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80001)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卢秀文更多>>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服饰
  • 2篇妇女
  • 1篇形制
  • 1篇首饰
  • 1篇丝绸之路
  • 1篇丝路
  • 1篇图像
  • 1篇图像研究
  • 1篇女子
  • 1篇文化交流
  • 1篇民俗
  • 1篇乐舞
  • 1篇供养人
  • 1篇夫人

机构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敦煌研究院

作者

  • 4篇卢秀文

传媒

  • 2篇敦煌研究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宁夏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敦煌供养人幞头的形制变化
2015年
敦煌石窟的供养人幞头首次出现在隋代,是根据巾的垂脚所定,样式为软裹,是敦煌幞头的初期形式。唐时的幞头,形制、料质多有变化,由软脚变为硬脚,中唐的"朝天幞头",晚唐的直脚幞头。五代、宋时的幞头,沿袭唐制,多有"硬脚"或"展脚",宋时还出现花装幞头。幞头形制沿袭至西夏和元。
徐会贞卢秀文
关键词:供养人服饰
敦煌民俗乐舞服饰图像研究——《宋国夫人出行图》女子乐舞服饰被引量:1
2014年
敦煌石窟晚唐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女子乐舞服饰,涉及发式、面饰、衣装、鞋履、佩饰等。这些乐舞服饰,是在我国中原乐舞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域乐舞服饰以及中亚服饰等域外有益成分形成的。
卢秀文
关键词:女子民俗
披帛与丝路文化交流被引量:6
2015年
披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国服饰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沿丝绸之路所发现的披帛,反映了丝绸贸易的活跃。敦煌、吐鲁番地区发掘的披帛与中原地区特别是唐长安地区出土的披帛几乎相同,属于同时代的产物,经历了一个相互继承、汲取而发展的过程。
卢秀文徐会贞
关键词:妇女文化交流丝绸之路
敦煌妇女首饰步摇考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对妇女首饰步摇称谓、使用方法等的考察,说明敦煌妇女使用步摇的类型。敦煌妇女首饰文化的发展,不仅同历史生活相关,而且也与不同时代审美时尚的变化、经济生活的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同文化心理结构和整个社会精神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敦煌妇女首饰呈现时代性的根本原因。
卢秀文
关键词:妇女首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