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06021)

作品数:23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黄维姜鸿基韦玮彭波解令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5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共轭
  • 6篇发光
  • 5篇电致发光
  • 5篇传感
  • 4篇水溶
  • 4篇水溶性
  • 4篇纳米
  • 4篇光材料
  • 3篇生物传感
  • 3篇蓝光
  • 3篇蓝光材料
  • 3篇共轭聚合物
  • 3篇分子
  • 3篇感器
  • 3篇传感器
  • 2篇铱配合物
  • 2篇乙炔
  • 2篇支化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机构

  • 20篇南京邮电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6篇黄维
  • 4篇范曲立
  • 3篇姜鸿基
  • 3篇彭波
  • 3篇韦玮
  • 2篇魏昂
  • 2篇凌启淡
  • 2篇李盛彪
  • 2篇覃春杨
  • 2篇唐超
  • 2篇刘淑娟
  • 2篇李迪
  • 2篇钱妍
  • 2篇浦侃裔
  • 2篇解令海
  • 2篇龙光斗
  • 2篇许文娟
  • 2篇万俊华
  • 1篇何耀
  • 1篇汪联辉

传媒

  • 8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进展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全国第八届有...

年份

  • 4篇2010
  • 3篇2009
  • 1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类基于苝酰亚胺和亚苯基亚乙炔基交替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08年
以1,7“bay”位置溴化苝酰亚胺为电子受体、低聚亚苯基亚乙炔基(OPE)为电子给体,通过Sonagashira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OPE含量的具有p-n结构主链全共轭交替聚合物,并对其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350~900 nm),有利于提高体系的光吸收效率;荧光光谱实验发现,对苝酰亚胺单元进行选择性激发,产生由分子内电荷分离所导致的荧光猝灭现象,为该材料应用于光伏器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王瑞杰浦侃裔覃春杨彭波黄维韦玮
关键词:苝酰亚胺电荷分离循环伏安
水溶性含苯并噻唑的刚柔嵌段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传感应用研究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共轭聚合物为代表的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引发了一场光电子器件领域的革命,目前被广泛用于制备新一代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激光器和晶体管等。水溶性共轭聚合物其特殊的光电性质满足了新一代生物传感对高...
李迪范曲立黄维
含空间位阻基团的超支化聚芴的合成、表征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以1,3,5-间三溴苯和三(4-溴苯基)胺为支化核,引入9,10-二溴蒽和2,7-二溴-螺(芴-9,9-氧杂蒽)通过Suzuki反应与芴分别共聚,得到4种不同结构的超支化聚芴蓝光材料,对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根据退火前后荧光光谱的变化对其光谱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超支化结构和高位阻基团,聚芴的荧光发射光谱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绿光区发射现象几乎完全被抑制.
覃春杨刘烽彭波黄维韦玮
关键词:超支化聚芴空间位阻聚集态
聚对苯撑乙烯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从聚合物结构修饰、复合/共混以及合成工艺等方面概述了近十多年来聚对苯撑乙烯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为获得高效、稳定、可溶的PPVs型有机光电材料,可通过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氟原子、氰基、含氮杂环等)等对其结构进行修饰来改善其平衡电荷传输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发光效率;同时,通过引入长链取代基和液晶单元结构来兼顾聚合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以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器件的稳定性。通过复合/共混可以控制聚合物膜的聚集态来提高发光效率。
李盛彪钮春丽杨雄龙光斗唐超黄维
关键词:聚对苯撑乙烯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溶解性
通过硅烷偶联剂在硅和铟锡氧化物(ITO)表面嫁接寡聚芴分子
2008年
通过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的"分子桥梁"作用,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修饰后的寡聚芴分子键联到硅表面和铟锡氧化物(ITO)表面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CV)方法等的表征证实了通过硅烷偶联剂在硅表面和ITO表面嫁接寡聚芴分子可行性。
段瑜温贵安许国勤黄维
关键词:铟锡氧化物硅烷偶联剂
基于水热法制备的ZnO纳米棒的CO传感器被引量:6
2007年
纳米结构的氧化锌(ZnO)可以吸附大量的气体,并且在吸附了气体之后形成特定的表面态,从而对其导电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用水热法在ITO电极之间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表征后发现,制得的ZnO纳米棒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在200℃下,当1.25mg/L的CO气体通过ZnO纳米棒时,ITO电极两端的电流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显示该装置对CO气体具有较明显的响应(灵敏度为18)。可以预见通过改变电极之间生长的ZnO纳米结构形貌,提高纳米结构的表面利用率,以及适当提高测试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制作的气体传感器具有简单、廉价、环保的特点,对于气体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魏昂黄维徐春祥孙小卫
关键词:水热法氧化锌气体传感器
Influence of bidentate structure of an aryl phosphine oxide ligand on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its Eu~Ⅲ complex被引量:1
2010年
The bidentate phosphine oxide ligand 1,8-bis(diphenylphosphino) naphthalene oxide (NAPO) and its EuⅢ complex 1 Eu(TTA)3(NAPO) (TTA=2-thenoyltrifluoroacetonate) were chosen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identate phosphine oxide ligand on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mplex. The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of 1 were studied.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with bidentate structure NAPO could suppress solvent-induced quenching by enforcing the ligand-ligand interaction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complex. Contrasted with the monodentate triphenylphosphine oxide (TPPO), NAPO had a higher first triplet excited energy level (T1) and a lower first singlet excited energy level (S1), which fit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xcited energy levels of anion ligand TTA much more and supported more efficient singlet and triplet energy transfer in its EuIII complex.
许辉魏莹赵保敏黄维
9位芘和长链烷氧基苯取代的三联芴
2008年
采用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了9位芘和长链烷氧基苯取代的三联芴ATF。热分析结果显示ATF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分解温度为430℃,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55℃。芘在芴9位的非共轭取代并没有改变共轭三联芴的高效率蓝光发射特点,但ATF的HOMO能级得以明显提高,这意味着空穴注入性能有明显的提高。ATF既可以采用真空蒸镀,又可以采用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旋涂器件(ITO/PEDOT∶PSS(40nm)/ATF(100nm)/Ba/Al)的启动电压为7V,最大外量子效率为0.62。
唐超陈淑芬凌启淡
关键词:蓝光材料
CdS和CdSe新型纳米结构的高效溶剂热合成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快速高效的溶剂热法合成了海星形CdS纳米结构和一维CdSe纳米结构。用XRD、SEM和UV-Vis等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单一的CdS和CdSe纳米结构,且CdS纳米结构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形成极大地受到pH值影响,而CdSe先形成层状的二维结构、再形成一维纳米结构。
钭建宁郭睿倩彭波韦玮黄维
关键词:溶剂热合成
一种直接在镍片上生长氮化硼纳米管膜的方法
2008年
以球磨无定型硼粉和MgO粉后得到混合粉体为原料,于1150℃氮化反应,直接在镍片上生长出BN纳米管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散射能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详尽的结构表征,并初步探讨了BN纳米管膜的形成机制。
马延文胡征
关键词:氮化硼纳米管基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