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0910)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先德孙致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2篇谷物贸易
  • 2篇附加值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趋势
  • 1篇中国农产品
  • 1篇世界农产品
  • 1篇市场结构
  • 1篇农产品贸易
  • 1篇欧盟
  • 1篇主要农产品
  • 1篇悖论
  • 1篇粮食安全
  • 1篇贸易变动
  • 1篇贸易规模
  • 1篇贸易结构
  • 1篇贸易竞争
  • 1篇贸易竞争力
  • 1篇进口贸易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孙致陆
  • 6篇李先德

传媒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收敛了吗——基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1995-2012年数据的检验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利用PRODY指数和EXPY指数,测算和分析了世界及样本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是否存在收敛趋势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世界及样本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总体上均不断增长,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农产品整体出口技术附加值大多显著高于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世界各类别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是否存在绝对σ收敛不明确;全部样本国家和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均存在绝对σ收敛,样本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存在绝对σ发散;世界各类别农产品及全部样本国家、样本发达国家和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整体的出口技术附加值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绝对β收敛速度和条件β收敛速度均明显快于样本发达国家。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农产品
中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大国效应”检验被引量:19
2015年
以小麦、大麦、玉米、稻米和大豆为例,在分析1995-2014年中国粮食进口贸易概况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小麦、大麦、玉米、稻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均保持在高位且分别自2009年、1995年、2010年、2011年和1996年以来表现为持续净进口;样本期内,五种主要粮食的中国进口量、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小麦和稻米进口都不存在"大国效应",大麦、玉米和大豆进口则在短期内均存在一定的"大国效应"。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粮食安全国内价格国际价格
中国谷物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演变趋势被引量:10
2014年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和WTO数据库数据,对1995—2012年中国谷物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谷物贸易在1995一2008年以净出口为主,但从2009年起转为净进口且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各类谷物贸易近年来也都已处于净进口状态且净进口量也均在不断增加;中国谷物进口产品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均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近年来,小麦、大麦和玉米是主要进口谷物,玉米和稻米是主要出口谷物;中国谷物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越南和法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朝鲜、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国谷物在2008年以前曾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此后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小麦和大麦一直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玉米和稻米曾具有国际竞争力,而近年来也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谷物贸易国际竞争力市场结构
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演进趋势及其国际比较——基于出口技术附加值的视角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数据,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分析了1995-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演进趋势及国际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总体上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升级,高技术和中等偏上技术农产品已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但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农产品出口比重仍较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明显落后于主要样本发达国家,且对其进行赶超的"后发优势"也不强,但持续优于多数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且提升速度不具有明显相对优势;中国与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互补性均趋于增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对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均具有相对更强的竞争压力;中国农产品出口不存在"Rodrik悖论"。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农产品演进趋势
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与中国谷物贸易变动——基于修正的CMS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文章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在分析1995~2012年中国谷物贸易变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CMS模型,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分阶段对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进行了双向分解,并从动态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的因素。研究表明,在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对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尽相同,但贸易竞争力一直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出口方面,国内谷物竞争力下降是近年来中国谷物出口减少的主导因素,出口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也是影响中国谷物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近年来中国谷物进口增加的主导因素是国外谷物竞争力强于国内谷物,进口结构和国际市场供给也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变动的重要因素。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谷物贸易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中国与欧盟互为彼此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3年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各自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及其出口比较优势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欧盟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互补性且还在进一步增强,欧盟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则较弱;中欧对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不高且还在进一步下降;中欧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双方在相同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农产品结构却存在较大差异;中欧在大多数类别农产品上均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持续平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欧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