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2009A236)
- 作品数:3 被引量:202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飞高铁梅王千范晓非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辽宁省收入分配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采用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比、基尼系数以及泰尔系数研究了辽宁省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迅速,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比表明转移支付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由辽宁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出的基尼系数也出现了增长的趋势,说明辽宁省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泰尔系数的城乡分解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辽宁省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因此应该着重降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 高铁梅王千范晓非
- 关键词:基尼系数
- 区域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在产业集聚理论框架下,基于区域(非全国性)角度和资本(非生产、贸易或就业)模式,对辽宁产业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辽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特征。影响辽宁产业集聚变动的各类因素中,衡量需求市场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变量对产业集聚具有最为重要的正向影响效应;而衡量运输成本的人均道路面积变量和衡量劳动力市场外部性的失业率变量均对区域产业集聚具有显著影响。
- 陈飞
-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
- 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被引量:190
- 2010年
- 农业政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实施环境,更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政策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为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农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业政策对小麦、稻谷、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影响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调整能力逐渐增强,各项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支出政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预期价格水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相对偏弱,市场经济的价格杠杆作用并不明显。
- 陈飞范庆泉高铁梅
- 关键词:农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