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6091)

作品数:5 被引量:129H指数:5
相关作者:沈其荣冉炜詹勇徐勇徐阳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施用
  • 2篇免疫
  • 1篇氮肥
  • 1篇氮肥配施
  • 1篇氮吸收
  • 1篇冬小麦
  • 1篇鱼类
  • 1篇肉鸡
  • 1篇肉鸡生长
  • 1篇肉质
  • 1篇生物量碳
  • 1篇饲料
  • 1篇饲料添加
  • 1篇饲料添加剂
  • 1篇糖萜素
  • 1篇添加剂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山东省产品质...

作者

  • 3篇沈其荣
  • 2篇冉炜
  • 2篇詹勇
  • 1篇沈水昌
  • 1篇徐阳春
  • 1篇陈娟
  • 1篇徐勇
  • 1篇许梓荣
  • 1篇张亚丽
  • 1篇褚玲娜
  • 1篇褚贵新
  • 1篇张艳秋
  • 1篇曹金留
  • 1篇张娟
  • 1篇李铁男
  • 1篇蔡相鲁
  • 1篇叶文婷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水产养殖
  • 1篇饲料工业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鱼类免疫机制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31
2005年
介绍了鱼类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并分别就这3类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简述。
张艳秋詹勇许梓荣
关键词:免疫机制鱼类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系统器官
糖萜素-Ⅱ对黄羽肉鸡生长、肉质和免疫的影响被引量:22
2005年
以黄羽肉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糖萜素-Ⅱ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机体抗体水平的影响。1800羽黄羽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糖萜素-Ⅱ500mg/kg、糖萜素-Ⅱ250mg/kg+抗生素和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肉鸡的全期平均增重和料肉比糖萜素-Ⅱ组和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肉质测定后在滴水损失和肉色方面,糖萜素-Ⅱ组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糖萜素-Ⅱ组肉鸡的肌苷酸含量比抗生素组提高了12.07%,糖萜素-Ⅱ组胆固醇含量、重金属铅和镉含量比抗生素组分别降低了37.10%,27.83%,37.96%,差异都显著(P<0.05)。NDV抗体水平处于9lg2以上的血清样品,糖萜素-Ⅱ组占73.33%,抗生素、糖萜素-Ⅱ+抗生素组都含56.67%,比后两组提高了16.66%。试验结果表明,糖萜素-Ⅱ饲料添加剂能促进肉鸡生长,改善肉的品质,有效提高肉鸡机体的免疫力,是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詹勇褚玲娜沈水昌陈娟池树宏何叔年
关键词:肉质免疫功能黄羽肉鸡饲料添加剂
预处理秸秆与氮肥配施对两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处理秸秆与氮肥配施对不同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前期微生物量碳、氮增加较快,随着试验进行有所下降,在后期各个处理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所升高。处理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氮显著比单施氮肥处理高,此结果为秸秆处理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娟沈其荣蔡相鲁李铁男叶文婷
关键词:黄棕壤处理秸秆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施用预处理秸秆对土壤供氮特征及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1
2004年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入经过预处理的水稻秸秆(预处理秸秆)后土壤的供N特征和菠菜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二氧化硅的含量显著降低,但可溶性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预处理稻秆与N肥配合使用,土壤中微生物量N、有效态N(NO3--N和NH4+-N)含量显著增加,并且在供N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第41天时每钵菠菜的鲜重比对照增产81.4%,菠菜中Vc含量高于单施尿素处理,硝酸盐积累量低于单施尿素处理。可见预处理稻秆配施N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的供N能力,提高菠菜的产量和品质。
张娟沈其荣冉炜徐勇徐阳春
关键词:菠菜
施用预处理稻秆的土壤供氮特征及对冬小麦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2
2004年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经过预处理的水稻秸秆(预处理稻秆)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的供氮特征及小麦氮营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秆经过预处理后,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二氧化硅比原始稻秆都有所降低,而可溶性物质增加;施用时配施无机氮肥,小麦全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N和矿质态N平均分别比对照(纯土壤)提高232 3%和66 0%,小麦干物重和吸收总氮量分别比对照高56 3%和124 3%,并优于未经处理的原始秸秆及单施尿素处理。可见处理秸秆配施尿素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供氮状况,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增加小麦产量,提高化学肥料氮的利用率。
张娟沈其荣张亚丽曹金留冉炜褚贵新
关键词:冬小麦氮吸收盆栽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