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5028)

作品数:18 被引量:305H指数:12
相关作者:施能陈绿文封国林黄先香刘锦绣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气候
  • 9篇降水
  • 7篇气候变化
  • 5篇ENSO
  • 4篇年代际
  • 4篇环流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气候异常
  • 3篇季风
  • 3篇旱涝
  • 2篇东亚冬季风
  • 2篇冬季风
  • 2篇月降水
  • 2篇秋季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SOI
  • 2篇大气环流
  • 1篇冬季气候
  • 1篇汛期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 10篇南京气象学院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广东省气象局

作者

  • 17篇施能
  • 3篇刘锦绣
  • 3篇封国林
  • 3篇陈绿文
  • 3篇黄先香
  • 2篇白爱娟
  • 2篇谌芸
  • 2篇张俊
  • 1篇方建刚
  • 1篇郑彬
  • 1篇强卫龙
  • 1篇炎利军
  • 1篇顾骏强
  • 1篇夏冬冬
  • 1篇高鸿
  • 1篇谷德军
  • 1篇王颖
  • 1篇白彬人

传媒

  • 7篇南京气象学院...
  • 3篇气象科学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气象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48-2003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1948-2003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长期变化。研究表明,全球陆地降水量在近56年内平均减少为0.43 mm/a。全球陆地降水量的第一经验正交函数(EOF-1)解释了97.9%的总方差, 它的空间分布与全球年降水量的空间平均图非常相似,EOF-1的时间系数表现为明显的负趋势,趋势系数为一0.37,达到0.0l的显著性,表明全球年降水量明显减少了。此外,研究了全球陆地季、月降水场变化的近期特征,计算了全球36个纬度带平均年降水量的长期趋势,指出有12个纬圈的年平均降水量趋势达到0.05的信度的显著性,其中只有1个纬度带(75°N-80°N)是正趋势。
刘锦绣顾骏强施能郑彬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东亚冬季1000 hPa环流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将NCEP/NCAR 1951/1952~2003/2004年东亚冬季1 000 hPa风场进行向量EOF分解,研究其第一特征模态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EOF1时间系数能够很好地刻画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变化。强(弱)EOF1时间系数时,冬季我国气候冷、干(暖、湿),次年春季东北及河套等地区的温度明显偏低(高);次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明显偏少(多),华北和华南降水则偏多(少),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温度偏高(低),华南及西南地区夏季则温度偏低(高)。
黄先香施能炎利军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气候异常
1948—2001年全球陆地6—8月降水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22
2003年
采用 PREC/ L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 ,研究了 194 8— 2 0 0 1年全球陆地 6— 8月降水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在该时段内 ,6— 8月降水量较大的区域是全球几个主要的季风区 ,而且季风区的降水均方差较大 ;全球陆地 6— 8月降水量以负趋势为主要特征 ,降水量明显减少的区域是 :热带非洲 ,中国的淮河以北 ,俄罗斯的东部 ,中、西西伯利亚 ,朝鲜 ,南亚等 8个区域 ;降水量增加的区域是 :加拿大北部、格陵兰中部等 4个区域 ;全球 36个纬度带中共有 12个纬度带 6— 8月降水量趋势变化达到了 0 .0 5显著性水平的 Monte Carlo检验 ,但是只有 1个纬度带 (6 5~ 6 0°S)是正趋势。全球陆地 6— 8月降水量正趋势的范围是很小的。初步探讨了 ENSO与全球陆地6— 8月降水量趋势变化的关系。
黄先香施能炎利军
关键词:季风区
1948~2001年全球陆地12~2月降水旱涝长期变化被引量:24
2004年
本文利用 194 8~ 2 0 0 1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 (PREC/L) ,研究了全球、北、南半球及欧亚、非洲、澳洲、北美、南美和南极大陆 6个大尺度区域 12~ 2月的降水趋势变化及旱涝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全球、南、北半球的 12~ 2月的陆面降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全球 12~ 2月降水量从 1975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回归系数约为 - 0 .0 17mm/a。北半球有明显的降水减少 ,约为 - 0 .0 2 8mm/a ,南半球 12~ 2月降水表现为极微弱的下降趋势 ,且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划分出了全球、南北半球、全球 6个大尺度区域 12~ 2月旱涝年 ,指出全球及北、南半球12~ 2月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70年代中期以前是全球洪涝多发期 ,80年代到 90年代为全球干旱多发期。北半球旱涝特征与全球特征相近 ,南、北半球12~ 2月的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 12~ 2月大尺度区域中 :欧亚大陆、北美洲、南极大陆旱涝年的分布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 ,并指出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旱涝年降水量有显著的差异。 6个大尺度区域 12~ 2月的降水相关关系中 ,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相关系数最高 ,为 - 0 .35 ,北美大陆与欧亚大陆 ,南美洲和澳洲的 12~ 2月降水也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高鸿施能白彬人王颖
关键词:气候变化年代际变化
论带有趋势变化的变量的相关:数值试验被引量:5
2007年
当计算相关的二个变量都包含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成分时,原变量之间的相关特征可能被歪曲(夸大或者缩小).对此问题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变量带有性质相反的趋势变化,会使这二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减小(正相关的数值减小,负相关被夸大).变量带有性质相同的趋势变化,会使这二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增加(正相关被夸大,负相关数值变小).数值试验还表明,趋势变化对相关的影响具有可交换性.只要不改变它们趋势变化的数值,它们叠加的变量互相交换,影响相关系数的后果是一样的;研究还指出,二个变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时,对相关的影响会更大些.给出了实例.
施能顾骏强封国林
东亚冬季风场特征模态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将NCEP/NCAR1951/1952~2003/2004年东亚冬季1000hPa风场进行向量EOF分解,研究其第一特征模态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EOF1时间系数能够很好地刻画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变化。强...
黄先香炎利军施能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气候
文献传递
华南前汛期旱涝影响因子和预报方法被引量:25
2006年
利用二维风场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蒙特卡洛模拟检验等方法,研究华南前汛期旱涝年同期及前期风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850 hPa贝加尔湖东北部和南印度洋中部的风场异常是影响华南前汛期旱涝的重要因子;前期1月的印度北部和3月的西北太平洋风场异常可能是华南前汛期旱涝的强预测信号。分析还表明,3月份北太平洋地区的高度场与前汛期降水有密切关系。最后,建立了华南前汛期旱涝的预报工具。
黄先香炎利军施能
关键词:旱涝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与我国秋季气候异常被引量:48
2003年
利用1951~1999年我国秋季(9~11月)降水、温度和南方涛动指数(SOI)1935~2000年资料研究ENSO与我国秋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降水与ENSO的关系远比夏季降水与ENSO的关系好。El Nino 年我国秋季降水出现南多北少的分布型(S型)的频率增加近20 %,而La Nina年出现S型的频率减少20 %。反之,当我国秋季降水距平出现大尺度南北降水异常时,往往表示当时有ENSO现象发生。El Nino和La Nina年我国秋季降水距平的分布有显著差异,且这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江南北、西北和河套地区。不同时段SOI对秋季气候异常的影响不同, 当年4~10月SOI值与秋季降水EOF分解第二时间系数(反映大尺度南北旱涝异常特征的权重系数)之间为较明显的正相关, 其中8月最显著。上一年7~9月和同年1~3月的SOI值同秋季气温EOF分解的第二时间系数的正相关较明显。可根据前期5~8月的月平均SOI值,预报秋季大尺度降水异常,当年5~8月的SOI平均值偏高时,长江以南(北)地区的降水将有减少(增加)的可能,反之亦然。
谌芸施能
关键词:秋季气候异常ENS0南方涛动指数SOI秋季降水
1948—2000年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被引量:28
2003年
用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 (PREC/ L) ,研究了 194 8— 2 0 0 0年期间的 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检验。结果表明 ,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减少。显著地区是 :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 ,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 ,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 ,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面积比降水量增加面积要大 ,而且更为显著。研究还指出 ,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 ,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华北干旱的影响比 80年代前的影响要大。
夏冬冬施能陈绿文
关键词:ENSO事件蒙特卡罗模拟年代际
1948~2001年全球旱、涝变化和ENSO关系被引量:19
2006年
本文回顾了全球旱涝气候变化的一些最新研究,提出全球旱涝年定义方法,用最新资料对全球的旱涝年,旱涝季进行了补充计算与统一划分。给出了1948~2001年全球旱涝年和旱涝季表。据此,研究了全球旱涝气候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了全球旱涝年、旱涝季、全球降水量与ENSO的关系。计算了南方涛动在解释年、季平均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中的方差贡献百分比,结果表明,南方涛动在对全球,北半球和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中的解释方差百分比,分别是59.5%;28.6%和47.2%。南方涛动在9~11月,0°~10°S纬度带内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中的解释方差高达到67.9%。南方涛动在20°N^30°S纬度带内的年降水量中有很大的解释方差。
张俊施能封国林刘锦绣
关键词:气候变化年代际变化ENS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