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6B07)

作品数:36 被引量:237H指数:10
相关作者:彭智平于俊红黄继川李文英李桂花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沼液
  • 4篇土壤
  • 4篇自交
  • 4篇自交不亲和
  • 4篇自交不亲和系
  • 4篇香蕉
  • 4篇香蕉枯萎病
  • 4篇芥蓝
  • 4篇枯萎
  • 4篇枯萎病
  • 3篇堆肥
  • 3篇嗜血杆菌
  • 3篇农业
  • 3篇猪场沼液
  • 3篇微生物
  • 3篇污染
  • 3篇技术规程
  • 3篇根际
  • 3篇规程
  • 3篇副猪嗜血杆菌

机构

  • 26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广东省养分资...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台湾农...

作者

  • 14篇彭智平
  • 13篇黄继川
  • 13篇于俊红
  • 13篇李文英
  • 9篇张艳
  • 9篇陈汉才
  • 9篇李桂花
  • 8篇宋钊
  • 7篇林志军
  • 7篇杨林香
  • 5篇廖森泰
  • 5篇杨少海
  • 4篇曹健
  • 4篇陈琼贤
  • 3篇杨冬霞
  • 3篇吴娱明
  • 3篇李淼
  • 3篇刘波
  • 3篇宋帅
  • 3篇吴雪娜

传媒

  • 16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园艺学报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23篇2010
  • 1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值对猪粪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构建了以布阴极组为空气阴极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并将其应用于猪粪废水的处理与产电.重点考察了阳极液pH值对猪粪废水处理和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液pH=10时MFC的产电和废水处理性能最佳,输出功率密度达到2.10W/m3,与阳极液pH=6和pH=8时的电池相比,输出功率分别提高约2.7倍和1.9倍.同时,阳极液pH=10时,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也分别达到86.7%和92.8%,比阳极液pH=6和pH=8时MFC的COD去除率提高了约13.8%和6.7%;氨氮去除率提高了约5.3%和3.5%.本研究表明,调控阳极液pH值能够有效强化猪粪废水处理和产电,为猪粪废水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郑宇李天宏周顺桂舒灿伟覃环袁勇
关键词:猪粪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PH值
施用堆肥对生菜品质和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了施用玉米秸秆堆肥对盆栽生菜的产量和品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和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堆肥配施能够使生菜增产,提高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善品质;且施用堆肥或化肥与堆肥配施能够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同时施用堆肥能够显著增强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另外,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堆肥配施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改善土壤酸度。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蔗糖酶以及过氧化氢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与有效钾分别与微生物和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黄继川彭智平李文英于俊红林志军杨林香
关键词:堆肥生菜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
2008年秋季早熟菜心品种区域试验被引量:1
2010年
2008年秋季广州市种子站和惠州市种子站联合进行了早熟菜心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碧绿粗苔菜心、油绿粗苔菜心、油绿501菜心、31号甜菜心、翠绿王甜菜心、大种45天油青菜心、美绿菜心7个新品种均为油青早熟菜心,适宜在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种植。
李桂花陈汉才宋钊张艳
关键词:菜心
微生物发酵床微生态养鸡过程鸡的行为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床饲养环境下肉仔鸡在白天(8:00~20:00)的行为表现,随机选取9只肉仔鸡进行连续1周的观察。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饲养下,鸡的各行为持续时间中,趴卧时间最长,约占80%,而鸡的行走、奔跑及梳羽等运动时间较少,约占10%,且运动主要集中在8:00~10:00和18:00~20:00这两个鸡舍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一天中,鸡出现两次采食高峰期和两次饮水高峰期。采食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8:00~20:00这两个时段,饮水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0:00~12:00这两个时段。此外,肉仔鸡的体温和张嘴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与之成正比。
郑雪芳刘波卢舒娴林抗美蓝江林黄有旺许梓豪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床养鸡
TGEV和PED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细胞分离培养研究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ORF2(S基因)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株的ORF6(N基因)核酸序列,经DNAsis2.0比较分析,分别筛选出TGEVS基因和PEDVN基因相对保守区,利用Prim...
李霞张春红赵亚华张建峰
关键词:TGEVPEDV多重RT-PCR
文献传递
蚕沙发酵过程及营养元素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吴娱明施英刘凡陈智毅刘学铭邹晓宇
关键词:蚕沙发酵营养肥料
长豇豆新品种‘丰产6号’被引量:6
2012年
长豇豆早中熟新品种‘丰产6号’是由‘增城花仁白豆’的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荚色绿白,荚条直,肉厚,荚长60cm,荚宽1.0cm,单荚质量28g。荚形整齐,荚面平整,纤维少,品质优,产量高,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田间枯萎病、锈病发病率低,适宜广东省春夏秋季种植。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
关键词:豇豆
芥蓝新品种‘夏翠芥蓝’被引量:10
2011年
‘夏翠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早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片椭圆形,叶长18.5cm,叶宽18.1cm;菜薹长17~20cm,薹粗2.0~2.5cm,单薹质量110~150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8月—10月上旬。
李桂花陈汉才宋钊张艳曹健陈琼贤
关键词:芥蓝自交不亲和系
副猪嗜血杆菌hhdA基因的克隆与分子特征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hhd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中扩增其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纯化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BamHⅠ、Hind...
宋帅李春玲李淼杨冬霞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分子特征
文献传递
芥蓝新品种‘秋盛芥蓝’被引量:6
2011年
‘秋盛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中早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片圆形,叶长20cm,叶宽21cm,菜薹长15cm,薹粗2.2~2.8cm,单薹质量120~180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为8—11月下旬。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宋钊
关键词:芥蓝自交不亲和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