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04)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强庞丽波颉光普王世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化石
  • 2篇上新世
  • 1篇地理分布
  • 1篇第四纪
  • 1篇英文
  • 1篇釉质
  • 1篇真马
  • 1篇三趾马
  • 1篇中新世
  • 1篇竹鼠
  • 1篇晚中新世
  • 1篇微结构
  • 1篇古环境
  • 1篇仓鼠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甘肃省博物馆

作者

  • 3篇李强
  • 1篇王世骐
  • 1篇颉光普
  • 1篇庞丽波

传媒

  • 3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晚中新世副竹鼠化石(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描述了1996-2007年间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采集的副竹鼠化石。材料包括下颌骨1件、牙齿14枚和肢骨4件,分别采自该组的2个地点。根据标本较大的尺寸、形态特征,以及颊齿的釉质曲线高度,宝格达乌拉材料被归入三趾马层副竹鼠Pararhizomys hipparionum Teilhard de Chardin & Young,1931。Pararhizomys是一类具高冠、脊形和冠面构造简单颊齿的啮齿动物。该属目前发现的化石地点少,材料也不多,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周缘,其地史分布为晚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中期。与鼢鼠类(siphneids)和鼠平类(arvicolids)一样,Pararhizomys属的颊齿有由低冠到高冠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牙齿侧面釉质曲线(dentine tract)由平直、远离内外两侧谷底到起伏、接近甚至超过内外两侧谷底。为方便比较,本文为釉质曲线的高度设立"H"指数,即从每侧最深谷的谷底和釉质曲线的最高处取平行于冠面的平行线,此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H值越大,表明齿冠越低,反之则齿冠越高。尽管目前发现的副竹鼠标本不多,但似乎可以看到从早期到晚期,其颊齿的个体有从小变大,釉质曲线高度H值逐渐减小,即齿冠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Pararhizomys的牙齿形态多少与竹鼠类的低冠竹鼠Brachyrhizomys和竹鼠属Rhizo-mys及拟速掘鼠属Tachyoryctoides有相似之处,故常被与Brachyrhizomys和Rhizomys一起归入竹鼠科(Rhizom yidae),但该属的牙齿不具中脊和下中脊,褶沟少,一般为2-3个,与上述三属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对下门齿所作的切片观察也表明,Pararhizomys的釉质层结构与Brachyrhizomys,Rhizomys和Tachyoryctoides者相差甚远,其内层(PI)明显增厚,釉柱和釉柱间质(IPM)的排列方式存在明显差别。颊齿的冠高、冠面形态,以及下门齿的釉质层结构,似乎都表明了Pararhizomys属不大可能归入竹鼠科或速掘鼠科(Tachyorictoididae)。而下门齿釉质
李强
关键词:晚中新世地理分布
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三趾马化石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地层中的三趾马属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下部层位的材料因吻部间颌突较高、犬齿粗壮并在其内侧前后缘形成嵴和沟、下颊齿齿冠较低、双叶较圆以及外中谷很深等特征而归入意外(笨重)三趾马(Hipparion(Baryhipparion)insperatum Qiuet al.,1987),其古地磁年龄为4.3Ma;上部层位的标本因下颊齿高冠、双叶贺风型、外中谷宽浅以及下马刺发育等特征而归入黄河(近)三趾马(H.(Plesiohipparion)huangheense Qiu etal.,1987),其年龄约为3.9 Ma。在此之前,这两种三趾马的分布局限,仅发现于山西榆社和陕西蒲城的上新世地层,高特格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其地理和地史分布以及特征演化的了解。此外,还对高特格颊齿标本进行了连续横切,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加H.insperatum的双叶一直较圆,下后尖逐渐大于下后附尖,但外中谷形态并不随磨蚀加深而有大的改变;H.huangheense的双叶稳定、贺风型,外中谷内端随着磨蚀的加深变得宽圆,下马刺渐弱而下反马刺逐渐显现,下内尖逐渐变得圆钝,其后的凹也逐渐变小。高特格地点相对较低齿冠的H.insperatum向极高齿冠的H.huangheense的转变,指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在上新世逐步干旱化和草原化的过程。
庞丽波
关键词:上新世三趾马古环境
西藏阿里门士的真马化石被引量:1
2011年
描述了2009年采自西藏阿里地区门士乡附近的2件真马化石,标本包括1件完整的右前第2指节骨和1件左第3蹠骨近端,均采自门士河右岸河湖相砂砾岩堆积中。标本粗壮,第3蹠骨近端关节面圆隆、对各跗骨关节面宽大,第2指节骨横宽。大小形态上与邻近的札达盆地上新世地层中的札达近三趾马Hipparion(Plesiohipparion)zandaense者截然不同,代表了一类比现生半驴Equus kiang和E.hemionus都要大的真马类,可能属于普氏野马E.przewalskii。真马化石的发现确定了门士河右岸的河湖相砂砾岩为第四纪沉积物,已知E.przewalskii出现的时间通常不早于晚更新世,如果以后能增加标本证明门士真马化石确实属于E.przewalskii,那么门士的这套河湖相地层的形成年代应不早于12.6万年。
李强王世骐颉光普
关键词:第四纪真马
内蒙古上新世高特格地点的仓鼠化石(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对历年来采自高特格地点3个不同层位的共227件仓鼠类标本进行了分类描述和研究,这些标本可以归入2属3种,分别为进步中华仓鼠Sinocricetus progressus,大中华仓鼠(新种)S.major sp.nov.和蒙古微仓鼠Nannocricetus mongolicus。作为内蒙古中部地区新近纪动物群序列中的最晚代表,上新世高特格动物群存在一些特有的进步的小哺乳动物种类,S.major新种就是仓鼠类中的一例。大中华仓鼠新种特征为:个体显著大,齿冠高,下臼齿发育有较发达的(假)下中脊,其中m1的下中脊指向前内方向,m2的假下中脊(或称下原尖后臂)前内向与下后尖后壁连接。古地磁的测定表明,Sinocricetus progressus和Nannocricetus mongolicus在高特格剖面上的年限大致为4.2~3.9Ma,S.major只出现于剖面下部,其年限约为4.2Ma.Sinocricetus和Nannocricetus两属目前主要发现于中国北方晚中新世早期至最晚上新世的地层中,它们可能都是中国特有的新近纪仓鼠。对内蒙古中部地区最晚中新世二登图和哈尔鄂博、早上新世比例克和高特格地点的材料对比表明,Sinocricetus牙齿特征可能存在如下演化趋势:M1-2原脊I发育频率逐渐增高,M1-2的中脊与后尖前壁连接的程度逐渐增高,m1下前脊从双支分别与唇舌两侧下前边小尖连接向单支与唇侧下前边小尖连接转变,以及m2的假下中脊与下后尖后壁发生连接的频率逐渐增高。Nannocricetus在其演化中牙齿形态变化可能存在的趋势是:M1-2的牙根数由3增加到4,M1-2的后小脊II逐渐退化消失,m1的下前边尖逐渐收缩变窄和分裂,M2-3和m2-3的舌侧(下)前边脊逐渐退化消失,及m3下中脊出现频率逐渐增高。
李强
关键词:上新世仓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