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5078)

作品数:18 被引量:165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子辰梅德庆傅龙珠张春良浦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机械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隔振
  • 6篇振动控制
  • 5篇微制造平台
  • 5篇超磁致伸缩
  • 4篇致动器
  • 4篇主动振动控制
  • 4篇混合隔振
  • 4篇仿生
  • 4篇仿生学
  • 3篇隔振系统
  • 3篇超磁致伸缩材...
  • 3篇磁致伸缩
  • 3篇磁致伸缩材料
  • 2篇电源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有限元
  • 2篇振动
  • 2篇振动传递率
  • 2篇主动隔振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17篇梅德庆
  • 17篇陈子辰
  • 5篇傅龙珠
  • 4篇张春良
  • 3篇浦军
  • 2篇余佩琼
  • 2篇陈亚良
  • 1篇项国锋
  • 1篇陈顺平
  • 1篇狄瑞坤

传媒

  • 5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工程设计学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机电工程
  • 1篇机械设计
  • 1篇兵工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制造平台微振动的最优控制被引量:12
2003年
采用混合隔振技术建立了微制造平台隔振系统。该系统以空气弹簧和橡胶层作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并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其主动控制器。研究了在不同的性能指标加权阵的情况下,该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对基础干扰和由微制造设备产生的直接干扰所引起的微制造平台振动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性能指标加权阵对振动控制效果影响非常大。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确定了一组性能指标加权阵,使所设计的主动控制系统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对基础干扰和直接干扰所引起的微制造平台振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
关键词:微制造平台混合隔振混合控制最优控制振动控制
惯性式振动输送机的主动隔振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在研究惯性式振动输送机振动特性的基础上 ,分别对其进行了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采取被动隔振后 ,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 ,从而减少其振动对周围其他工作机械的影响 ,但同时也降低了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 ,再采用主动隔振 ,通过选取合适的反馈变量和反馈增益 ,可使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振动传递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理想隔振状态下 ,可使振动输送机的振动传递率为零 。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
关键词:主动隔振被动隔振振动传递率
用于超精密隔振的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设计被引量:11
2004年
介绍了超精密隔振平台的结构和振动控制原理 ,设计了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驱动装置 ,并阐明致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分析了致动器工作磁场的组成及线圈轴向磁场的分布情况 ;研究了致动器振动控制的频率特性。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具有良好的振动控制效果。
梅德庆浦军陈子辰
关键词: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轴向磁场频率特性稀土隔振超精密
微制造平台微振动的H_2/H_∞混合控制被引量:9
2004年
基于啄木鸟头部生物构造及其仿生隔振机理 ,采用混合隔振技术建立了微制造平台隔振系统。该系统以空气弹簧和橡胶层作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针对 H2 最优控制和 H∞ 鲁棒控制的优缺点 ,主动控制器采用H2 / H∞ 混合控制进行设计 ,并通过 L MI凸优化方法求解 H2 / H∞ 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 H2 / H∞ 混合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和时域性能 ,可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对基础干扰和由微制造设备产生的直接干扰所引起的微制造平台振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振动控制效果明显优于 H∞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
关键词:微制造平台混合隔振H2/H∞混合控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隔振元件
双层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研究了在消极隔振情况下 ,双层主动隔振系统在其主动隔振执行器的 3种不同安装方式的动力学特性 ,分析了主动控制力与被动隔振器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双层主动隔振系统 ,隔离中低频振动时 ,主动隔振执行器安装于中间质量与基础之间的隔振性能最好 ,安装于隔振对象与中间质量之间的隔振性能最差 ;隔离高频振动时 ,主动隔振执行器安装于隔振对象与中间质量之间或仅作用于隔振对象时的隔振性能均较好 。
张春良陈子辰梅德庆
关键词:主动隔振系统执行器安装方式动力学
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结构优化与静态特性试验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微致动器的主要材料,详细阐述了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结构及性能。通过建立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2D轴对称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微致动器的电磁结构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在合适的偏置磁场及预压力作用下,能达到较佳的输出电流位移及电流输出力响应特性。
余佩琼梅德庆陈子辰傅龙珠
关键词:静态特性有限元法
稀土超磁致微致动器驱动电源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介绍了稀土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给出了基于功率MOSFET管的超磁致伸缩执行器驱动电源的电路 ,实验表明该驱动电源可以满足微致动器的工作需要。
傅龙珠狄瑞坤项国锋
关键词:驱动电源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MOSFET管
微制造平台隔振系统仿生设计被引量:1
2006年
在分析啄木鸟头部独特生物构造及其隔振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仿生学原理,采用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以空气弹簧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六自由度仿生隔振系统及其结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
关键词:微制造平台隔振系统啄木鸟仿生学
基于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微致动器设计被引量:16
2003年
选择 Terfenol- D作为微致动器主要材料 ,采用弹簧对 GMM棒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以获得较大的磁致伸缩应变 ,采用偏置磁场消除 GMM棒的倍频现象并使之工作在线性段 ,对磁路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针对电磁线圈工作发热及涡流损耗引起的 GMM棒温升 。
余佩琼梅德庆陈子辰
关键词: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微致动器微机电系统技术
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磁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作为超精密隔振系统的核心部件,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隔振精度。在建立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的轴对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致动器的磁场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积分方法计算在不同励磁电流下超磁致伸缩棒的伸长量,根据计算结果对致动器的线性工作范围作出了有效的估计。
刚完约梅德庆陈子辰傅龙珠
关键词:超磁致伸缩有限元数值积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