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107004) 作品数:11 被引量:141 H指数:8 相关作者: 朱立国 王拥军 于杰 冯敏山 崔学军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力学分析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分析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时椎间盘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初步探讨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采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4-5 CT断层图片,应用Mimics 10.01软件与Abaqus 6.10软件建立退行性腰椎滑脱L4-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向右侧进行坐位旋转手法,将手法分解后的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 6.10软件分析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下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髓核的应力较小,纤维环左后侧及左后外侧的应力最为集中,前侧、右外侧及右后侧的应力较为集中;椎间盘右后侧的位移最小,位移从此区域向四周呈层状递增,椎间盘右前外侧的位移最大,左后侧的位移较大,主要为向前上方的拉伸位移。结论: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时,旋转对侧的后外侧纤维环是应力分布最为集中区域,因此在手法操作中应把握好力度,切忌蛮力,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手法引起了旋转对侧椎间盘后侧向前上方的拉伸位移,可以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松解神经根粘连;手法向两侧旋转都是可行的,而旋转向有症状的对侧可能更为合理。 陈忻 于杰 冯敏山 杨克新 高春雨 银河 唐彬 朱立国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 有限元 椎间盘 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20min,隔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头晕问卷调查表(DHI)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H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理评分、总分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SF-36健康评分除健康变化外,其他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李军 叶秀兰 唐占英 崔学军 王拥军关键词:颈性眩晕 推拿手法 生存质量量表 骨会——大椎考 被引量:18 2013年 从多个角度对骨会穴进行辨证分析。骨会大杼,对此穴是否为骨会,历代早有争议,从一些古藉中不难发现持骨会大椎论者不在少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通过古籍中对骨会的描述以及现代对穴位客观化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大椎穴无论在解剖结构、经络走行或其生理功能来说,似乎比大杼穴更适合作为骨会。 宋直昇 王拥军 施杞关键词:八会穴 大椎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腰痹通胶囊比较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6月腰痹通胶囊比较NSAIDs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研究符合标准,合计10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痹通胶囊治疗LDH与NSAIDs比较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74,95%CI(3.13,7.17),P<0.00001]、降低VAS评分[MD=-1.26,95%CI(-1.35,-1.17),P<0.00001]、改善白细胞介素-1β(IL-1β)[MD=-0.12,95%CI(-0.14,-0.10),P<0.00001]、白细胞介素-6(IL-6)[MD=-4.14,95%CI(-6.34,-1.93),P=0.0002]、白细胞介素-8(IL-8)[MD=-9.49,95%CI(-11.73,-7.24),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0.27,95%CI(-0.36,-0.17),P<0.00001]水平方面均有优势,在安全性方面提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相对安全。结论腰痹通胶囊与NSAIDs比较能明显提高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相关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本研究为二次研究,且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尚需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证实。 王晓博 刘爱峰 张君涛 王平 齐瑞丽 苏瑾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痹通胶囊 META分析 基于筋束骨理论建立慢性劳损型上颈椎失稳尸体模型及评价 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对于上颈椎失稳机制的尸体标本研究多集中于急性暴力模型,尚缺乏慢性劳损型上颈椎失稳模型。目的:根据“筋束骨”理论构建慢性劳损致上颈椎失稳尸体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方法:将9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准备完毕后,先用Motion Analysis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正常椎体活动度的检测,再使用BOSE动态疲劳试验机进行最大幅度的屈伸和旋转疲劳加载构建上颈椎失稳尸体模型,再次进行活动度的检测,比较造模前和造模后的上颈椎模型的枕寰关节、寰枢关节和整个上颈椎结构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活动度。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南方医科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标本供者自愿捐赠。结果与结论:①在前屈运动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造模前的标本(P<0.05);后伸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枕关节(C0-1)、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造模前(P<0.05);在屈伸复合运动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显著大于造模前标本(P<0.05);②在侧屈活动中,造模后标本寰枕关节(C0-1)、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的活动度均较造模前有所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右旋活动时,造模后标本的整个上颈椎(C0-2)的活动度较造模前明显增加(P<0.05);④在左右旋复合运动时,造模后标本的寰枢关节(C1-2)、整个上颈椎(C0-2)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造模前的标本(P<0.05);⑤结果说明,采取该造模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慢性劳损型上颈椎失稳的状态。 梁龙 于杰 魏戌 魏戌 尹逊路 刘广伟 谢瑞 谢榕 庄明辉 朱立国 冯敏山关键词:慢性劳损 造模 活动度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腰椎康复操,对照组采用仰卧位腰椎牵引法+腰围制动。治疗组治疗持续3周,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9次;对照组治疗持续3周,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15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5.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与疗程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症状、体征及临床疼痛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且操作安全。 陈忻 于杰 朱立国 高景华 冯敏山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 手法 临床疗效 颈椎病不同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7 2015年 颈椎病是指在颈椎间盘自然退变过程中,受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咽喉感染等外因刺激导致颈部动力和静力平衡失调,使颈部肌肉、神经、脊髓、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属中医学"眩晕"、"痹证"、"痿证"、"项强"等范畴。目前本病尚无中医证候分型及治疗的统一标准,各医家所选用中药也各有侧重,因此不利于进行综合的临床疗效评判。 蓝鋆 姚敏 王晶 崔学军 施杞 王拥军关键词:颈椎病 中医 证候 中医手法量化及生物力学研究探析 被引量:6 2020年 中医手法是中医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骨伤科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明确。但手法的具体效应机制尚不清晰,且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标准,这导致临床疗效层次不齐,也严重阻碍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应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深入,通过各种设备仪器对中医手法的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测量及量化,总结出中医手法的特定规律,有利于手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也有利于手法治疗机制的深层研究,进而有助于手法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主要从手法力学参数、力学效应、力学模型和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总结目前手法研究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展望,以期为以后中医手法量化研究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手法的应用奠定基础。 梁龙 朱立国 于杰 于杰 刘广伟 尹逊路 谢榕 韩涛 冯敏山关键词:中医手法 生物力学 脊髓型颈椎病的循证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推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康复和护理方法,使患者能获得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加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相关指南、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诊断治疗综述及流行病学研究;并由专人对检索文献进行评估,最后按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证据等级进行推荐。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4篇,其中采用保守治疗的有6篇,采用手术治疗的有8篇,经评价文献质量普遍较高,推荐等级为A级。结论:根据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方法进行证据等级评估,文中所列治疗方法均可推荐使用。文中所提供的证据可供初级保健医师、骨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和相关科室的医生及护士参考。 杨龙 姚敏 孙悦礼 王晶 王拥军 崔学军关键词:循证 脊髓型颈椎病 超声引导体横下韧带松解联合腰椎旁阻滞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通过对体横下韧带松解联合腰椎旁阻滞(LPVB)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超声引导针刀松解联合LPVB治疗,每7d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超声引导LPVB治疗,每7d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3个月末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结束时两组的VAS平均分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ODI平均分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结束后3个月末两组的VAS平均分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DI平均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ODI平均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下体横下韧带松解结合LPVB治疗后外侧型LDH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2)超声引导是针刀及LPVB等闭合性经皮治疗实现可视化的有效手段之一;3)体横下韧带压迫可能是引起后外侧型LDH出现疼痛、产生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 姚晖 姚晖 王智耀 朱瑜琪 朱瑜琪关键词:超声引导 针刀 腰椎旁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