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4068)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吕文辉张帅吴丹李亚军邵乐喜更多>>
相关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湛江师范学院浙江贝盛光伏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电池
  • 2篇多晶
  • 2篇多晶硅
  • 2篇多晶硅太阳电...
  • 2篇太阳电池
  • 2篇线阵列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线
  • 2篇纳米线阵列
  • 2篇硅太阳电池
  • 2篇SI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硅
  • 1篇导电
  • 1篇导电聚合物
  • 1篇电聚合
  • 1篇钝化
  • 1篇掩模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机构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浙江贝盛光伏...

作者

  • 5篇吕文辉
  • 2篇张帅
  • 1篇杨伟光
  • 1篇黄璐
  • 1篇史伟民
  • 1篇李小娟
  • 1篇刘进
  • 1篇张军
  • 1篇韦尚江
  • 1篇周文政
  • 1篇邵乐喜
  • 1篇李亚军
  • 1篇吴丹

传媒

  • 2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掩模选择性制备硅纳米线阵列及其光致发光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金属辅助硅化学刻蚀发展了一种无掩模选择性区域制备硅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制备了图形化的硅纳米线阵列.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硅纳米线阵列是高质量的多孔微纳米结构,并利用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室温下硅纳米线阵列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硅纳米线阵列可实现有效的光发射,发光波峰为663 nm.该方法工艺简单、有效,可潜在地应用于构筑硅基光电集成器件.
张帅吕文辉史伟民黄璐杨伟光刘进匡华慧明秀春沈心蔚
关键词:光致发光
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提升其性能的产线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对比研究了产线上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对其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示范性实验结果表明: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能够改善其短路电流,从而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了约0.1%。依据多晶硅太阳电池背表面刻蚀前后的扫描电镜(SEM)形貌、背表面漫反射光谱及完整电池片外量子效率的测试结果,改进的光电转换的原因可能源于背表面刻蚀"镜面"化有利于太阳光子在背表面内反射和改进印刷Al浆与背表面覆盖接触。背表面刻蚀与当前晶硅电池产线工艺兼容,能够提升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产线升级工艺。
吕文辉陆波龚熠何一峰张帅
关键词: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双层氮化硅减反、钝化结构对多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探究了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双层氮化硅减反、钝化结构的产线工艺。示范性实验结果表明,直接与多晶硅接触的底层氮化硅的厚度是双层氮化硅减反、钝化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对于单层氮化硅减反、钝化的多晶硅太阳电池,厚度优化的双层氮化硅减反、钝化电池片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均有所改善,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超过0.2%。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归因于双层氮化硅减反、钝化结构有利于降低光损失和表面钝化。
吕文辉何一峰龚熠陆波
关键词:多晶硅太阳电池钝化
一种新方法制备硅/聚(3,4-乙撑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杂化太阳能电池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气相聚合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的硅/聚3,4-乙撑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SiNWs/PEDOT)太阳能电池.相对平面结构Si/PEDOT太阳能电池,SiNWs/PEDOT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了7倍,达到3.23%.对比分析反射光谱、I-V曲线及外量子效率的实验结果,发现SiNWs/PEDOT太阳能电池性能改进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气相聚合法能够有效地制备出SiNWs/PEDOT电池的核/壳纳米线阵列结构,使得器件具有高光捕获、高比结面积和高电荷收集效率.
李小娟韦尚江吕文辉吴丹李亚军周文政
关键词:SI太阳能电池气相聚合
硅纳米线阵列光伏电池及其广角光伏转换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金属援助刻蚀和溶液填充的方法,构筑了原理型Si/导电聚合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核壳纳米线阵列光伏电池。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不依赖于入射光强,达到了6.8%。改变入射光角度,表征了电池的广角光伏转换性能。入射角在45°范围内的有效光电转换效率相对于正入射的光伏转换效率仅降低12%。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线阵列结构的光伏电池有益于广角太阳能转换。
吕文辉张军邵乐喜
关键词:SI导电聚合物光伏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