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2012401019)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7
相关作者:习瑾昆郑桓贺永贵张国彬张义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心肌
  • 5篇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线粒体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缺血
  • 3篇藜芦
  • 3篇细胞
  • 3篇肌细胞
  • 3篇灌注损伤
  • 3篇白藜芦醇
  • 3篇大鼠心肌
  • 2篇蛋白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应激
  • 2篇内质网
  • 2篇内质网应激
  • 2篇黄芪甲苷

机构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习瑾昆
  • 6篇贺永贵
  • 6篇郑桓
  • 4篇张义东
  • 4篇张国彬
  • 3篇李王芳
  • 3篇郭静
  • 2篇谢宇曦
  • 2篇李璐
  • 1篇李莉
  • 1篇崔勋
  • 1篇伊红丽
  • 1篇刘洪敏
  • 1篇石冲
  • 1篇徐哲龙
  • 1篇赵宇辉
  • 1篇孙玉洁
  • 1篇杨方
  • 1篇刘恒
  • 1篇刘淑岩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心脏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伤患者不动杆菌属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不动杆菌属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治疗的400例烧伤患者送检标本,按照常规方法分离不动杆菌属,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耐药性;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不动杆菌属182株,其中119株来自创面分泌物,占65.38%,其次为痰液、导管、血液及其他标本,分别占17.03%、8.79%、5.50%及3.30%;不动杆菌属对常见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47.52%,对美洛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1.8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1.17%,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不动杆菌属感染主要见于烧伤患者的创面,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刘淑岩赵宇辉李莉
关键词:烧伤不动杆菌属耐药性
NOD2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易感性的关联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患者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唐山市工人医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21年1月因CD入院接受肠切除术并在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并发症患者41例为感染组,以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按照1∶1的比例选择同期医院行肠切除术但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并发症患者41例为非感染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入组时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NOD2通路相关因子NOD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对NOD2基因R702W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感染组血清中NOD2、RIP2、NF-κB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NOD2基因R702W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经检验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感染组患者NOD2基因R702W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34%、54.88%,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NOD2基因R702W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轻/中度感染组(P<0.05)。结论 NOD2基因R702W位点多态性与本地区CD患者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风险增加有关,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杨标顾全凯马晓龙马金生周万红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克罗恩病腹腔感染
清热除湿解毒方治疗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解毒方对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皮肤生理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寻常痤疮,且中医辨证为肠胃湿热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除湿解毒方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皮肤水分含量、皮肤油脂及pH值),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干扰素(INF-γ)水平,对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皮损程度积分、皮损数量积分、皮损颜色积分、皮损肿痛积分、皮损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2组治疗期间心、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皮肤水分均显著升高(P<0.01)、皮肤油脂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的IL-2、INF-γ均显著升高(P<0.01),IL-4、IL-10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优于你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除湿解毒方可以显著改善寻常痤疮肠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皮肤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卢静刘秀敏韩晓东刘洪敏
关键词:痤疮免疫指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其保护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指器官或组织经历缺血再灌注后,不能使其功能恢复,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如何能有效防止心肌再灌注损伤已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及其保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有助于临床实践。
唐丽敏贺永贵张义东郑桓张国彬习瑾昆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后处理
标准化护理在血流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程序护理管理(FOCUS-PDCA)与JCI标准化护理管理在血流感染中的应用及细菌培养阳性的临床意义,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9月随机选取静脉置管患者112例,采用FOCUS-PDCA与JCI标准化护理管理程序,根据血流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系统化的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手段,通过严格无菌与规范操作,卫生的监测、护理组织化专业性的培训,采用检核表进行评测;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个感染控制周期112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5.36%,第2个感染控制周期112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9%;实施护理管理后,感染率6.25%显著低于实施护理管理前的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实施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实施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标准化护理管理可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改变病原菌分布;降低细菌培养污染率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志珍王继秋李明芹王艳芬
关键词:血流感染细菌培养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白藜芦醇诱导的大鼠心肌线粒体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进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PTP)的开放来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的H9c2细胞株,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PKG抑制剂(KT5823)组和KT5823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attm)的变化及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SABC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9c2细胞GSK.3βser9位点磷酸化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GSK-3β、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表达水平。结果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attm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减少到(81.9±1.1)%]能够抑制△ψm的减少,与对照组[减少到(38.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KT5823组AaYm[减少到(41.8±1.2)%]明显低于白藜芦醇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的磷酸化GSK.3β及VAS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60.6±3.6)%和(157.9±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白藜芦醇+KT5823组的磷酸化GSK.3β及VAS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1.6±5.6)%和(98.0±0.5)%]明显低于白藜芦醇组(P〈0.01)。KT582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BC结果进一步显示,白藜芦醇组GSK-3βSer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NO的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DAF-FM的绿色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2±5.3)%和(77.0±5.4)%]。结论白藜芦醇通过cGMP/PKG信号通路抑制GSK-3β活性,进而阻止mPTP的开放来保护心脏。NO可能未参与白藜芦醇的线粒体保护作用。
贺永贵孙玉洁谢宇曦郑桓张义东郭静习瑾昆
关键词:心肌线粒体糖原合成酶激酶3白藜芦醇
Resveratrol prevents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 ERS
AIM: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ma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The ...
HE Yong-guiZHANG Yi-dongZHENG HuanXIE Yu-xiLI Wang-fangXI Jin-kun
Furin抑制剂α1-PDX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转移和成瘤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α1-PDX对宫颈癌细胞株He La细胞生长、转移及成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α1-PDX转染He La细胞,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Boyden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He La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Furin及产物膜性Ⅰ型金属蛋白酶(MT1-MMP)蛋白量的变化,荧光酶底物实验检测Furin活性。制作He La细胞致瘤裸鼠模型研究肿瘤体内生长。结果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4 hα1-PDX组He La细胞体外生长抑制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α1-PDX处理组穿过滤膜和基质胶的He La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He La/PDX可显著降低Furin的活性和MTI-MMP的蛋白水平。He La/PDX致瘤裸鼠的成瘤机率及皮下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α1-PDX可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生长、转移及成瘤能力,机制可能与降低Furin活性及产物MTI-MMP的表达有关。
石冲张国彬韩宝生杨俊红刘恒习瑾昆
关键词:宫颈癌HELAFURIN
锌与心肌保护
2014年
锌是人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结构与功能,参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多种代谢活动。锌稳态受锌转运体、锌连接分子、锌传感器调节。锌稳态失衡与多种疾病相关,
李王芳贺永贵张义东徐哲龙习瑾昆
关键词:心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黄芪甲苷对H2O2所致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抑制剂组[cGMP抑制剂ODQ、PKG抑制剂KT5823、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KATP)抑制剂5-HD]、抑制剂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ΔΨm),100μmol·L-1H2O2造成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进而确定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PTP)的开放程度;DAF-FM荧光探针观察一氧化氮(NO)产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蛋白表达。结果 50μmol·L-1黄芪甲苷能够模拟环孢素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开放的作用,此作用被ODQ及KT5823所逆转;黄芪甲苷使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增多,此作用被ODQ、KT5823及L-NAME所阻断,5-HD未改变此作用;黄芪甲苷明显增加磷酸化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表达,此作用被ODQ、KT5823所抑制;黄芪甲苷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此作用被LNAME所逆转。结论黄芪甲苷通过一氧化氮合酶产生一氧化氮,激活cGMP/PKG,使GSK-3β失活进而抑制mPTP的开放,发挥H2O2所致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可能未参与此过程。
贺永贵郑桓张国彬郭静李璐贺翼飞习瑾昆
关键词:黄芪甲苷心肌细胞线粒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