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256)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晓曦姚书振王佳营段明王家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含金石英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厘定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矿区主要含金石英脉中热液蚀变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锆石热液蚀变特征明显,具有清晰的核-幔-边结构,锆石核、幔均为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热液蚀变增生边呈自形-半自形结构,Th/U值集中于0.2-0.5之间,测年数据为421.4-447.6Ma,认为金矿形成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成矿规律分析,初步认为白乃庙金矿床的形成与早古生代古亚洲板块向华北地块强烈俯冲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 冯晓曦姚书振段明王佳营曲凯魏佳林李光耀朱强
- 关键词:含金石英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
- 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 2013年
-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是小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产于中奥陶世白岗质花岗岩与寒武纪铅山组(?1q)海相碳酸盐岩、砂岩北西向接触带中。以接触带为中心,钼钨矿体基本上赋存于白岗质花岗岩体中,铁矿体/铁锌矿体主要产出于接触带-矽卡岩中,铜锌矿体多以铅山组的层间破碎带为容矿场所。各矿体形态、产状变化与矽卡岩带具有宏观上的一致性。白岗质花岗岩、铅山组地层及其接触带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控矿、容矿体系。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地层、白岗质花岗岩、北西向接触带的有机耦合是区内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形成的主要条件,同时,三要素控矿的综合运用是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突破的关键。
- 冯晓曦王旭段明
- 关键词: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控矿因素
-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矿区侵入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5
- 2014年
- 白乃庙铜钼矿是华北地块北缘最重要的大型铜钼矿,矿区中部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为探讨成岩成矿关系,笔者选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花岗闪长斑岩测年分别为432.4±2.2 Ma、440.7±2.1Ma和443±1Ma,岩体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与铜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440.5±4.4Ma(待刊)基本一致。岩体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组合系列,稀土曲线右倾,δEu 14.83^-19.54,弱亏损,富集Rb、Ba、Th、U、K,亏损Nb、Ta、Ti,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白乃庙铜钼矿成矿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构造背景为早古生代古亚洲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的白乃庙古火山岛弧带。
- 冯晓曦姚书振王家松魏佳林李光耀王佳营冯旭彪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定年花岗闪长岩成岩成矿
-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矿床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最重要的一个铜(钼)矿床,矿床由南、北两矿带构成。南矿带矿体主要产于寒武系白乃庙组绿片岩中,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北矿带矿体大部分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中,部分延进围岩。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南、北矿带主要矿段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结果表明,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35.8±6.0)^(443.0±6.1)Ma,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40.5±4.4)Ma(2σ,MSWD=1.4),属于早志留世,与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440.0 Ma)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认为白乃庙铜(钼)矿主成矿期为早志留世,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斑岩(440.0 Ma)岩浆侵入关系密切,又与早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强烈俯冲期(446.0~453.0 Ma)相吻合,但晚于围岩白乃庙组。综合分析认为该成矿事件是早古生代华北板块北缘"沟、弧、盆"体系演化和陆缘增生的产物。
- 冯晓曦姚书振段明曲凯王佳营冯旭彪李超周利敏
- 关键词:RE-OS同位素年龄辉钼矿成矿时代成矿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