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61)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彤蔡贞贞陶建生丁越杨轶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糖苷酶
  • 3篇葡萄糖苷酶
  • 3篇Β-葡萄糖苷...
  • 2篇皂苷
  • 2篇知母
  • 2篇活性
  • 1篇蛋白结合率
  • 1篇血浆蛋白结合
  • 1篇血浆蛋白结合...
  • 1篇血糖
  • 1篇血糖仪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英文
  • 1篇皂苷A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知母皂苷
  • 1篇色谱

机构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6篇张彤
  • 5篇蔡贞贞
  • 4篇丁越
  • 4篇陶建生
  • 3篇杨轶舜
  • 2篇刘艳平
  • 2篇张李赢
  • 1篇彭茗
  • 1篇张瑱
  • 1篇杨永健
  • 1篇乐健
  • 1篇王冰
  • 1篇程涛
  • 1篇李梦艺
  • 1篇杨骏

传媒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Journa...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手性人参皂苷Rg_3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20(S)-Rg3和20(R)-Rg3的的大鼠体内抗凝血活性和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差异,初步探究其抗凝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20(S)-Rg3和20(R)-Rg3低、高剂量组],每组3只。给药组分别以5 mg·kg-1和20 mg·kg-1剂量尾静脉给药,眼眶取血后,测定血浆的APTT、PT和TT值;取大鼠全血,以ADP为诱导剂,体外测定Rg3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结果:在20 mg·kg-1的剂量下,20(R)-Rg3对APTT有显著的延长作用(P<0.05),对PT有显著的缩短作用(P<0.05),而S构型则对上述指标无显著的影响。1 mg·m L-1的20(R)-Rg3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而20(S)-Rg3则显著促进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的两个手性异构体在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上有差异。20(R)-Rg3构型相对于S构型更具有抗凝作用,通过延长APTT和抗血小板聚集两种机制体现出来。
彭茗张瑱张彤杨永健乐健陶建生吴秋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手性抗凝血活性血小板聚集
一种基于血糖仪的简便且微量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方法(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和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改变的重要指标。现有活性检测方法操作时间长,试剂消耗大,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利于β-葡萄糖苷酶的快速、实时检测。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基于血糖仪的酶活性检测方法,为实际样品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点:首次将便携式血糖仪引入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中,通过酶反应条件优化、方法学考察、实际样品中的应用以及现有方法的比较,建立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新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酶反应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为指标,优化酶活性测定条件;通过考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专一性等指标验证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际样品中新方法的应用以及与现有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 PG)法的比较,研究新方法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适用性。结论:酶活性测定最优条件为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05 mol/L,pH 5.0)为反应溶液,0.03 g/mL水杨苷为底物,在50°C条件下,反应30 min。新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和耐用性,且不受β-葡聚糖酶、蜗牛酶、β-半乳糖苷酶、半纤维素酶和葡萄糖醛酸的影响,专一性较强。β-葡萄糖苷酶在缓冲液和大鼠血清中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0873~1.5498U/m L和0.4076~2.9019U/m L。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苦杏仁、燀苦杏仁、酶制剂以及黑曲霉培养的一系列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中,结果与现有方法所测的基本相符。
Min-yi JINTong ZHANGYi-shun YANGYue DINGJun-song LIGao-ren ZHONG
关键词:血糖仪Β-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
知母皂苷BⅡ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优选知母药材中知母皂苷BⅡ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知母皂苷B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知母皂苷BⅡ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8种大孔树脂对知母皂苷BⅡ的吸附和解析性能,选出最优树脂,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知母皂苷B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溶剂用量分别为8.5倍、6倍、6倍。通过对树脂的考察,优选出对知母皂苷BⅡ吸附率和解析率都很高的HPD100树脂,上样浓度为0.23g/mL,最大上样量为4/5BV,以3BV水和6BV的20%乙醇洗脱杂质后,用5BV的50%乙醇洗脱得到质量分数为50%左右的知母皂苷BⅡ。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知母皂苷BⅡ的工业化提取生产。
刘艳平丁越张彤王冰蔡贞贞陶建生
关键词:知母正交试验
牛蒡苷元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在体外仿生提取牛蒡苷元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优化筛选牛蒡苷元的酶水解条件、提取工艺等,得到最适工艺流程。方法:以酶浓度、酶解时间、底物浓度为考察因素,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法对牛蒡苷元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牛蒡苷元最佳制备条件:转化温度50℃,pH4.8,酶液浓度0.44 U/mL,反应时间46.81 min,底物浓度0.29 mg/mL,牛蒡苷元转化率可达到90.94%。结论:该研究为体外制备牛蒡苷元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张李赢杨轶舜张彤丁越蔡贞贞陶建生
关键词:牛蒡苷牛蒡苷元Β-葡萄糖苷酶
栀子苷和栀子苷元血浆蛋白结合率的HPLC法测定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和栀子苷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5︰85),检测波长238 nm。测得栀子苷、栀子苷元与小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和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8.1±4.2)%和(63.4±1.2)%,(17.6±4.9)%和(81.5±6.2)%,以及(24.5±3.8)%和(94.6±1.0)%。结果表明栀子苷元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高于栀子苷。
丁越张彤陶建生李梦艺蔡贞贞
关键词:栀子苷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效液相色谱
双相体系中固定化酶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研究
2014年
该文研究了双相体系中固定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其产率,考察了黄芩素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及其在水与有机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确定了固定化酶催化黄芩苷酶解反应在醋酸缓冲液和氯仿组成双相体系中进行。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用交联-包埋法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并测定了其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米氏常数,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等酶学性质。比较了固定化酶在双相体系中水解黄芩苷的产率,得出最佳反应条件:pH 5.0的醋酸缓冲液和三氯甲烷组成的双相体系,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 h,黄芩素产率为85.28%。与单相反应体系相比,双相反应体系中反应速度和产率均有所提高。
杨轶舜程涛杨骏张彤蔡贞贞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生物催化
知母皂苷AⅢ酶解工艺优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优选知母皂苷AⅢ的酶解工艺。方法: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知母皂苷制备知母皂苷AⅢ,以知母皂苷AⅢ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酶用量对知母皂苷AⅢ酶解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 5.0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酶用量600 U.g-1,反应时间3 h。结论:优选的酶解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刘艳平杨轶舜张彤丁越张李赢蔡贞贞
关键词:知母皂苷Β-葡萄糖苷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