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21377)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单鸿姜在波朱康顺李征然黄明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惠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性
  • 2篇放射学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引流
  • 1篇胆管引流术
  • 1篇胆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途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桡动脉
  • 1篇桡动脉途径
  • 1篇髂动脉
  • 1篇纤维化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姜在波
  • 3篇单鸿
  • 2篇钱结胜
  • 2篇李名安
  • 2篇黄明声
  • 2篇朱康顺
  • 2篇李征然
  • 1篇吕文天
  • 1篇吴春
  • 1篇汪根树
  • 1篇董云旭
  • 1篇张建生
  • 1篇易述红
  • 1篇赵大兵
  • 1篇关守海
  • 1篇陈燕铭
  • 1篇徐川
  • 1篇王劲
  • 1篇庞鹏飞
  • 1篇李晓晖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肝移植相关性胆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肝移植(OLT)相关性胆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TBD治疗的7例OLT相关性胆瘘,OLT术后受体胆瘘6例,活体肝移植(LDLT)供体胆瘘1例.吻合口瘘6例(1例合并吻合口狭窄),其中2例合并肝动脉狭窄;肝切缘小胆管残端瘘1例.引流方式采用外引流,引流管前端跨过瘘口部位,成畔固定于胆总管内.瘘口闭合、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出为治愈.结果 7例胆瘘病人PTBD引流量180~450 ml/d,经引流21~87 d(中位时间62 d)后,复查造影瘘口闭合,胆瘘治愈率为7/7.随访时间93~675 d(中位时间124 d),4例无症状生存,2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放弃治疗,1例肝癌复发病死.1例在引流期间出现胆道感染.结论 PTBD是治疗0LT相关性胆瘘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李名安姜在波钱结胜庞鹏飞黄明声李征然单鸿吴春易述红汪根树李华
关键词:肝移植胆瘘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放射学介入性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16例复杂髂动脉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病程3d至2年。所有患者均合并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距离小于500m,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7例,术前踝肱指数0~0.57(0.32±0.14)。髂动脉股动脉完全闭塞6例,其余10例狭窄程度〉75%。留置导管于血栓内或其上方持续滴注尿激酶,如果溶栓72h没有效果,停止溶栓。血栓溶解后,对残余狭窄程度〉50%的患者给予球囊、支架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患者溶栓时间3.0~15.0(8.4±2.9)d,15例血管再通。16例患者静息疼痛症状消失;4例仍有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m,与术前相比跛行距离明显延长;术后踝肱指数为0.63~1.10(0.91±0.12),较术前明显升高(t=21.73,P〈0.01)。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症状复发1例,再次介入治疗成功。所有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长时间连续溶栓联合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补充,尤其对于复杂的双侧髂动脉股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姜在波钱结胜李征然黄明声陈燕铭李名安王革李晓晖许长谋朱康顺关守海单鸿
关键词:桡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动脉硬化闭塞性放射学介入性
在CCl_4诱导的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中肝功、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监测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对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方法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制备,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①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总蛋白TPROT(g/L),白蛋白ALB(g/L),球蛋白GLB(g/L);②肝细胞受损的指标:谷草转氨酶AST(U/L),谷丙转氨酶ALT(U/L),胆碱脂酶CHE(U/L);③反映肝脏胆排泄、分泌及解毒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ILI(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I(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I(μmol/L),总胆汁酸TBA(μmol/L);④胆汁淤积指示酶:谷氨酰转肽酶GGT(U/L),碱性磷酸酶ALP(U/L)。结果纤维化肝脏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结果显示的大鼠的肝纤维化处于终末期状态;对于肝纤4项,除层粘连蛋白(LN)外,正常组和肝纤维化组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肝功15项,除了总蛋白(TPROT)和胆碱酯酶(CHE)外,正常组和肝纤维化组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维化和肝功指标对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肝纤维化的病理和形态学检测相一致。
徐川董云旭吕文天赵大兵王劲姜在波张建生朱康顺单鸿
关键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