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2)

作品数:102 被引量:786H指数:14
相关作者:马传喜司红起夏云祥乔玉强常成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7篇小麦
  • 16篇性状
  • 13篇基因
  • 10篇杂交
  • 10篇普通小麦
  • 9篇籽粒
  • 9篇小麦品种
  • 8篇溶剂保持力
  • 8篇品质性状
  • 8篇种质
  • 7篇高产
  • 6篇选育
  • 6篇杂交小麦
  • 6篇不育
  • 6篇不育系
  • 5篇雄性不育
  • 5篇雄性不育系
  • 5篇栽培
  • 5篇粒重
  • 5篇分子标记

机构

  • 35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篇山东省农业科...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绵阳市农业科...
  • 6篇国家小麦改良...
  • 5篇安徽科技学院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滁州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绵阳市农业科...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8篇马传喜
  • 25篇司红起
  • 12篇乔玉强
  • 12篇夏云祥
  • 10篇李生荣
  • 10篇任勇
  • 10篇周强
  • 9篇杜小英
  • 9篇常成
  • 9篇欧俊梅
  • 9篇陶军
  • 8篇蔡华
  • 7篇张海萍
  • 7篇庞启华
  • 7篇雷加容
  • 6篇王晓波
  • 6篇胡银岗
  • 5篇刘建军
  • 5篇张从宇
  • 5篇王敏

传媒

  • 24篇麦类作物学报
  • 9篇作物学报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激光生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种子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中国种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31篇2009
  • 39篇2008
  • 6篇2007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Co-γ射线诱变小麦品质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探索小麦品质性状的物理诱变效应,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河科2号的干种子,对M3代234个株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和产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SSR分子鉴定,以超过均值±2×标准差确定变异株系。结果表明,在M3代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有13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5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湿面筋含量有8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沉降值有6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硬度有2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9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产量有5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4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相关分析表明,M3群体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平行变异的趋势。初步筛选出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符合国家强筋小麦标准(蛋白质含量≥15%,湿面筋含量≥35%)的株系8个。经SSR分子标记检测,与控制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存在连锁的2个特异引物Xbarc 164和Xgwm 161在以上8个变异株系都呈现多态性标记,表明这些株系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
来德娥赵平王敏张从宇
关键词:小麦湿面筋含量沉降值SSR分子标记
小麦粉溶剂保持力与籽粒硬度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探讨小麦粉溶剂保持力(SRC)与籽粒硬度及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选用19份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对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小麦粉SRC、籽粒硬度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籽粒硬度与小麦粉水SRC、碳酸钠SRC和乳酸SRC间相关达1%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8、0.7453和0.8523,与蔗糖SRC间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与蔗糖SRC、乳酸SRC间相关达5%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5545和0.5206,与水SRC及碳酸钠SRC间相关不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小麦粉4种SRC中,籽粒硬度能够解释乳酸SRC变异的72.6%,蛋白质含量能够解释蔗糖SRC变异的30.7%,回归方程分别为Y(Hardness)=1.814X(LASRC)-120.242和Y(Protein content)=0.081X(SSRC)+3.363。参试材料在不同地点的品质指标与所有地点品质指标平均值间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合肥点与品质指标平均值之间总体相关程度较高;不同地点间小麦粉4种SRC极显著正相关,差异表现存在一致性。
夏云祥乔玉强司红起常成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溶剂保持力蛋白质含量
带有莫迦小麦(T.macha)染色体片段的普通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YM3314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为简化杂交小麦制种环节,扩大和创新小麦温敏雄性不育遗传资源,在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背景下利用莫迦小麦1B染色体上的T型恢复基因作为选择标记,将与其连锁的莫迦小麦雄性不育温敏基因导入普通小麦3314的核基因组,获得带有莫迦小麦1B染色体有关育性片断的材料TM3314,经回交导入粘果山羊草细胞质背景,育成KTM3314A(简称为YM3314)。经秋播、秋播剪穗再生分蘖、夏播、春播试验,YM3314在陕西杨陵秋播雄性不育,秋播剪穗再生分蘖、夏播、春播均雄性可育;结合人工气候箱控温控光试验结果表明,YM3314的雄性不育具有温度敏感特性,对日长似乎不敏感。带有莫迦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可称作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
何蓓如胡银岗宋喜悦马翎健李宏斌董普辉于玲
关键词:温度敏感雄性不育
小麦红叶耳基因的SSR标记定位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为明确小麦红叶耳基因的染色体位置,以小麦BS210(红叶耳)/O201(绿叶耳)的DH群体为材料,于2005~2006和2006~2007年度分别将120个DH株系及亲本在北京种植,并对该群体进行叶耳颜色的鉴定。遗传和方差分析表明,红叶耳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并存在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根据DH群体叶耳颜色分别构建红叶耳池和绿叶耳池,利用BSA法和SSR引物筛选与红叶耳基因连锁的标记,将红叶耳相关基因定位于3B染色体长臂上,QTL分析表明,红叶耳主效QTL位于WMC182和WMC54之间,贡献率为24.1%,与最近标记WMC182的距离为7.1cM,红叶耳基因来自母本BS2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BSA与QTL方法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简单性状基因定位的效率和精确度。
池慧芳张立平赵昌平韩冰单福华田再民王为先
关键词:小麦BSASSRQTL
小麦PEBP-like基因等位变异与籽粒大小、粒重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小麦PEBP-like基因与籽粒大小、粒重相关。本文根据水稻GS3基因序列搜索小麦及其近源种属EST序列,电子克隆小麦PEBP-like基因,并设计特异引物在万县百麦子/京411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 inant inbredl ines,RILs)鉴定该基因变异与籽粒大小及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文小麦籽粒大小与粒重相关性较好,其中粒宽和粒重的相关性最好(0.668**),其次是粒厚(0.629**),粒长也与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0.485**)。WKS3-8引物在亲本和群体中多态性较好,具有A型等位基因的家系,籽粒较小、粒重低,其大部分家系千粒重低于平均值(38.3g);而具有B型等位基因的家系,籽粒较大,粒重高,其大部分家系粒重高于平均值。上述说明PEBP-like基因等位变异与小麦粒长、粒宽、粒厚及粒重关系密切。
常成张海萍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等位变异粒重
斯卑尔脱(T.spelta)小麦和莫迦小麦(T.macha)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育性恢复和几个重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明确斯卑尔脱(T.spelta)小麦和莫迦小麦(T.macha)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育性恢复等的影响,利用1B/1R小麦K型不育系K3314A、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YS3314和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YM3314进行秋播、春播试验,考察3种类型不育系育性对温度的反应,并分别与普通小麦品种(系)90(13)21、L783、温6、陕354和邯6172杂交,测定和比较其F1的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几个重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YS3314和YM3314秋播完全雄性不育,春播则自交结实,K3314秋播、春播皆雄性不育,说明T.spelta和T.macha的1BS染色体导入使K3314A获得温敏特性。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比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和1B/1R类型不育系更易恢复;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其杂交F1产生极少或不产生单倍体,且在单株有效穗数和有效小穗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则在穗粒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李峥峥何蓓如宋喜悦李宏斌胡银岗马翎健
关键词:小麦
小麦溶剂保持力的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为阐明基因型和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小麦溶剂保持力的影响,以品质差异较大的19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4个地点的小麦溶剂保持力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各溶剂保持力的变异系数与平均变异系数的比值作为稳定性参数,初步分析了各溶剂保持力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4种溶剂保持力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间差异均极显著;(2)基因型效应是影响小麦溶剂保持力的主要因素,其方差占总方差的56.7%~83.4%,远大于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3)环境对蔗糖溶剂保持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碳酸钠溶剂保持力和乳酸溶剂保持力,水溶剂保持力受环境的影响较小;(4)溶剂保持力的稳定性因基因型而异,同时基因型间各溶剂保持力的稳定性变化趋势亦不一致。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夏云祥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何贤芳
关键词:小麦溶剂保持力基因型稳定性分析
小麦新品种长4738的丰产性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根据2004-2005年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变异系数、适应度、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osolin)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长4738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长4738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我国北部冬麦区广大水地示范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俊灵孙美荣李岩华张东旭申书珍
关键词:小麦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鉴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mays L.)产生的杂种子代的单倍性,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杂种幼胚及胚拯救产生的植株进行表型分析与染色体记数。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诱导的杂种子房内均无胚乳,仅在少数子房内观察到1个游离的球形幼胚,这些幼胚发育成植株后在花期花药退化或花粉败育,这一特征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后代单倍性的形态学标记。研究同时表明,杂种子代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1,在整个染色体组中无可同源配对的成对染色体,并且未发现玉米染色体,结合麦族植物染色体基数x=7的特点,确定该杂种子代为小麦单倍体(三元单倍体),这是小麦×玉米杂交后代单倍体鉴定最重要的细胞学标记。文中同时对小麦×玉米杂交后代单倍体鉴定的重要性,及与以前相关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蔡华马传喜乔玉强
关键词:小麦玉米单倍体形态学细胞学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Psy基因的等位变异
2009年
根据已发表的麦族植物Psy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sy02,克隆小麦Psy基因(片段)。结果表明,Psy02引物的扩增产物出现2种带型:196bp和233bp,序列分析表明两条特异条带涵盖了小麦Psy基因第2外显子全部序列,相差的37bp为Psy基因第2内含子中的一段插入序列,可反映不同黄色素含量(YPC),属小麦Psy基因的等位变异。验证试验表明,248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有153份材料(占样品数的65.7%)扩增出196bp条带,群体内YPC均值7.314mgkg-1,属高YPC范畴;另有95份材料(占样品总数的38.3%)扩增出233bp条带,群体内YPC均值为5.207mgkg-1,属低YPC范畴,方差分析表明二者YPC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差异,说明上述37bp的插入序列是导致小麦品种间YPC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因此该引物扩增的Psy基因对小麦YPC具有显著影响,引物Psy02是对小麦YPC进行分子鉴定的重要标记。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
关键词:小麦微核心种质等位变异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