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5C14)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田铧徐蕴肖琼张立平田广平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章丘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结扎切断法与白芨微粒栓塞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效果比较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采用结扎法和白芨微粒栓塞法制作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并对其缺血效果加以比较,以探寻有效的建模方法。方法取Wistar大鼠分别用结扎股动脉法、结扎髂总动脉法、白芨微粒栓塞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术后1~21d观察大鼠后肢缺血情况及功能改变,取材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杲①结扎股动脉或髂总动脉后大鼠后肢仅出现短暂的跛行,组织切片未见异常改变;②白芨微粒栓塞股动脉后,大鼠后肢出现持续跛行、肌肉萎缩和皮肤坏死等表现,组织切片显示大鼠后肢皮肤、肌肉组织均出现明显而持久的缺血或坏死。结论①结扎血管法不能造成明显的大鼠后肢缺血;②白芨微粒栓塞股动脉法可引起大鼠后肢明显的持续性缺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制作方法。
- 梁翠宏田铧徐蕴李贵宝田广平宋涛
- 关键词:缺血模型结扎法白芨栓塞后肢
- 细胞外基质对大鼠MS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多聚赖氨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寻求体外培养扩增MSCs更理想的方法。方法:用贴壁法分离获得大鼠MSCs,分别接种于涂布和未涂布多聚赖氨酸的培养器皿上,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贴壁速度、生长和形态特点,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结果:MSCs在用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培养器皿上贴壁、增殖都较普通组快,细胞形态好,细胞活力和长势较普通组活跃。结论:细胞外基质多聚赖氨酸能明显促进MSCs的贴壁和增殖,有助于MSCs的体外扩增培养。
- 徐蕴肖琼田铧张立平田广平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聚赖氨酸细胞培养
- 单核细胞被诱导表达淋巴管内皮标志物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淋巴管生成存在于肿瘤、炎症等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炎症环境中转分化成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取成人新鲜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用ECM培养,分别在FN铺板或VEGF-C、TNF-α、LPS刺激下诱导培养24 h,用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对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1、Podoplanin、Prox1及内皮细胞共同标志物vWF、eNO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在未诱导组,单核-巨噬细胞LYVE-1呈阳性表达,Podoplanin、Prox1、vWF、eNOS表达呈阴性;在FN铺板或VEGF-C、TNF-α、LPS诱导组,单核-巨噬细胞Podoplanin、Prox-1表达阳性,vWF和eNOS表达仍呈阴性。结论FN、VEGF-C、TNF-α、LPS均能有效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标志物。
- 王长明田铧梁艳红于伟肖琼张肇林
- 关键词:单核细胞转分化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 简便有效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索分离、培养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鼠主动脉内膜翻向外,结扎两端,置于50mL培养瓶中培养、传代,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培养6~8d时有少量细胞自主动脉迁移出并贴壁生长;12~14d时贴壁细胞覆盖大部分培养瓶面,约80%的细胞汇合成单层;传代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汇合后呈现典型的"鹅卵石"样内皮细胞特征,内皮细胞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未见杂细胞。结论:此方法无损伤、不需要酶消化,能比较容易的获得高纯度大鼠原代主动脉内皮细胞,适用于细小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肖琼房云海徐蕴田铧张立平田兴松
- 关键词:主动脉体外培养内皮细胞
- 纳米生物材料在临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2006年
- 纳米技术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如小尺寸效应和表面、界面、量子隧道效应,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在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研究与临床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疾病治疗手段,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治疗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领域,本文就纳米技术目前在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许兰伟刘执玉
- 关键词:基因治疗纳米生物材料生物医学疾病治疗心血管疾病
-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与细胞间粘附分子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与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获得rMSCs;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从蛋白水平对VCAM-1和ICAM-1进行定位分析,采用免疫荧光直标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VCAM-1、ICAM-1抗原的表达率;RT-PCR法从mRNA水平对VCAM-I和ICAM-1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显色显示,VCAM-1表达弱阳性,而ICAM-1表达强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VCAM-1的表达率14.9%,而ICAM-1的表达率为100%;RT-PCR显示,VCAM-1的mRNA呈微弱表达,ICAM-1的mRNA呈强表达。结论:体外培养下,rMSCs VCAM-1低表达,而ICAM-1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骨髓MSC在细胞替代治疗等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徐蕴王长明肖琼田铧张立平尹群生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