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04015)

作品数:19 被引量:102H指数:5
相关作者:胡洁彭颖红熊光楞王伟明李大永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仿真
  • 3篇约束网络
  • 3篇网络
  • 3篇协同设计
  • 2篇知识工程
  • 2篇鲁棒
  • 2篇公差
  • 2篇PARAME...
  • 2篇CONSTR...
  • 2篇并行协同设计
  • 2篇COORDI...
  • 1篇多AGENT...
  • 1篇多目标
  • 1篇虚拟样机
  • 1篇学科
  • 1篇样机
  • 1篇语义建模
  • 1篇约束管理
  • 1篇三维CAD
  • 1篇专家系统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9篇胡洁
  • 8篇彭颖红
  • 7篇熊光楞
  • 6篇王伟明
  • 3篇李大永
  • 2篇张凯渊
  • 1篇徐宗昌
  • 1篇曹军海
  • 1篇周飞
  • 1篇李爱平
  • 1篇张和明
  • 1篇张少彤
  • 1篇王克明
  • 1篇范文慧
  • 1篇刘剑敏
  • 1篇王震
  • 1篇王迎春

传媒

  • 4篇Journa...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2篇机械设计与研...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锻压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模具工业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论的并行协同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针对复杂产品开发的特点,提出了并行协同设计方法。首先,基于系统论给出了并行协同设计的总体框架,提出产品的设计包括时间维的并行设计和空间维的协同设计;然后,研究了基于约束网络的并行协同模型的表示方法,提出了一致性检验算法以确定参数的区间,给出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胡洁彭颖红熊光楞
关键词:并行协同设计约束网络
基于JAVA的工程设计KBE专家系统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该文研究了工程设计中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首先,探讨了工程设计KBE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表示和体系结构;然后,研究了基于JAVA的KBE专家系统,最后,在三维CAD和仿真系统环境下开发了KBE专家系统,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周飞胡洁王伟明李爱平
关键词:JAVA工程设计KBE专家系统
基于知识的轴对称零件拉深设计支持系统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复杂轴对称零件拉深工艺智能设计过程中知识获取、集成和应用的方法,包括基于形状单元的产品表示、基于设计手册的设计过程知识获取、基于仿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成形性能评价知识获取和设计参数调整与控制知识获取等,开发了基于知识的智能设计系统,引导设计人员快速、有效地完成轴对称壳体拉深件的设计,并通过一个设计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尹纪龙王伟明李大永彭颖红
关键词:拉深工艺知识工程
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与仿真被引量:39
2003年
产品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对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同仿真可以为复杂产品的设计评估提供全面支持。本文从复杂产品设计需求出发,讨论了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的特点和实现方式,重点分析了遵循HLA规范的协同仿真模式,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复杂产品设计及其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协同仿真技术的实际应用。
王克明熊光楞
关键词:产品设计虚拟样机
New Weighted Fuzzy Case Retrieval Method for Customer-Driven Product Design被引量:1
2010年
Case retrieval(CR) is critically an important part of case-based design. However few studies attempt to research CR for customer-driven design and analyze the eect of other production factors besides similarity comput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R method for customer-driven design,and requirement-weighting analysis. Fuzzy set theory are integrated into CR process to deal with the fuzzy and imprecision customer requirements. So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alled weighted fuzzy case retrieval(WFCR). Furthermore,similar case evaluation is added into CR proces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best case is selected not only on the basis of satisifaction for the given requriements,but also on the degree of preference over other cases according to multiple evaluation criteria. Meanwhile,WFCR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power transformer design to validate its scientificity and practicality. Finally,the paper statistically validated the supriority of WFCR by comparing it with traditional fuzzy case retrieval methods(FCRs),and the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WFCR is more accurate than other FCRs.
戚进胡洁彭颖红王伟明詹振飞
挤压锻造模具形状的混合智能优化被引量:1
2006年
数值仿真技术已成为挤压锻造模具设计中的重要评价手段,有助于设计人员更好的理解设计空间。然而,由于计算时间长,目标函数无法显式表述,搜索空间可能不连续等因素,很难直接基于数值仿真通过梯度法进行设计优化。非梯度的优化方法比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等由于需要更多的仿真次数,也很难实现。本文基于人工智能中的归纳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挤压锻造工艺优化的基于数值仿真归纳知识的混合优化方法,并通过一个挤压锻造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尹纪龙李大永彭颖红
关键词:知识工程
先进制造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21世纪的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结合的桥梁,是先进制造领域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首先介绍了21世纪先进制造中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先进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从系统工程和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总结了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特点,...
范文慧熊光楞
关键词:仿真
文献传递
支持参数和公差设计的多学科协同建模被引量:5
2003年
分析了多学科协同设计的耦合关系 ,提出支持参数和公差设计的多学科协同建模 首先 ,获得设计初始阶段各领域专家给出的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的大致范围 ;然后 ,抽取所有领域中在参数和公差设计阶段的耦合参数和相关约束 ;最后 ,构建产品的变动约束网络模型 在多学科协同建模中 ,考虑了不等式约束条件的转化、微分方程形式约束的转化、参数和公差的综合 ,以及与三维CAD系统的集成 ;
胡洁熊光楞张少彤张和明
关键词:参数设计公差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Functional Ontology for Conceptual Design Oriented Model Representation and Reuse被引量:1
2009年
Functionality represents a blueprint of a product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blem-solving such as desig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odel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angle of functional ontology by function deployment.We construct a framework of functional ontology which decomposes the function and contains a library of vocabulary to comprehensively represent the conceptual design model.The ontology enables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search in the functional space.Furthermore,the functional ontology can form a systematic representation for the model so that it can be reused in the conceptual design and can be applied in the domain of knowledge fusion in our further work.
李晟胡洁彭颖红王伟明胡晓
关键词:本体论自动识别系统模型系统
分布式多Agent仿真系统的控制结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在研究多 Agent 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多 Agent 仿真系统的控制功能框架(DMASCF)。该框架包括了输入接口控制、输出接口控制、模型结构控制、仿真时钟控制、实验数据控制、仿真实验控制、仿真逻辑控制七个功能元素。分析了各种控制功能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并从输入输出连接关系角度分析了多 Agent 仿真系统层次化与分布式建模的本质。
曹军海熊光楞徐宗昌
关键词:AGENT多AGENT仿真分布式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