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442)
- 作品数:31 被引量:60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建平王丽娜任春光李伟周静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嘉兴学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胶质细胞抑制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抑制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蛛网膜下腔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分别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生理盐水(NS)和米诺环素50μg,30 min后右踝关节皮内注射完全氟氏佐剂(CFA),it,qd,连续7 d,观察CFA后0,2,6,13 d后爪热刺激回缩潜伏期(PWTL)的变化及CFA致炎后0,2,6 d给药后4 h和13 d脊髓IL-1β,IL-6,TNF-α含量变化,这些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结果:米诺环素能抑制PTWL缩短;CFA致炎后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明显增加,米诺环素可减少相应时间点脊髓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米诺环素可以减少外周炎症诱导的脊髓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脊髓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促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炎性痛觉过敏。
- 成浩杨建平张慧娟王丽娜
- 关键词:促炎性细胞因子佐剂性关节炎米诺环素
-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56只,体重150~170g,随机分为4组(n=14):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骨癌痛组(BC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和p38MAPK抑制剂组(SB203580组)。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细胞悬液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注射后10d,DMSO组和SB203580组分别鞘内注射5%二甲基亚砜和SB203580(10μg)10μl。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于注射Walker256细胞悬液前、注射后1、3、5、7、10d,鞘内给药后1、3、6、12、24h时采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术侧后爪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各组余6只大鼠鞘内给药后6h时取L4,5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细胞悬液后7d大鼠术侧后爪MWT开始降低,鞘内注射SB203580提高了MWT;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细胞悬液后脊髓背角pCREB表达上调,鞘内注射SB203580后脊髓背角pCREB表达下漏。结论鞘内注射SB203580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pCREB的表达减轻骨癌痛;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起重要作用。
- 刘磊李彩芳胡计嬅王丽娜杨建平
- 关键词:骨肿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注射脊髓
- 骨癌痛大鼠脊髓CX3CR1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骨癌痛大鼠脊髓趋化因子Fraetalkine受体1(CX3CR1)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SD大鼠650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和骨癌痛组(n=40)。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骨癌痛组分别在左胫骨上端注射Hank液和Walker256乳腺癌细胞5μl。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前1d、术后6、12、18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双后肢负重;骨癌痛组于术前1d、术后6、12、18d时各取10只大鼠测定机械痛阚和双后肢负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后18d时,骨癌痛组于术后6、12、18d时各处死10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X3CR1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CX3CR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骨癌痛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降低,双后肢负重差,CX3CR1阳性细胞计数升高,CX3CR1表达上调(P〈0.01)。结论脊髓CX3CR1可能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发生和维持。
- 胡计嬅杨建平王丽娜姚明成浩刘磊李彩芳
- 关键词:骨肿瘤疼痛脊髓
- 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3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胫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胫骨癌痛模型,S组仅左侧胫骨上端注入Hank液5μl.于接种前(基础状态)、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d时行痛行为学评分,测定机械痛阈。于接种后6、12、18d时行胫骨X线摄片,观察胫骨破坏情况,并于各时点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4-6脊髓,测定TLR4、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各时点另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4-6脊髓,计数TLR4阳性细胞;测定TLR4蛋白表达。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P组接种后6—21d时痛行为学评分逐渐升高,机械痛阈逐渐降低(P〈0.05),C组和S组各时点痛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痛行为学评分升高,机械痛阈降低,TLR4 mRNA和蛋白、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上调,TLR4阳性细胞计数增多(P〈0.05或0.01)。BP组接种后6d即可见左侧胫骨上端骨小梁轻微缺损,12d时多处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18d时胫骨上端双侧骨皮质明显破坏,大片骨质缺损。结论大鼠胫骨骨髓腔内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TLR4,导致其下游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而诱发骨癌痛。TLR4可能是胫骨癌痛潜在治疗靶点。
-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 关键词:骨肿瘤TOLL样受体4白细胞介素1Β
- 内源性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骨癌痛大鼠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其下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l/2)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I组为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骨癌痛组,Ⅲ组为模型对照组+BDNF中和抗体,Ⅳ组为骨癌痛组+IgG对照抗体;V组为骨癌痛组+BDNF中和抗体。Ⅱ、Ⅳ和V组于大鼠左胫骨上端注人Walker256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模型对照组大鼠左胫骨上端注入Hank’S液。造模后第7—9天,Ⅲ、Ⅳ和V组鞘内分别注射BDNF中和抗体、IgG对照抗体和BDNF中和抗体15μg/10μl,1次/d,连续3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隔日开始测定大鼠Von-Frey阈值,并测定脊髓后角的BDNF和p-ERKl/2表达水平。结果BDNF和P-ERKl/2在脊髓后角有共表达;术后第6-18天,与I组比较,Ⅱ、Ⅳ组Von-Frey阈值显著下降;术后第9天,脊髓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Ⅲ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Ⅳ组比较,V组Von-Frey阈值显著增高,脊髓BDNF和P-ERKl/2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内源性BDNF可能通过其下游的p-ERKl/2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 王丽娜杨建平嵇富海王秀云左剑玲许期年贾晓明周静任春光李伟
- 关键词:骨肿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丙戊茶碱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NGF和IL-1β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丙戊茶碱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IL-1β释放的影响.方法 出生1~3 d的SD大鼠,体重6~8 g,原代培养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培养到第4代时以1×10^5个/ml的密度接种到24孔培养板中,随机分为8组,每组6孔:正常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不同浓度丙戊茶碱组(p1~3组):分别加入含有丙戊茶碱10、100和1000μmol/L的培养基中;LPS组:加入含有LPS 1 μg/ml的培养基中;P1+LPS组、P2+LPS组和P3+LPS组:分别加入含有丙戊茶碱10、100和1000μmol/L和LPS 1μg/ml的培养基中.于孵育1、3 d时检测上清液IL-1β和NGF的浓度,以反映其释放量.结果 与C组比较,P1组、P2组和P3组星形胶质细胞NGF释放量升高,IL-1β释放量降低,LPS组NGF释放量降低,IL-1β释放量升高(P<0.05),P1+LPS组、P2+LPS组和P3+LPS组NGF和IL-1β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组、P2组和P3组星形胶质细胞NGF释放量依次升高(P<0.05),3组IL-1β释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P1+LPS组、P2+LPS组和P3+LPS组星形胶质细胞NGF释放量升高,P2+LPS组和P3+LPS组IL-1β释放量降低(P<0.05).结论 丙戊茶碱可促进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GF,抑制其释放IL-1β.
- 陈庆才杨建平王丽娜成浩张艳兵冯继英彭艳
- 关键词:吲哚类星形细胞白细胞介素类
- 骨癌痛大鼠脊髓NF—κB、IL-6和TNF—α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骨癌痛大鼠脊髓NF,κB、IL-6和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健康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S组左胫骨上端注射Hank液5μl。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前、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d时测定机械阈值。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后6、12和18d时,处死3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NF—KBp65mRNA、IL-6mRNA和TNF—dmRNA的表达;另处死3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计数NF-κB阳性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 p65表达。结果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NF—κB p65及其mRNA、IL-6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上调,NF—κB p65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0.05或0.01);C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NF-κB,导致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大量释放,从而诱发骨癌痛。
- 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 脊髓α_2-肾上腺素受体在异丙酚对大鼠抗内脏伤害效应中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大鼠结直肠内充气扩张(CRD)的内脏痛模型,探讨脊髓水平α2-肾上腺素受体在异丙酚抗内脏伤害效应机制中的作用。实验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鞘内预先注射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后异丙酚CRD大鼠脊髓L6~S1节段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结直肠充气扩张产生内脏伤害刺激后大鼠脊髓L6~S1节段Fos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腹腔注射催眠剂量异丙酚(100mg/kg)则明显减少大鼠脊髓L6~S1节段Fos蛋白的表达。而预先鞘内注射育亨宾(15μg/只)能部分逆转异丙酚的这一抗内脏伤害效应。证明异丙酚的抗内脏伤害效应的作用机制与脊髓水平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有关。
- 金晓红杨建平成浩王丽娜嵇富海
- 关键词:异丙酚内脏痛结直肠扩张FOS
- 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pCREB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脊髓背角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在骨癌痛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骨癌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分别为对照组,骨癌痛6d、12d、18d组。对照组和骨癌痛各组分别于左胫骨上端注射Hank's液和Walker256肿瘤细胞5μl。分别于术前(基础值)、术后6d、12d、18d测定机械性痛阈值。对照组于术后18d,其余三组在各时点测定机械性痛阈值后立即处死大鼠,取L4~L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pCRE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结果:骨癌痛术后6d、12d、18d组机械性痛阈值进行性下降(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骨癌痛术后6d、12d、18d组脊髓pCRE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P〈0.01)。结论: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pCREB表达的增加,可能是产生中枢敏化的机制之一。
- 胡计嬅杨建平刘磊李彩芳姚明
- 关键词:骨癌痛脊髓中枢敏化
-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固定和保护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固定和保护的改进方法。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Yaksh置管法(Y组)和实验改进法(E组)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固定。Y组导管无保护,E组采用金属罩保护。测定两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TWL)、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大鼠压爪反射潜伏期(HWL),并分析比较两组大鼠导管脱落情况。结果 Y组大鼠在置管后热阈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1 d和4 dP-WTL无明显改变,PWMT下降,HWL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大鼠痛行为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Yaksh置管方法术后1,4,7,21 d的脱管率分别为50%,75%,82.5%,82.5%。E组采用金属罩保护装置大鼠导管均无脱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后的置管方法及金属罩使用减少了导管的脱落,对大鼠痛行为学影响小,适合于大鼠蛛网膜下腔导管留置及给药。
- 张艳兵杭黎华王丽娜闫芳杨建平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