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HJ2008-2-015)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南翔陶核徐娟谭玉凤高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斑马
  • 4篇斑马鱼
  • 3篇致突变
  • 3篇致突变性
  • 3篇污染
  • 2篇有机提取物
  • 2篇水污染
  • 2篇DNA损伤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水
  • 1篇地面水
  • 1篇电子线路
  • 1篇电子线路板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毒性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有机物

机构

  • 9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9篇吴南翔
  • 7篇陶核
  • 4篇刘克澄
  • 4篇金锋
  • 4篇高明
  • 4篇徐娟
  • 4篇谭玉凤
  • 3篇宋杨
  • 2篇楼建林
  • 2篇杨叶
  • 2篇周程
  • 1篇沈海涛
  • 1篇陈琼姜
  • 1篇宋扬

传媒

  • 3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国外医学(卫...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肝脏组织结构及其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使用脊椎动物模型斑马鱼评价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肝脏组织结构以及卵黄蛋白原(vtg)基因表达的影响,为Aroclor1254的毒性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期选择Aroclor1254污染的敏感指标,进行早期污染监测和预警。[方法]将斑马鱼及其胚胎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roclor1254溶液中,运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组织病理观察法以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形态学的改变和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表达。[结果]斑马鱼胚胎试验显示,3.3、6.5、10.0mg/L Aroclor1254等均可诱导肝变性、肝脏发育不全,其中3.3mg/L Aroclor1254诱导斑马鱼卵黄部分变性,6.5、10.0mg/L Aroclor1254诱导斑马鱼卵黄大部分或者全部变性。肝脏组织病理观察发现,2.0、10.0、50.0μg/L Aroclor1254肝细胞肿大,胞质疏松,空泡明显增加,细胞质中可见脂沉积。vtg mRNA的表达在Aroclor1254暴露的斑马鱼个体中产生了显著的改变,雌鱼中表达普遍呈抑制趋势,其中以2.0μg/L抑制现象最明显,而在雄鱼中该剂量组vtg表达量被显著诱导。[结论]研究表明Aroclor1254对斑马鱼及其胚胎具有毒性效应,肝脏是产生毒性效应的重要靶器官。
徐娟吴南翔陈琼姜宋扬陈汝家
关键词:斑马鱼肝脏卵黄蛋白原
钱塘江流域地面水致突变性的成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并分析钱塘江流域地面水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并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Ames试验检测水样致突变性,运用分析化学的方法检测钱塘江流域水样主要理化相关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判断这些指标是否是致突变性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均显示,流域内18个采样点水样的总重金属质量浓度、总有机物质量浓度和苯并a芘(Bap)质量浓度这3个指标对水样致突变性并没有影响;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下游干流5个采样点水样的致突变性与p H值呈负相关(β=-2.049,P<0.05),与化学需氧量(COD)呈正相关(β=0.016,P<0.05),而与微囊藻毒素(MC-RR、MC-LR)以及Bap的质量浓度无关。结论钱塘江流域地面水致突变性程度较轻。除p H和COD与致突变性有负相关和正相关以外,尚不能明确判定导致水样致突变性的其他危险因素。
周程吴南翔高明陶核谭玉凤金锋
关键词:致突变性
鱼外周血彗星试验及其在多溴联苯醚污染水体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鱼外周血彗星试验方法的摸索,为地面水污染遗传毒性效应检测提供生物学试验手段。方法红鲫鱼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染毒,设1个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5个剂量组(环磷酰胺剂量分别为:12.50、25.00、50.00、100.00、200.00 mg/kg),分别在0、2、24、72 h尾静脉采血,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效应。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在轻污染区A、中污染区B、重污染区C采样,分别获取3尾该地鲫鱼,并以3尾实验室内驯养4周的鲫鱼作为阴性对照,进行鱼肉多溴联苯醚(PBDEs)定量分析及鱼外周血彗星试验。结果在给药后2 h时间点,即能在各剂量组引起DNA损伤效应,最大的DNA损伤效应(15.42±1.30)%出现在50.00 mg/kg剂量组、24 h时间点。重污染区C的鱼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程度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皆为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污染区B在丰水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肉中PBDEs含量与预判断的污染程度相关。结论鱼外周血彗星试验是较为方便、直观、敏感的DNA损伤试验,可用于对多种污染物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学评价。
陶核宋杨楼建林刘克澄沈海涛吴南翔
关键词:DNA损伤鲫鱼彗星试验水污染
城市不同污染程度地表水中有机物的蓝棉富集及致突变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究某城市不同污染程度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初步探讨蓝棉的吸附效能。方法于2010年11月,选择某城市5个采样点,其中,A、B点的水样分别为流经该城市上游乡村和郊区的河水,C点的水样为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污水,D、E点的水样分别为某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将各采样点40 L水样以15 ml/min流速经蓝棉过滤后,用甲醇洗脱经蓝棉吸附的有机提取物,配置成10 L/ml浓度储备液。将储备液设置0.1、1 L/皿剂量组,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8和TA100菌株进行Ames试验。选取储备液对金鱼腹腔进行一次性注射染毒,染毒容量为10μl/g,并设阴性、阳性对照,进行金鱼鱼鳃细胞微核试验和金鱼外周血细胞彗星试验。结果 Ames试验显示,5个采样点受检水样中主要存在移码型间接致突变物,C点的水样有机提取物Ames试验阳性最强;金鱼外周血细胞彗星试验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点与E点的水样有机提取物染毒组金鱼外周血细胞尾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鱼鱼鳃细胞微核试验显示,C点的水样有机提取物染毒组金鱼鱼鳃细胞微核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浓度下,该城市部分受检水样中有机提取物具有致突变作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水样的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较强,水体污染程度较为严重。蓝棉对受检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主要吸附移码型间接致突变物。
周程吴南翔陶核谭玉凤金锋增田修一出口雄也木苗直秀
关键词:致突变性地表水有机污染物
电子线路板粉末浸出液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其饲养斑马鱼前后鱼体内镍铬水平的变化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电子线路板粉末中主要重金属成分的含量及其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其中可溶性重金属盐类所占的比重,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该废弃物溶出液饲养斑马鱼后镍镉在斑马鱼体内变化的情况。方法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并对比电子线路板粉末和浸出液中铜、铅、锌、镉、镍、铬、铁、锰的含量,初步分析该粉末中重金属的溶出情况及对水体可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剂量浸出液饲养的斑马鱼体内镍铬含量的分析,探讨其在斑马鱼体内变化的情况。结果电子线路板粉末中含量最高的前3位金属分别是铜、铅和铁,分别达64.1、55.6和25.8 mg/kg;金属铬未被检出。浸出液中含量最高的前3位金属分别是铜、锰和镉,其含量分别达1.440、0.322和0.088 mg/L。在实验室饲养斑马鱼中,虽然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检测结果有一些不同,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线路板拆解废弃物中铜、锰、镉溶出量较高,应在现场监测中重点关注。用一定浓度的浸出液饲养斑马鱼体,其体内的镍铬水平基本无变化。
刘克澄谭玉风吴南翔高明陶核
关键词:电子线路板重金属斑马鱼
地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B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地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B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于2010年6—8月,采集某江流域18个采样点水样并提取有机物。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B淋巴母细胞悬液分别暴露于0(对照)、250、500、1 000 ml/ml水样有机提取物培养24 h;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和彗星试验分别研究水样有机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DNA损伤效应,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的变化,以评价水样有机提取物的氧化损伤效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250 ml/ml采样点5、11、12水样外,各采样点水样有机提取物在各暴露剂量下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各采样点水样有机提取物暴露剂量的升高,人B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采样点4、5、6水样有机提取物在250、500、1 000 ml/ml剂量下对人B淋巴母细胞彗星尾部DNA含量无明显影响,采样点9、11、12和15水样有机提取物仅在1 000 ml/ml剂量下导致人B淋巴母细胞尾部DN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各采样点水样有机提取物在500、1 000 ml/ml剂量下均可导致人B淋巴母细胞彗星尾部DN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采样点16水样有机提取物在500 ml/ml剂量下对人B淋巴细胞内ROS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采样点水样有机提取物在250~1 000 ml/ml剂量范围内均可显著诱导人B淋巴细胞内ROS的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采样点15外,随着各采样点水样有机提取物暴露剂量的升高,人B淋巴细胞中ROS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流域江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B淋巴细胞DNA有显著的损伤效应,可能与细胞内ROS含量增加有关。
吴南翔金锋杨叶谭玉凤陶核楼建林徐娟高明宋杨刘克澄
关键词:有机提取物DNA损伤彗星实验
鱼类体内微核试验在水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全球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对人类饮水安全造成深远影响。鱼类体内微核试验作为一种快速、价廉的毒理学检测方法,常被用于评价水环境中各种类别污染物引起的染色体断裂和纺锤体损伤。本文就其试验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
陶核吴南翔
关键词:微核试验水污染
斑马鱼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其能够使脊椎动物的发育、生理自身调节和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是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斑马鱼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具有许多其他模式生物不具备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对斑马鱼的生物学特征、其用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生物学指标以及利用斑马鱼对内分泌干扰物进行评价的方法做一简要概述。
徐娟吴南翔
关键词:斑马鱼内分泌干扰物模式生物
钱塘江水有机提取物对斑马鱼的胚胎毒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2010年丰、枯水期钱塘江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及枯水期水样有机提取物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丰、枯水期钱塘江18个位点水样各100L,用XAD-2树脂提取有机物,设置0.6、1.25、2.5和5 L/皿(即每皿含0.6、1.25、2.5和5 L原水样)剂量组,采用Ames试验检测并比较丰、枯水期水样的致突变性。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受精后6 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枯水期水样提取物(5 L/m L),注射量为5 n L,每24 h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d,记录死亡个数及畸形发生率。[结果]钱塘江枯水期水样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高于丰水期。位于上游的A江段除采样点3外其余水样提取物在丰、枯水期都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丰水期B、D段致突变性较小,仅采样点9和14呈阳性,C、E段无致突变性;枯水期B、C、E段致突变性增加,D段仅采样点14呈阳性,致突变性相对较小。斑马鱼胚胎实验显示,枯水期水样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各暴露组致死率均〈10%;具有致畸性,主要干扰胚胎心脏、脑、肝脏发育及鱼鳔充气、卵黄吸收等;A、B段水样提取物暴露组致畸率为30%-90%,C段致畸率为50%-100%,D、E段致畸性相对较小,致畸率分别为20%-50%和40%-60%。[结论]钱塘江水样有机提取物具有致突变性,且对斑马鱼胚胎具有致畸性。枯水期水样致突变性大于丰水期。
吴南翔陶核杨叶徐娟金锋谭玉凤高明宋杨刘克澄
关键词:致突变性致畸性AMES试验斑马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