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GSF12204)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成新郝兆印刘凯孙雪姚士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市工程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城市
  • 4篇城市化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人口城市化
  • 2篇集约利用
  • 1篇大学城
  • 1篇因果关系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经济
  • 1篇政府经济行为
  • 1篇山东半岛城市...
  • 1篇社会子系统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首位度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 1篇统筹城乡发展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区域经济

机构

  • 12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济南市工程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委党校
  • 1篇中共山东省委...
  • 1篇济南外国语学...

作者

  • 9篇王成新
  • 6篇刘凯
  • 5篇郝兆印
  • 4篇孙雪
  • 2篇姚士谋
  • 2篇王格芳
  • 1篇牛林林
  • 1篇陈培安
  • 1篇李新华
  • 1篇郭玉明
  • 1篇宋珊珊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长春市委党校...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方经济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济南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济南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时序上,济南建设用地集约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不断向集约化、高级化演化,但是各子系统之间评价指数变化趋势相差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特征;2空间上,济南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特征,大致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但由于受各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及扩展强度的影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该结果对促进济南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实现城市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史佳璐张本丽郝兆印王成新
关键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快速城市化时期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演变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数据,通过对1995~2010年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的行政等级、人口规模、城市首位度及分形结构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研究时段内山东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城市首位度低,首位城市不具有明显性,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以2004年为界,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先分散后集聚。
郭玉明王成新刘凯
关键词:城市首位度分形
山东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被引量:54
2014年
国内各类开发区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但在规划建设进程中粗放用地现象严重,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大省山东省为例,以山东省内被国家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16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四至范围内的2011年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土地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工业用地率偏低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土地利用强度较弱,容积率、建筑密度不高;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这也是山东省作为全国能耗第一大省,经济规模巨大但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全省164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可分为5类,73.2%的开发区属于中度集约和低度集约类,高度集约类的开发区仅占6.1%。这也说明山东的工业化仍然处于粗放发展阶段。通过研究开发区集约程度的地域差异发现,不同集约化水平的开发区呈现不同的空间布局特点。集约程度最高的开发区空间分布较为离散;较高水平的开发区呈现团簇状分布;而中度集约化开发区空间分布较为均衡;欠集约化开发区散点布局于山东省的周边地带。如果把地级市全部开发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比较,则烟台、滨州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最高,菏泽和日照最低,而作为山东省中心城市的青岛和济南的开发区只处于中度集约化水平。分析可知,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尽管存在一定关联,但是并不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这也意味着国内开发区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王成新刘洪颜史佳璐刘凯
关键词:开发区
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4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本科扩招步伐的加快和教育产业的市场化转型,传统的单体校园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诸多高校合并、扩建,大学城开始兴起并迅猛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城市功能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大学城建设面临时代瓶颈。为促进新时期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大学城发展思路的转变,新时期中国大学城建设应当通过与产业体的融合、与主城的融合、与企业的融合,不断完善自身的城市功能,从封闭到开放,带动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宋珊珊王成新刘凯姚士谋
关键词:大学城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
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化的耦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2014年
把握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规律是制定合理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和依据.笔者以山东省为例,运用 ADF 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借助 Eviews5.0软件,分析了山东省1978-2010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山东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2)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三次产业变动是经济增长的 Granger 原因.
史佳璐韩超郝兆印王成新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因果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以山东省为例,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剖析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当前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水平正处于高速提升阶段,但与其他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相对较差。山东省内17个地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显著,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局部突出"的特征,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以青岛、济南为双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孙雪郝兆印陈培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
区域人口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把握人口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规律是调控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以山东省为实证区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阐释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表现。研究发现,山东城市化与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应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二者协调发展。
孙雪牛林林刘凯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产业集聚互动发展
基于政府经济行为视角的中国城市化水平时空演化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政府经济行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政府经济行为密切相关。时间轴上,政府经济行为由强制控制到市场与政府协调控制的转化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由缓慢停滞向加速推进的转变;空间上,政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城市化由南北差异转向东西差异,东中西等不同地带间城市化水平分化严重,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区域差异开始趋于缓和。
孙雪郝兆印王成新刘凯
关键词:城市化政府经济行为
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聊城市为例,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聊城市可持续发展处于"一般"水平。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聊城市下辖的东昌府区、茌平县、高唐县、临清市、东阿县、冠县、阳谷县、莘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这8个县级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排名,最后分析了制约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
刘凯王成新李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判主成分分析
新时期城乡统筹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我国城市化已经超过50%,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乡统筹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政府主导+城乡互动+多元融合+重点突破"的城乡统筹新模式成为可行的选择。
王成新王格芳
关键词: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互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