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3304)

作品数:42 被引量:253H指数:8
相关作者:谭平周福霖马玉宏赵桂峰李祥秀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1篇隔震
  • 9篇建筑
  • 8篇地震
  • 8篇支座
  • 8篇阻尼
  • 8篇隔震支座
  • 6篇抗震
  • 6篇基础隔震
  • 6篇村镇建筑
  • 5篇时程
  • 5篇时程分析
  • 5篇阻尼器
  • 5篇橡胶支座
  • 5篇减震
  • 4篇隔震技术
  • 4篇隔震结构
  • 4篇高层隔震
  • 3篇地震易损性
  • 3篇调谐质量阻尼...
  • 3篇动力响应

机构

  • 43篇广州大学
  • 10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广东省建筑设...
  • 2篇湖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株洲时代新材...

作者

  • 32篇谭平
  • 22篇周福霖
  • 11篇马玉宏
  • 9篇赵桂峰
  • 8篇李祥秀
  • 6篇张颖
  • 5篇刘良坤
  • 4篇金建敏
  • 4篇闫维明
  • 4篇刘淼鑫
  • 4篇徐凯
  • 4篇刘彦辉
  • 3篇刘德稳
  • 3篇黄襄云
  • 3篇沈朝勇
  • 2篇陈小飞
  • 2篇刘娟
  • 2篇魏路
  • 2篇谢礼立
  • 2篇陈洋洋

传媒

  • 10篇地震工程与工...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华南地震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6篇2015
  • 16篇2014
  • 9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L型不规则隔震结构减震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将基础隔震引入不规则结构中,以某L型不规则结构为例,建立了三维基础隔震实体模型,通过调整隔震层刚心位置,使其与上部质心尽量重合,解决了不规则结构的扭转问题,对隔震与相应的非隔震结构进行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表明:采用基础隔震的L型不规则结构能够通过调整刚心与质心的相对位置来减轻扭转带来的震害;采用基础隔震的L型不规则结构可以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结构在罕遇地震下能够保持较好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
刘德稳王琼芬刘娟柏亚双雷敏
关键词:基础隔震时程分析减震
高聚物注浆屏障隔振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提出应用快速注浆高聚物地下连续屏障作为工程隔振屏障的技术思路。借鉴已有高聚物注浆材料密度和刚度的可控性、本构的弹塑性、材料快速成型性、防水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提出在基于材料特性的屏障隔振设计基础上,发展和应用已日趋成熟的定向劈裂注浆施工工艺和高聚物帷幕注浆施工工艺建造地下高聚物材料连续屏障实现有效隔振。以该方案为指导设计并完成了试验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本文工作采用的劈裂注浆施工工艺完工的围闭屏障隔振方案,将受振体速度响应峰值在三个方向上分别降低31%、56%和35%,初步给出了高聚物注浆屏障隔振技术路径可行性的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陈洋洋谭平陈建秋李文彦周福霖
关键词:高聚物注浆屏障隔振
广州电视塔直线电机驱动的主动质量阻尼器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广州电视塔的振动控制,提出了直线电机驱动的主动质量阻尼器控制装置实现策略,分别进行了多个直线电机驱动的2个阻尼器子系统的指令力、反馈驱动力、实际驱动力、控制系统、软件限速、软件限位,以及2个子系统一致性和时滞的性能实测,提出了多个直线电机驱动单个主动质量阻尼器的纹波推力和综合阻力识别方法及计算公式。实测结果表明:提出的广州电视塔多个直线电机驱动的主动质量阻尼器控制装置实现策略可行,广州电视塔2个阻尼器子系统能稳定地接收指令力与实现指令力,软件限位及限速安全系统工作良好;提出的多个直线电机驱动单个主动质量阻尼器的纹波推力和综合阻力识别方法及计算公式能较好地识别直线电机驱动的主动质量阻尼器动力特性;2个阻尼器子系统能同步工作且时滞较小,满足广州电视塔振动控制的要求。
刘彦辉谭平周福霖滕军闫维明
关键词:直线电机控制装置
隔震支座拉伸刚度及高层隔震建筑地震响应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对两个直径为600 mm的铅芯橡胶支座(剪切弹性模量G=0.392 MPa)进行了压剪及拉剪试验,测得了不同剪应变时拉伸刚度与拉伸屈服应力。在支座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宽比为4.5的高层建筑模型,通过改变拉伸刚度与压缩刚度比值,并采用与实测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等效的双线性拉伸刚度模型,探讨了支座受拉后对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以上对比和计算,对高层建筑隔震设计支座拉伸刚度的设置提出了合理建议。
金建敏冯德民谭平黄襄云周福霖
关键词:铅芯橡胶支座高层隔震建筑地震响应
侧边加劲波纹钢板墙弹性剪切屈曲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结合两边连接及波纹钢板的优点,提出一种新型的侧边加劲波纹钢板墙。建立了侧边加劲波纹钢板墙的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抗剪屈曲分析,推导了波纹钢板墙的弹性抗剪屈曲强度。研究了墙板参数、波纹参数及加劲肋参数对屈曲模态和抗剪屈曲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波纹钢板墙,其抗剪屈曲承载力较平钢板墙显著提高;在不同的参数下具有整体屈曲和局部屈曲两种不同的屈曲模态;其临界剪切屈曲应力值随跨高比的增加而大致保持不变,随高厚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波纹倾角及子板宽的增大皆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合理选择波纹钢板墙参数,以避免发生局部屈曲而导致角部连接失效以及不稳定承载,从而使之具有较大的弹性屈曲承载力,更好地发挥钢材的强度和延性。
魏瑶谭平李洋周福霖
关键词:加劲肋弹性屈曲跨高比
主被动调谐控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试验
2015年
针对地震和风振下结构的振动控制,提出了结构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的策略,以及采用直线电机驱动主动质量阻尼器(active mass damper,简称AMD)、中空橡胶隔震支座作为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 mass damper,简称TMD)弹性单元、滑轨作为TMD支撑轨道的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装置实现方法,进行了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对结构动力响应控制的效果及减震机理分析,探讨了反馈响应向量对控制效果、AMD控制力和AMD位移的影响,完成了线性二次高斯算法(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简称LQG)控制算法和H2/H∞控制算法时的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改善TMD的性能;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AMD作为主动控制装置,为防止AMD"飘移",AMD位移应作为目标向量和反馈响应;LQG控制算法总体控制效果优于H2/H∞控制算法。试验验证了提出的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硬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支撑。
刘彦辉谭平周福霖闫维明
关键词:振动控制调谐质量阻尼器
基于新型简易隔震支座的村镇建筑隔震性能研究被引量:50
2013年
提出一种新型简易隔震支座——工程塑料板橡胶隔震支座,该支座采用不饱和聚酯纤维加强复合材料板替代普通橡胶支座中的钢板,具有重量轻、造价低、便于运输与施工、适合于低矮村镇建筑等优点。对该支座进行了系统的压缩特性、水平剪切特性、压应力相关性、剪应变相关性、竖向极限特性等力学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该隔震支座的界限性能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支座的合理设计区域。将该新型简易隔震支座应用于某农村3层砌体抗震示范楼,对该隔震体系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时程有限元分析,完成了该实际工程的隔震设计和隔震支座布置。针对低矮村镇建筑,提出了一整套采用这种简易隔震支座的连接构造措施与施工工艺。这种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隔震技术可望在不发达村镇地区普及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谭平徐凯王斌周福霖
关键词:隔震技术村镇建筑橡胶支座连接构造
村镇建筑新型简易隔震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该文提出采用工程塑料板替代传统橡胶支座中的钢板,研发了一种简易隔震支座。选用环氧树脂纤维与不饱和聚酯纤维加强工程塑料板这两类板材,分别对其进行了拉伸和弯曲性能试验。探索了简易支座的冷粘结与热硫化成型工艺,并对简易隔震支座进行了试验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村镇低矮建筑的隔震连接构造与隔震层的施工方法。该新型简易隔震支座具有重量轻、造价低、便于运输与施工等优点,可望在不发达村镇地区普及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谭平徐凯刘晗张亚飞周福霖
关键词:隔震技术橡胶支座连接构造村镇建筑
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减震机理及性能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建立了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通过分析其动力特性得出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减震机理,结果表明,当子结构与主结构的质量比较小时表现为TMD调谐,质量比较大时表现为基础隔震,中间区域为层间隔震;利用复模态理论基于遗传算法以结构基底剪力为优化目标对子结构的物理参数进行优化;经希尔伯特-黄变换得到结构体系在时频平面上的边际谱,通过比较主结构与子结构顶部位移及加速度的边际谱强度验证了巨-子结构控制体系减小地震反应的有效性。最后,采用时程分析法从能量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谭平李祥秀刘良坤张颖
关键词:减震机理参数优化能量法
高G值铅芯隔震橡胶支座水平性能的反复加载次数相关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隔震、桥梁隔震及特别重要结构隔震中,以保护其在地震时免遭破坏。在地震多发地带,上述隔震结构会经常遭遇地震作用。支座反复加载试验是用来模拟支座较长时间地震作用时其力学性能随加载圈数增加而变化的情况。采用三种较高G值的铅芯隔震橡胶支座,试验研究了不同加载频率、温度、竖向压力、水平应变对其反复加载规律的影响。探讨了支座在反复加载前后不同时间其基本抗震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给出了高G值铅芯支座在标准温度下力学参数的反复加载变化情况的拟合公式。
沈朝勇马玉宏黄襄云陈洋洋刘杨林佳
关键词:高G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