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4)

作品数:142 被引量:1,288H指数:20
相关作者:李贵全朱洪德陈静胡晓辉苗华荣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6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1篇大豆
  • 35篇花生
  • 19篇油菜
  • 18篇性状
  • 16篇选育
  • 14篇杂交
  • 14篇甘蓝
  • 13篇栽培
  • 12篇后代
  • 11篇高油
  • 11篇甘蓝型
  • 10篇农艺
  • 10篇抗性
  • 10篇基因
  • 10篇高产
  • 9篇农艺性
  • 9篇农艺性状
  • 9篇SSR
  • 7篇雄性不育
  • 7篇诱变

机构

  • 16篇山西农业大学
  • 13篇黑龙江省农业...
  • 12篇黑龙江八一农...
  • 10篇西南大学
  • 9篇河北省农林科...
  • 9篇山东省花生研...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河南省农业科...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吉林省农业科...
  • 6篇山东省农业科...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湖南省作物研...
  • 4篇黑龙江农垦总...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6篇李贵全
  • 11篇朱洪德
  • 10篇苗华荣
  • 10篇胡晓辉
  • 10篇陈静
  • 10篇王志新
  • 8篇郑伟
  • 8篇郭数进
  • 8篇石运庆
  • 8篇刘忠堂
  • 8篇吴秀红
  • 8篇郭泰
  • 8篇唐章林
  • 7篇张新友
  • 7篇李加纳
  • 7篇禹山林
  • 6篇张洁夫
  • 6篇戚存扣
  • 6篇浦惠明
  • 6篇智海剑

传媒

  • 23篇大豆科学
  • 15篇中国油料作物...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花生学报
  • 7篇作物学报
  • 7篇大豆科技
  • 6篇核农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作物杂志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种业
  • 3篇河北农业科学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31篇2010
  • 49篇2009
  • 35篇2008
  • 8篇2007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大豆资源利用与小粒大豆品种创新被引量:21
2009年
为了利用国外大豆品种资源,改良与创新小粒大豆品种,此研究在国外大豆品种资源引入与鉴定的基础上,以国内小粒豆品种龙小粒豆1号(龙9777)为母本,与日本小粒豆品种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对后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与试验,创新出合交05-1478(合丰54号)、合交05-1483(合丰58号)两个小粒大豆品种。概述了国外资源利用与小粒豆品种创新过程与试验结果,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引入与利用优异的国外小粒大豆品种资源,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是创新与改良小粒豆品种的有效途径。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付建江刘国民
^(60)Co-γ射线辐照鲁花11号对后代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对60Co-γ射线辐照鲁花11号花生种子获得的后代材料研究发现,辐照后代的花生内在品质出现明显变异:花生种子蛋白质含量最高提高3个百分点,脂肪含量最高降低11个百分点,油酸/亚油酸比值最高提高0.98。表明60Co-γ射线在花生品质改良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苗华荣李培习胡晓辉石运庆陈静
关键词:辐照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被引量:15
2010年
以高蛋白的大豆品种齐黄26和低蛋白的滑皮豆为亲本,杂交获得含170个单株的F2代分离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包括18个连锁群的分子连锁图谱,覆盖大豆基因组长度1 035.6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6.44 cM。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在济南和冠县衍生出的F2∶3群体的蛋白质含量的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济南试验点定位到3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分布于D2、E和K连锁群上,分别可解释14%、11%和2%的变异;冠县试验点定位到1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位于E连锁群上,可解释3%的变异。通过遗传作图找到3个与所定位的QTL相连锁的SSR标记,这些标记可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林延慧张丽娟李伟张礼凤徐冉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含量QTL定位
安徽省新收集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SSR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该研究以24份2006年安徽省新收集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6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4对SSR引物扩增出237条多态性带,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Simpson指数为0.4063-0.8835,平均值0.7203;Shannon-weaver指数为0.6191-2.1662,平均值1.4574。聚类分析将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分为两大类群,包括江淮丘陵野生大豆类群以及淮北、沿江、皖西和皖南混合类群。
陈辉张磊张文明汤复跃姚大年江莹芬岳海旺
关键词:SSR野生大豆
花生辐照后M_2代突变材料的SSR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以60Coγ射线辐照花生品种鲁花11号,通过调查其M2代植株农艺性状,筛选到7个叶部特征明显变异的突变材料,利用107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分析突变材料的DNA变异。结果发现突变材料与原品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且均呈现多个位点突变。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表明,60 Co辐照诱变可使花生的DNA分子多个区段内发生重复或缺失等结构性变异。
苗华荣胡晓辉崔凤高石运庆陈静禹山林
关键词:花生SSR标记
花生组培苗嫁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为解决花生组培再生苗及转基因苗驯化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本试验以花生实生苗作为砧木,对花生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净台内无菌嫁接效果较好,以再生苗或实生苗为接穗进行无菌嫁接,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明显高于室内嫁接成活率(71%~72%);无菌嫁接时12~15d苗龄的砧木效果最好;将无菌嫁接苗在培养基中培养3~5d后进行驯化移栽为最佳时期;不同花生基因型嫁接苗成活率在87%~95%;嫁接苗移栽田间后,其成活率高达94%,且100%结果。
郝世俊隋炯明乔利仙王晓杰王晶珊
关键词:花生实生苗再生苗嫁接
晋大62×诱处4号杂交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选用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和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微卫星(SSR)标记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了亲本及后代群体间的遗传特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了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杂交后代的筛选、种质创新及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以亲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用40对不同的引物进行电泳共筛选出23对位于多条染色体上的差异引物,其多态性比例为55.0%。通过聚类分析所有材料可聚类为以下几类:母本晋大62(CK1)和后代6-13号材料聚为第一大类,父本诱处4号(CK2)和后代25-31号材料聚为第二大类,而1-5、14-20聚为第一小类,21-24、32-35聚为第二小类,这两小类材料与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远。
李玮瑜孙毅李贵全任鹏
关键词:大豆杂交后代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干旱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系生理指标变化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2009年
选用同一大豆杂交组合亲本产生的4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于营养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渗透势等生理指标,并结合株重、粒数、粒重等农艺性状,通过抗旱隶属函数值对各品系的抗旱性级别进行了划分,进而对各品系生理指标与其抗旱隶属函数值做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而相对电导率、渗透势与抗旱性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得出4个品系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73-2(圆叶紫花)、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郭数进李贵全
关键词:大豆品系生理指标抗旱性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主基因的效应被引量:18
2008年
以大豆生育期近等基因系为材料,比较12h短日照(SD)及16h长日照(LD)条件下E1/e1、E2/e2、E3/e3、E4/e4、E5/e5、E7/e7等6对生育期相关主基因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大多数生育期基因型中,显性位点延迟大豆的开花期和成熟期,隐性位点提早开花期和成熟期。同一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效应值不同,显性位点可增强其他基因的效应,说明各基因间存在互作。生育期基因的效应受光周期影响很大,长日照可增强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的效应,短日照则相反。此外,光周期对基因效应的影响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其中,E1基因在大豆营养生长阶段、E4基因在生殖生长阶段受光周期影响较大,而E3基因在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阶段均受光周期的严格调控。不同光照条件下生育期基因效应的分析结果,可为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的定量设计提供依据。
王英吴存祥张学明王云鹏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近等基因系光周期
大豆抗烟粉虱的鉴定体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2004年和2007年分别在济南、冠县两地对419份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烟粉虱鉴定,综合分析2年3点自然虫源条件下各品种的鉴定结果和各种抗性鉴定指标之间的关系,发现大豆感染烟粉虱的数量虽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特定品种的相对抗性表现稳定;筛选出滑皮豆等4个高抗和齐黄26等4个高感烟粉虱的标准品种,确定了以烟粉虱若虫为调查对象,以单叶感染烟粉虱若虫的平均数为抗性评价指标,以标准品种该指标为参照,当该指标<(a+d)时为高抗、≥(a+d)~<(a+3d)时为抗、≥(a+3d)~<(a+5d)时为中间、≥(a+5d)~<(a+7d)时为感、≥(a+7d)时为高感,其中d=(b-a)/8,a、b分别为4份高抗和4份高感标准品种单叶烟粉虱的平均数。同时确定了顶部叶片为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的有效调查叶位,中上部叶片为亚有限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有效调查叶位。
徐冉李伟王彩洁张礼凤戴海英邢邯
关键词:大豆烟粉虱抗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