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576)
-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改生王军卫刘宏伟牛娜王小利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以四类异质(粘果、易变、偏凸和二角山羊草)异核(224,90-110)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与生产上一系列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系统调查了杂种F1代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及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频率,并对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1自交结实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其杂种F1自交结实率与其减数分裂中期的单价体频率及后期染色体变异率有一定的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中期单价体频率及后期染色体变异率存在着正相关,且达显著水平;2异源细胞质对染色体配对的影响因父本遗传背景不同而不同;3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育性不仅与染色体配对有关,亦受环境及基因型的影响。
- 姬俊华张改生王晓娜牛娜
- 关键词:雄性不育系细胞遗传学染色体行为
-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应用石蜡切片和醋酸洋红压片法,从细胞学角度对4个同质异核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ms bicor -8222、ms bicor -80 6 、ms bicor -5-4及ms bicor -5-8的花粉败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4种不育系败育特点总趋势基本雷同,但也因特定核型亦存在一些差异; 2 二角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与其保持系相似,花粉败育就花药而言,中层有延迟退化、解体的趋势,就花粉粒而言,败育主要发生在二细胞花粉粒后期至三细胞花粉粒期; 3 4个不育系花粉败育异常,主要表现为二分体细胞内有微核出现,内缘壁周缘细胞均呈次生纤维状增生;维管束鞘细胞排列不规则,花粉大小不一; 4 花粉败育与营养供应无直接关系,细胞核对花粉育性及育性相关性状相对细胞质影响较小.
- 姜奇彦张改生王军卫王小利刘宏伟牛娜
- 关键词:小麦花粉败育细胞学
- 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小麦雄性不育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 2004年
- 染色体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染色体的添加、削减和代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亦融入到染色体工程技术,赋予染色体工程以新的内容,不仅包括在染色体组、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水平上所进行的染色体遗传操作,而且涵盖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染色体微切割和人工染色体等新技术。本文阐述了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小麦雄性不育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其主要有:(1)育性基因的定位,如育性基因的单体、缺体、端体和缺四体分析等;(2)外源育性基因的染色体鉴定;(3)核型雄性不育的染色体保持技术;(4)育性载体染色体的定向替换等。本文还对染色体工程技术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牛娜张改生刘宏伟王军卫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基因定位
-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以 5个同质异核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 ms( bicor) - 82 2 2、ms( bicor) - 83( 37) 65、ms( bicor) -偃师 9号、ms( bicor) - 80 ( 6)及 ms( bicor) - 90 - 1 1 0为基本材料 ,与一批优良小麦品种(系 )及部分亲本材料为父本进行测交 ,获得 2 1 1个组合 ,考察其 F1育性 ,结果表明 :( 1 ) 5个同质异核不育系 ,除二角型非 1 B/1 R不育系 ms( bicor) - 90 - 1 1 0与二角型 1 B/1 R不育系 ms( bicor) - 83( 37) 65、ms( bicor) -偃师 9号之间平均恢复度差异显著外 ,4个 1 B/1 R不育系之间平均结实率差异不显著 ;( 2 )对同一不育系而言 ,与不同恢复系测交 ,其恢复度呈现连续变异 ;( 3)同型非 1 B/1 R不育系较 1 B/1 R不育系恢复度普遍高 ;( 4 )对同一恢复系而言 ,各不育系测交
- 邵景侠张改生刘宏伟王军卫
- 关键词:育性恢复性
-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F_1产生单倍体频率初探被引量:2
- 2004年
- 以3个二角型1B/1R小麦不育系ms(bicor)-83(37)65,ms(bicor)-偃师9号,ms(bicor)-80(6)和1个非1B/1R不育系ms(bicor)-90-110与不同基因型小麦非整倍体系列(单体、缺四体和重双端体)及8个不同的恢复系杂交,调查不育系本身和杂种F1产生单倍体的频率及其杂种F1代的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二角型1BL/1RS不育系杂种F1代产生单倍体的频率与不育系自身1B/1R易位染色体组成有很大关系,亦与父本的染色体构成有关,父本的非整倍体系列有提高单倍体频率的趋势,而与杂种F1的育性没有直接关系;二角型非1BL/1RS不育系自身及其杂种F1代无单倍体产生。
- 邵景侠张改生刘宏伟王小利王军卫
- 关键词:雄性不育系F1代单倍体
-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F_1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小穗两边结实数、中间结实数等结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例变幅为38%~48%;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所配制的组合,在2个结实性状上,包括国内法、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均具有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数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国际法恢复度高的组合(K-224×5253),究其原因是双亲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高,尤其亲本5253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在供试材料中是最高的,其显性效应也较高(36.14%);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结实率的高低与环境的互作相对较小,育性恢复性在年份间的表现比较稳定。
- 牛娜张改生梅拥军马守才李红霞
- 关键词:结实性状
- 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以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ms(kots)-90-110、ms(var)-90-110和ms(ven)-90-110为母本,一些优良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广泛进行测交和育性恢复性分析,结果表明:(1)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不同于相同细胞质背景下1BL/1RS易位型不育系,突出地表现为: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泛,高恢复度恢复系在普通小麦中占较大比例,且F1育性变异幅度小,变异系数低,并可将二者视为选择优良恢复系的辅助指标(2)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完全克服了同质1BL/1RS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缺点,不育系和测交F1无单倍体产生;(3)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持有的易恢复性特点,为常规育种的最新成果直接应用于杂种小麦组配强优势组合创造了极有利条件。
- 杜伟莉张改生刘宏伟王军卫王小利赵卓军
- 关键词:育性恢复性小麦粘果山羊草偏凸山羊草
-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雌雄不育配子传递率研究
- 2007年
- 为了给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偏、粘、易、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F1雌雄不育配子的传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不育配子传递率均低于50%,粘、易、偏型不育系F2代供试群体全部可育,并且正反交不育配子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都为0,初步认为符合配子体不育的特点;二角型不育系正反交雌雄不育配子传递率也都低于50%,但不育雄配子传递率要高于雌配子传递率,并且正反交都有不育株出现。所以二角型不育系是配子体不育还是孢子体不育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姬俊华张改生孟超敏牛娜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
- 杂种小麦品质性状的性状相关和主成分分析被引量:33
- 2016年
- 为了探究化杀杂交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世代的表现,以4个品质不同小麦品种组配的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种F1代(杂交当代种子)和F2代(F1代植株上的自交种子)及其亲本的籽粒品质性状和面团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亲子相关、性状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杂种小麦F1代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远远大于F2代杂种优势,杂种小麦F2代存在较强的面团品质杂种优势;(2)在小麦品质改良过程中,以籽粒硬度和蛋白质含量作为选择指标,有利于筛选出高面筋含量、高沉淀值以及蛋白质品质和磨粉品质优良的基因型;(3)在杂种早代选择籽粒蛋白质含量时不能忽视低亲的影响,要提高杂种F2代的沉淀值,关键是提高高亲和中亲的水平;(4)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F2代8个品质性状综合成2个主成分因子。
- 李桂萍张根生巴青松张改生
-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亲子相关主成分分析
- 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单性孤雌生殖机理的研究初报
- 2003年
- 采用石蜡切片法就胚胎学对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诱导单性孤雌生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从受精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未受精极核贴近反足细胞、珠被附近有助细胞团等,初步显示助细胞是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单性孤雌生殖的胚细胞来源; 2 延迟授粉前大部分胚囊表现正常,延迟授粉不能诱发偏型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卵细胞单性生殖.
- 刘洪梅张改生刘宏伟王军卫姚雅琴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