐成为了高校衡量教师学术能力的重要信号。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海外访学对高校教师论文产出的处理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结果较传统估计更为精确,海外访学经历对教师的论文产出并不具备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在海外访学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盲目追逐信号效应,并引发了海外访学的生产力危机。为此,需从教师、高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引导海外访学本质的回归,提高项目效果。
张冰冰张青根沈红
关键词:高校教师论文产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