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18B05)

作品数:22 被引量:211H指数:8
相关作者:沙爱民蒋玮肖晶晶谭忆秋裴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沥青
  • 11篇道路工程
  • 11篇路工
  • 10篇混合料
  • 9篇路面
  • 8篇沥青混合
  • 8篇沥青混合料
  • 5篇多孔沥青
  • 5篇多孔沥青混合...
  • 4篇沥青路
  • 4篇沥青路面
  • 3篇乳化沥青
  • 3篇空隙率
  • 3篇改性乳化
  • 3篇改性乳化沥青
  • 2篇压实
  • 2篇水泥
  • 2篇水稳定性
  • 2篇微表处
  • 2篇路面工程

机构

  • 17篇长安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南商业高等...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中交公路规划...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北京市政路桥...

作者

  • 11篇沙爱民
  • 10篇蒋玮
  • 9篇肖晶晶
  • 4篇谭忆秋
  • 4篇裴建中
  • 3篇王振军
  • 2篇柳浩
  • 2篇徐慧宁
  • 2篇郑南翔
  • 2篇胡力群
  • 1篇宋谷长
  • 1篇马峰
  • 1篇叶飞
  • 1篇宋哲玉
  • 1篇李荣
  • 1篇吴德军
  • 1篇张肖宁
  • 1篇赵白云
  • 1篇齐琳
  • 1篇李东

传媒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 1篇石油沥青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结合状态对路面应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6
2009年
为研究基层与面层间结合状态的失效对沥青路面内部结构应力响应和路面结构使用寿命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BISAR3.0计算软件对不同基-面层间结合状态下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的正应力、剪应力和相对位移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层底拉应力和基-面间最大剪应力的大幅突变,且极有可能引起层间相对累积滑移;基-面层间不同计算点位处应力突变对层间接触状态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其中越靠近车轮作用中心位置,层间结合状态对应力突变的影响越大;层间滑移随着粘结作用的不断失效而增长,且其失效程度越高,相应其滑移累积越快,当层间结合状态简化柔量系数ALK>18时,基-面层间相对位移出现迅速增长。
柳浩谭忆秋宋宪辉赵立东
关键词:道路工程层间结合状态
乳化剂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3种不同的乳化剂AE、BE、CE,变化其剂量与SBR胶乳共同作用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并对乳液乳化效果及蒸发残留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AE、BE、CE的剂量分别达到2.0%、1.2%、1.5%时,三者对SK-90均有良好的乳化效果.残留物5℃延度指标表明,三者对沥青材料性能的影响依次为提高、保持、降低.残留物弹性恢复、黏韧性及韧性、60℃动力黏度等指标的检验,对于微表处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当乳液其它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时,其残留物60℃动力黏度难以达到国外标准"≮800 Pa.s"的要求,建议我国将弹性恢复、黏韧性、韧性、动力黏度等技术要求逐步列入相关规范.
肖晶晶郑南翔宋哲玉
关键词:改性乳化沥青乳化剂延度
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特性与热阻功能被引量:10
2012年
为研究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性,基于热力学理论计算比较了透水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热导率、比热容、热扩散率等指标,并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物性指标与空隙率、含水率的关系展开分析;通过设计室内光照试验,测得相同的传热条件下两种材料表面和底部的温度变化。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热导率降低约20%,热扩散率降低约10%;室内温度测试结果显示,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低2~2.5℃,底部温度低3~3.5℃,说明透水沥青混合料具有热阻功能,对气温荷载变化的抵抗能力较强,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蒋玮沙爱民裴建中王振军
关键词:道路工程透水沥青混合料热物性热导率路面温度
多孔沥青混凝土的水热稳定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对多孔沥青混凝土的大空隙结构及其高温多雨的应用环境,指出常规的高温稳定性或水稳定性等指标的单一性,进而提出评价其在水-高温综合作用下的路用性能。借助汉堡浸水车辙仪,对相同原材料、不同级配的多孔沥青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并与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和SMA-13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汉堡浸水车辙试验既考虑了水-高温综合作用对混合料影响,又考虑了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衰变,能够更实际的评价多孔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材料级配设计合理的多孔沥青混凝土水-高温综合性能良好,浸水汉堡最终变形仅为3.89 mm,能够满足高温多雨环境下对路用性能要求;并且在原材料、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粗型骨架结构的多孔沥青混凝土水-高温稳定性能更佳。
蒋玮沙爱民裴建中赵白云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
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关键筛孔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基于试验对关键筛孔通过率同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PAC-13中,2.36 mm筛孔的通过率与空隙率的线性相关系数最好,且当2.36 mm筛孔通过率增大3%时,混合料的空隙率减小约2%;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得出,在2.36-4.75 mm、1.18-2.36 mm和0.6-1.18 mm 3档集料中,对混合料空隙率大小影响最主要的是2.36-4.75 mm集料含量,该档集料含量关系到混合料能否形成稳定的骨架-空隙结构。
肖晶晶沙爱民蒋玮
关键词:道路工程空隙率多孔沥青混合料
低噪声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人们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不断重视,低噪声沥青路面应用成为环保城市建设的趋势。该文介绍了北京市京通快速路北辅路中国传媒大学段铺筑的低噪声沥青路面示范工程的研究,包括路面结构及排水设计、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和效果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沥青路面示范工程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且渗水性和抗滑性等其它功能良好。
刘长革乔捷刘宝林宋谷长李东
关键词:低噪声沥青路面多孔隙沥青混凝土交通噪声
多孔沥青混合料PAC-13空隙率预估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和关键集料含量对PAC-13空隙率的影响规律,根据分析结果,选取4.75mm、2.36mm和0.075mm筛孔通过率以及1.18~2.36mm集料含量作为模型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PAC-13空隙率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多孔沥青混合料PAC-13中,2.36mm和4.75mm的筛孔通过率以及粒径为1.18~2.36mm的颗粒含量同空隙率呈线性负相关;根据所选的4个参数建立的空隙率预估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沥青用量或油石比也会影响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小,油石比每提高0.5%,空隙率降低约1.1%。
蒋玮沙爱民肖晶晶李荣
关键词:道路工程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率
太阳能-土壤源热能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融雪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4年
综合考虑融化雪水在道路结构中的传递对道路材料热物理性质的影响,利用含水量作耦合项,建立太阳能-土壤源热能复合流体加热路面融雪系统的温-湿耦合融雪模型,运用显式有限差分法编制模型程序,实现融雪系统仿真。基于建立的模型,探讨计算深度、融雪目标等模型参数对太阳能-土壤源热能复合流体加热路面融雪系统融雪效果评价的影响,得到融雪模型合理的计算深度,并分析融雪目标与融雪系统设计热负荷间的关系。
徐慧宁谭忆秋J.D.Spitler
关键词:传热传质
微表处用SBR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改性乳化沥青乳化困难、乳液贮存稳定性差等问题,以乳液性能试验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乳液制备过程中常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影响乳液乳化效果、存储稳定性及残留物性能的技术参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最佳值。
肖晶晶郑南翔蒋玮
关键词:公路养护微表处改性乳化沥青
保水降温功能水泥混凝土铺面材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将水泥、粉煤灰和磨细高炉矿渣作为保水材料灌注于多孔水泥混凝土母体中,形成具有保水降温功能的铺面材料。分别提供了多孔水泥混凝土母体和保水材料的设计方法,并成型试件对保水铺面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强度、降温效果和抗冻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孔水泥混凝土母体和保水材料均满足施工和功能要求,成型的保水降温功能水泥混凝土试件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能够达到27.7和38.2MPa;在最高气温为33℃的测试条件下,其表面最高温度比普通水泥混凝土降温7℃左右,但随着水分的减少降温效果变差;此外,冻融后保水降温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会下降,但不明显。
胡力群沙爱民
关键词:设计方法抗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